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教育学课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诉求于教育。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性,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把教育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骞 《基础教育论坛》2013,(23):17-20,3
教育既是一个充满问题和矛盾的实践,也是一个永无完结的旅程。所以,我们要极力推崇两种重要的思维:教育思维和学术思维。所谓教育思维,是指人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学校教育和管理始终不离开"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所谓学术思维,是指站在"科学"的立场,以"探究"的视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心理教育的概念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教育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概念。笔者从解释学的视角对什么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做了初步回答;认为,心理教育的核心旨趣就是着眼于有意识、有目的地引领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建构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主张从多学科、多维度去理解和把握心理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心理教育既是当代教育的一个方面、一个侧面,又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既是关系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急迫、艰深命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求解。求解"钱学森之问"必须抓住教育的真谛,使教育切实步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轨道,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现状,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又是一种发展策略,既是教育目的的定位,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是教育精神和尊师重教传统的弘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以育人为本、以教育人为本、以所有人为本三个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能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艺术教育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艺术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社会功能,艺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艺术教育现代化改革前景在望。  相似文献   

7.
和谐既是一个哲学和美学范畴,也是一个心理学和教育学范畴.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论,也是一种教育理想和追求,还是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新时期和谐教育具备公平、辩证、人文、有序、科学和艺术等特性,具有促进人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实施和谐教育应坚持全体公民的教育公平原则,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适应原则,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原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协调原则,以及教育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原则.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既是一个生理上的人,也是一个心理上的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健康心理统一协调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教育管理当中,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且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教育目的及其性质教育目的决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而同时是一个教育事实与价值的理论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在环节,而且与教育价值观密切相联,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往往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由于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教育的本质和职能以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反映,是对教育功效的一种评价和追求,因此,教育目的又与教育的本质、职能和主体利益、需要的客观事实及其认识相关。它一方面集中体现了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是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见,教育目的既是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人立足于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实现幸福。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换言之,  相似文献   

11.
孙梁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36-138
大连作为中国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以来,在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本土文化也被外来的英语国家文化所渗透,甚至已经发生改变。从分析英语国家文化对大连本土文化的影响现状入手,发掘出产生其正负面影响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影响的显著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其负面影响的有效思路、方法和对策。并通过将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学、宏观经济等诸多领域的有效整合研究,以提出通过继续加强大连的开放程度、强化主流意识、提升文化差异敏感度、制定大连文化发展战略等对策来破解英语国家文化对大连本土文化负面影响的困顿,这对于促进大连进一步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较强的实效性,同时对维持大连本土文化特征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究人的可教性需要研究人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实现过程与结果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人能够发展和变化,哲学和生物科学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依据。人的发展既非自行其是也非由环境决定,而是一个在教育和文化环境参与下的复杂、动态过程。人发展和变化的结果能够形成一种可控的稳定状态,这为教育目的的确立提供了基础。人发展和变化具有有限性、非均衡性和存在发展阻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理论分析法,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目标,通过篮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增加人际交往的经验,提高适应社会角色转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篮球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学校品牌对学校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学校品牌的建构过程中,其目的、内容与方式三方面分别出现了人本位观念迷失、文化内涵缺失以及互动方式失位等不足。从以上三方面进行积极反思,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品牌的构建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日益迫切,幸福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党和政府的施政目标和责任。从改善民生构建幸福城市角度出发,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突出民生重点工作与协调发展、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安徽亳州市之所以能超过众多的经济发达城市连续获得"中国幸福城市"的殊荣,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ductive classroom talk and metacommuni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This study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with a pre-test-intervention-post-test design. A total of 21 teachers and 469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12 teachers were assigned to the intervention condition and participated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on productive classroom dialogue. Multilevel analyses of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re- and post-test scores indicated that our intervention had a significant and moderate to larg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found for children’s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dialogically organized classroom talk is more beneficial than non-dialogical classroom tal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al language skills.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卢梭自然教育的内涵、目的以及进程与方法,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揭示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在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深化素质教育、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is to explore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and motives for, research at centers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o problematize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mong academic developers. Boyer’s and Healey’s theories are used as lenses for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that were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research is a challenging and sensitive area for university centers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hat both teaching positions and research funds are needed. Research is usually not included in the missions of centers; staff do not normally hold research positions. Unclear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opposing interests weaken the centers’ ability to hire qualified staff and deliver high-quality teaching.  相似文献   

19.
目前校外教育开展中儿童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成人对儿童行为的干涉、对儿童权利的忽视、对儿童人格的不尊重,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儿童文化应是自由而无拘无束、纯真而无邪质朴、乐观而信心十足、自主而积极主动的文化.儿童文化视野下枝外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为了儿童的自由与超越、和谐与发展,策略为关注儿童的需要,关注儿童自身的文化本...  相似文献   

20.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justify the development of a future social pedagogue’s research capacity in the context 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