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审美情感是人(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通过审美的直觉或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快感或厌恶而表现出来,它是审美的动力和中介,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应,如果没有这种情感的存在,审美就只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而不会形成深沉的领悟、深刻的体验和主动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情感的主体性特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是不可取代的。凡真实的情感都具有唯我性亦即主体性。现代教育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不管是教学还是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是坚定不移的。  相似文献   

3.
贬谪文学是探讨文学活动过程中作家审美心理的一个独特视角。贬谪这一特殊的社会生活遭遇,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心理上受到重大创伤,导致一种缺失性情感体验。缺失性情感体验一方面促使主体产生文学创作动机,另一方面导致主体生成一种特定的审美心理,由于这些特定的感知和想象方式,形成了贬谪文学作品在语言、意象、意蕴层面上特殊的心理蕴含,从而使贬谪者作为创作和接受主体两方面得到超越性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4.
试论英语情感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内涵什么是英语情感教学?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具有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四种动力特征。这四种动力特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两极性、积极体验的增力作用和消极体验的减力作用。积极的情感如自尊、自信、放松、愉快等能增进学生的学习能量,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消极的情感如紧张、焦虑、愤怒、沮丧等则会降低学生的活动能量,从而…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情感具有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四种动力特征。这四种动力特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两极性:积极体验的增力作用和消极体验的减力作用。积极的情感,如自尊、自信、放松、愉快等,能增进学生的学习能量,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体验”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①情感化身——以情感为核心,深入理解教材。②情感桥梁——运用情感语言,发挥主导作用。③情感转移——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情感的产生机制和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情感是编辑在从事编辑工作中的情感体验。编辑在工作中如能正确认识并善于运用这种情感体验,则会对编辑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从编辑情感的产生机制看,外部信息的刺激是编辑情感产生的客体条伯;内在需要是编辑情感产生的主体条件。编辑的情感具有感染和唤醒机体特征、创造性特征、动机特征、理智特征,以及情感结果的非我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及其促进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体验教育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教育开始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缺失带来的后果也日益引发教育者的探索.界定体验以及情感体验的概念,提出情感体验的教育价值:知识获得的动力基础,德育有效性的前提,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促进情感体验可从四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完整地体验生活;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发挥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教学过程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体验——审美教育的本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的世界也就是情感的世界。借助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使个人的全部思想、情感倾注甚至渗透到所见所闻的美中,对所见所闻的周围世界之美给予智力的和情感的评价。审美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审美体验课程不再是一种“共性化课程”,而是一种“个性化课程”,凸显审美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  相似文献   

11.
写作创造进程中,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各自的特点,只有在相互关系中才能确证。同时它们在写作活动中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写作的这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情感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主体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客体的“主观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情感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且显示出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情感的复制十分复杂,从个人情感体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论述了情感复制的难度。同时。从人类情感体验的共性和语言所体现的情感风格的直观性、可模仿性说明情感是可以复制的。在此理论前提下分析了从艺术和美学的角度对情感予以准确复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写作情感可分为理性情感、艺术情感、生活情感,此三类情感各有其特点,作为生活情感应视之为写作的基础,需要提炼、加工;艺术情感是对人的情感世界的丰富和再现,可以借鉴、运用;理性情感是对人生境界、写作水平的评价和体验,可以培养并提高。此三类情感的结合,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语言往往以形象观照的审美方式对反映客体和发话主体双重肯定。艺术语言的美的本质是发话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艺术语言的运思过程中,体现了发话主体审美的差异性。艺术语言的产生往往以情感为内趋力,这种情感一旦在内心成熟,就会极力地寻找某种方式呈现和表达出来,它具有感动力和感染力。它通过有限的言语,表达了发话主体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内容。它是个性的表现,不用陈辞乱套,不守定法,而用活法。它虽然具有辞才和辞气,但它自然,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从依附于主体的生存能力转化成为审美客体,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体美、技术美、人格美是构成体育之美的基本要素。真、善、美在竞技体育中是高度统一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理解是体育观赏中的重要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情感育人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语文学科由于具有丰富蕴藉的情感与深厚的感召力,因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学文与育人同步进行,语文学科是情感育人的最佳阵地。  相似文献   

17.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自传型,抒情型”的女性作家,她的文章多出自于亲身经历,其中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她的影响很大,这表现在,童年经验一方面给予其创作汩汩不尽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她作品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8.
Aesthetics has been regarded as a fundamental personal value.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regard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AE) have focused on fine arts, rather than the everyday art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ur everyday life.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esthetic life experience, expertis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AE outcomes (aesthetic judgement and emotion) inspired by everyday designed products.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115 college students, and an E‐prime program that included 120 pictures of designed products were employed to measure aesthetic judgement (beautiful, ordinary, or ugly) and aesthetic emotion (fearful, disgusting, neutral, or pleasur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ree major phenomena. (1) Two major types of AE outcomes are perceiving beauty with positive emotion and perceiving ugliness with negative emotion. (2) Although there are similar patterns for how aesthetic life experience and expertise influence personal tastes regarding beauty and aesthetic emotion, abundant expertise in designed products contributes more in differentiating emotion when viewing the beautiful designed products. (3) The consensus of the evaluation of ugliness is stronger than when evaluating beauty. In addition, a model of AE with regard to everyday designed products was propos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ed light on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abilities and product design that could be utilised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新颖性和探索性的特点,需要更强烈、更饱满的情感作为其内在的动力。但是,光有饱满的情感尚不足以完成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为了实现创造性思维活动,还需要以意志为手段来促使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因此,可以说,离开了人的情感和意志,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0.
所谓音乐情感,是指人与音乐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自然情感的升华。器乐作为表现音乐的重要成员,同样需要具备音乐情感的表现力,没有音乐情感的表现,就不可能完成音乐表演和音乐审美体验的全部,因素,“音乐情感”的培养在器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