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1]确实,语文教师应加强课程资源意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多方寻找并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方便。笔者以为,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绝不能忽视相关背景资料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1]确实,语文教师应加强课程资源意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多方寻找并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方便。笔者以为,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绝不能忽视相关背景资料的有效利用。一、利用背景资料,顺势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意味教师应由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转变,教师应当重视开发教学资源,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田应凤 《小学生》2011,(6):55-55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些老师忽视。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作为第一线的课程实施者,我们应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智能的开发、品德的培养提供新的“奶酪”。一、教材——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蓝本考虑到教材的容量限定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筛选教材时就只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或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忽视,这就无形中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练笔的资源非常丰富,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作为教学“例子”的教材(文本)更是可以作为文本课外资源开发的主要凭借。  相似文献   

9.
王庆欣 《辽宁教育》2002,(6):63-63,3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要教教材。教师还应有刨意地开发语文资源,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综合实践课,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因而仅凭教材是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意味教师应由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转变,教师应当重视开发教学资源,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康 《考试周刊》2009,(37):23-24
新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  相似文献   

13.
1 立足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教师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教教材”的局面,主动“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建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笔者在使用新课程语文教材的一年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引导学生深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增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拓宽课程领域,广集课程资源,合理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课程资源,形成处处皆教材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是生活之旅、文化之旅、自然之旅、科学之旅,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深挖教材,多角度解读教材,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课程的主体,应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课程建设,创设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平台。语文教师秉持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课程意识,延伸与扩充习作课堂,让习作课堂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存在于更大的课堂——学生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教师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指向书本以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牛的语文能力。”本人在习作教学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尝试,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真实的体验认为:只要教者灵敏地捕捉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层地触及学生的心灵生活。课程资源便会汩汩而出。  相似文献   

20.
冯兰 《教育革新》2010,(4):14-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已成为广大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