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受美学关照下的旅游翻译——以宁波旅游文本英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翻译是一项目的性明确的交流活动,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将注意力放在译文读者的接受上,对旅游翻译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旅游翻译中对译文读者语言习惯、文化差异以及审美习惯的关照,从而提高译文读者对旅游信息的认识度。  相似文献   

2.
实用英语翻译活动是由原文、译者、译文和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一系列过程,其起点和指向都是读者的接受,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理解。"读者中心论"和"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支持。接受美学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交流互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审美情趣等已有背景,同时译者应强调对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的观照,争取实现翻译过程中两次视野融合。本文以鲍勃·迪伦的民谣歌词翻译为例,演绎了接受美学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翻译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因素,即目标读者。接受美学理论启示译者必须认识到读者的重要作用及地位。在实现翻译目的与译文读者结合的过程中,要从读者角度出发考虑译文,并对翻译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为实现翻译研究的读者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持。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审美情趣、文化习俗和诗学传统。一方面,译者应强调对译文读者的观照;另一方面,读者也对译者的翻译活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作为译者-读者互动结果的复译现象,正是因为译者对不同读者的观照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在广告翻译中,读者的接受至关重要,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对广告翻译有重要启示。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广告翻译应重视读者"期待视野",分析译文中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相似文献   

7.
由于英汉历史文化和语言特点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其翻译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以读者为中心,这对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英译中以外国游客为中心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根据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理论 ,译文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译文读者在译文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译文读者通过阅读实现了译作的意义 ,承认了译者的翻译实践。同时 ,译文读者对译者的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译者实时的翻译实践活动中 ,而且也体现在其历时地对原文的选择和译文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但是读者的能动作用也存在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翻译理论认为译文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读者的阐释,其注重译作读者的反应。功能理论学派的“目的论”强调译者有权利按照翻译的目的和要求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诗歌翻译应将两者相结合,实现译者与读者的共鸣,并实现译本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翻译美学角度切入浅析翻译"形合"与"意合"这一永恒命题。翻译的经验科学性质决定翻译理论的创建过程中必将重视译者翻译实践及读者反馈,目标读者不同,译文倾向也不同。同时结合严复《天演论》开场白翻译,分析严复如何结合汉语言特点,根据目标读者来调整和定位自己的译文,在"信达雅"三点论中贯彻接受美学思想。从而看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是译者通过译文向读者传达思想、施加影响的过程。最后,文章还陈述了接受美学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1.
陈琪 《培训与研究》2009,26(6):121-123
对读者需要的重视是翻译中引入接受美学后的重大变化之一。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是翻译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志。习语作为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时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习语中读者接受下的翻译策略的运用,指出翻译的目标应是实现译文与目标读者的接受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对读者需要的重视是翻译中引入接受美学后的重大变化之一。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是翻译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志。习语作为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时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习语中读者接受下的翻译策略的运用,指出翻译的目标应是实现译文与目标读者的接受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根据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理论,译文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译文读者在译文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居中心地位。译文读者通过阅读实现了译作的意义,承认了译者的翻译实践。同时,译文读者对译者的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译者实时的翻译实践激动中,而且也体现在其历时地对原文的的选择和译文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是读者的能动作用也存在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14.
翻译标准中的读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史上的各种翻译标准,都是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翻译理念而提出的。文章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考察翻译标准问题。通过分析“功能对等论”、“多元互补论”以及接受美学的“读者反应论”,对于同一原文,应该针对不同的读者给出不同的译文。换言之,翻译标准应该多元化,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周能为 《海外英语》2013,(7X):154-155
该文探讨接受美学关照下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化趋势。接受美学关注读者主体性,强调读者期待视野的不断发展变化。归化翻译法虽然使译文亲近了目的语接受者,却忽略了其主观能动的创造性。因而,在顺应读者期待视野变化的基础上,又能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视域的异化法将更加受到译者们的推崇和青睐。  相似文献   

16.
翟海霞 《文教资料》2012,(29):19-21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的意义都充满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和填补空白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者的创作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接受关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对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过程的关注,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译者和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期待视野""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含读者"是接受美学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的主要概念。由这三个概念的探讨可以发现,接受美学并非只研究读者的接受,提倡为顺应读者当前的期待视野采取归化策略;它也视读者为有创造力的主体,而并不否认逆向翻译的合理性。因此,接受美学不仅可以作为直接翻译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作为逆向翻译的理论支撑。在《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的英译本中,翻译的方向并没有导致译文在语言和风格上的显著差异,译文的接受度还受到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仅归咎于翻译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本文拟通过《珍妮姑娘》两个译本的对比来研究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译者要在译文能被读者接受的前提下,给读者留下适当的审美差距,使译文既适应读者的需求,吸引读者阅读,又使读者在阅读中接触到新信息、新知识,以开阔其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9.
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视野,探讨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影响。作者认为,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应首先对目标读者在接受能力、期待视野等方面进行预测,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读者的期待视野来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视野,探讨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影响。作者认为,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应首先对目标读者在接受能力、期待视野等方面进行预测,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读者的期待视野来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