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去,而大学生成为上网一族的中坚力量。一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沉迷网络,不但耽误学业,伤害身体,并且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据多个研究机构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沉迷现象是由心理、物质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根本的是心理原因。网络沉迷又分为一般沉迷和网络成瘾,对于程度较重的网络成瘾,在理论和实践中又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措施。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要戒除这种心理疾症并非易事,需要自身与社会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2.
刘爱君 《学周刊C版》2011,(1):192-192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讨论了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网成瘾有其特殊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在于社会、网络本身、家庭、教育及个人等方面.上网成瘾影响大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会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浅论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心理因素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已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上网成瘾表现为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超载、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计算机程序成瘾等.网络成瘾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要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他们各种心理需要.同时,可以采用认知疗法、代替疗法、心理脱敏疗法、强化疗法等策略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5.
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方面,在学习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本文讲述网络成瘾的心理形成原因,针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制定了引导,教育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鸿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51-53,6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对294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信息查询、电子邮箱、多媒体娱乐等,主要的上网动机是获取信息、娱乐和学习;有2%的大学生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状,31.3%的大学生有轻微成瘾症状;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有显著相关,上网时间过长及较多使用网上聊天I、CQ、网络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的人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指出沉迷网吧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结合作者自身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叶华  桂守才 《文教资料》2007,(27):180-181,131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互联网的使用当中,其中相当多的大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互联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本文首先探究网络成瘾的含义,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心理特点、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是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抚顺市300名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现状、存在的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整群调查。同时,又对调查结果做了利弊分析,认为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上网是一种必然,而且上网是利大于弊,只要适度使用网络技术,大学生网络成瘾只是少数或个别现象。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建议,对大学生戒除或减缓网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上网问题成愈演愈烈趋势,网络成瘾已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现象。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以及所在的特定环境出发,提出建议性的防治对策,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避免产生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两位医科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案例,分析医科类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防范医科类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有效办法,为增强医科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上网成瘾成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经济承受力等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亟须建立国家、网络、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有机结合的立体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上网观,远离手机上网成瘾.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社会文化背景、微观环境因素。为揭示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深层原因,在本文中提出针对大学生的解释模型"能量释放理论模型"。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重点探讨通过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即个案工作、团体社会工作为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提供一种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大学生们很快就成为了中国网络人口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我国网络机制建设发展较为缓慢,大学生上网出现了沉迷网络的现象,并产生了诸多网络心理问题。文章针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沉迷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瑜 《铜仁学院学报》2013,15(3):111-113
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手机上网可以获取所需资源;另一方面,手机上网容易成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干预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与大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分析网瘾的现状及成因,探讨对网瘾大学生进行矫正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较大。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对昆明地区617名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非常普遍,对待网络的态度较积极,能积极使用网络服务项目;上网原因主要为朋友怂恿、无聊和好奇;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学生上网次数、时间和进行网络游戏有差异。应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利用其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干预,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上网成瘾,网络道德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焦虑的难题。本文将谈谈笔者对青少年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引发诸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