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曾对青少年学生做过问卷调查:“你最讨厌的家教方式是——”填写“唠叨”的占65%;“你最理想的父母形象是——”,62%的学生答的是“理解子女,不唠叨”。可见,唠叨确系现今家教中的多发病。家教中的唠叨,内容大多指向“不准”、“不许”、“不要”、“切莫”等禁  相似文献   

2.
有人曾对青少年学生做过问卷调查:“你最讨厌的家教方式是——”,填写“唠叨”的占65%;“你最理想的父母形象是——”,62%的学生答的是“理解子女,不唠叨”。可见,唠叨确系现今家教中的多发病。  相似文献   

3.
家教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家教的内容是什么呢?一说到这个问题,许多入首先想的是教子女识字、学英语、讲道理及为教子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等,这些做法属“显性”家教,容易引起重视。然而家教绝不仅是“显性”的,还有更重要的方面即“隐性”的家教,所谓“隐性”家教主要指三个方面:其一是父母自身素质对子女潜移默比的影响;其二是家庭氛围对子女的熏陶;其三是家庭人际关系对子女的作用。然而,正因为他们是“隐性”的,所以常常被父母忽略了。例如有的父母花大笔的钱为子女购置昂贵乐器,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对家教的解释是,“家长对子弟进行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显然,这一解释与当今社会上人们所讲的家教不是一个意思。现代意义上的家教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但其主要含义还是相近的。本文所指的家教是指:家长为提高子女的考试成绩,在学校教育时间之外,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03,(7)
前些日子,北京家教专家提出了“协议式教育”的家教新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签“合同”,分别承诺自己应尽的责任,以促进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有偿家教”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发文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然而禁令仿佛没有效果,“有偿家教”依然火爆。学术界也对“有偿家教”进行了批判与反思,然而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应当采取何种有效、合理的策略应对“有偿家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家教》2000,(4):45-47
烟台市芝罘区教委、区妇联和区家教学会,十分重视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指导,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组织订阅家教报刊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广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学生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方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家教质量。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家教》对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最近,他们与《现代家教》杂志社联合举办“21世纪首届‘迪迪汉堡杯’家教知识有奖竞赛”,借以检验全区中小学学生和幼儿园孩子们的家长对家教知识学习、掌握的情况,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竞赛试题刊登如下,欢迎有心教子成人成才的家长认真做一次自我测验。  相似文献   

8.
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非常重视教育,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批判旧学,倡导实学;学习西方,培育新才;劝教敬学,以固边疆;重视家教,严教子女。他的教育思想以经世致用,爱国安民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为明年加油     
手中有好多封沉甸甸的信,是谈“家教面面观”栏目怎样更贴近读者、贴近实际的。如读者李秀銮、陈元华来信说:“我们关心的是怎样科学搞好家教,使幼儿能健康成长,因此栏目要渗透科学育儿知识,对典型家教实例做些剖析。我们喜欢的文章是短——短小精悍,新——新事新意,活——活泼亲切,平——平等交流。此外,是否还能开展家教知识竞赛,激发读者学刊用刊的兴趣。一句话,真正让读者心里想读,爱不释手。”类似于此的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还有很多。在组稿会上,编辑部的同志认真分析,一致觉得,明年的“家教面面观”要在“观”上  相似文献   

10.
王雁 《天津教育》2003,(7):15-17
一、误区--更新家教观的紧迫性 家长教育观念是家长以子女为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教育理念,体现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观看法和认识.它是由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亲子观等构成.在看到的调查报告以及我们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现实中的家教观存在颇多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过去听一位老人说过,在教育子女上要“小错不放,大错不嚷”,当时并不完全理解。近日读报得知,在港台地区已经悄然兴起了一股家教纠错新原则,与我们重视大错误、忽视小错误的惯常思维相反,采取的是“小错不迁就,大错不迫究”。我想这与老人所说的“小错不放,大错不嚷”是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议创办海南现代家教事业系统工程。这里的“海南,当然是指海南省,但也有立足海南,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意思; 这里的“现代”,则包括有批判继承中外家教遗产、特别是吸收当今世界先进民族的现代家教思想、理论与方法,从而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家教之路的意思; “家教事业”,是“家庭教育事业”的简称。“家教”,是家庭以家长为主的长辈们以自觉意识并按现代社会对人材的要求向子女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活动;“家教事业”,则是有关培养家教人材、家教父母、解决有关家教问题,从而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社会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是今天这样的!”……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了!可是,当我们看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14.
他推崇精英家教,倾力培养出六个子女,个个声名赫赫:大儿子蔡天文荣获全球统计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小女儿蔡天西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他也就是被誉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有着良好的家教传统。孔子“诗礼传家”,孟母三迁、诸葛亮教子勤俭美德,已成为家教典范。虽然,古人对子女的教育重在“忠孝仁义”的德行上,但他们为国教子的精神,值得借鉴与弘扬。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以来,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大学生为下岗职工子女进行义务家教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称为“阳光工程”。其寓意是,给下岗职工送温暖,从事义务家教的大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组织开展“阳光工程”,从酝酿试点到全校推广实施历时两年半,志愿申请参加义务家教的大学生共2000多名,使700多名下岗职工子女得到了帮助。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十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导。许多家长给电台打热线电话、写感谢信,赞扬“在困难时西工大的学生能想到老百姓。”参加义务家教的学生业务学…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家庭教育》2007,(7X):29-29
——不用出门被“烤”,在家里拉上网线,戴上耳麦就可以做家教。 为避免高温,网上家教正在中国许多城市流行。专家表示,“网上家教”确实方便,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仍没有当面做家教好。可以将网上家教与上门家教结合起来:一周上门一次,而在其他时间,可通过网络随时交流,这样就能发挥两种家教形式的所长。  相似文献   

18.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三十年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作为九个孩子的父亲,严复的家教理念亦是其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严复与子女的家书进行解读分析,从严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秉持"先中学后西学"的家教理念、重视培养子女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践行循序善诱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等三个方面出发,初步探究严复家教理念中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家教”莫误“校教”顾学东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私塾”今日摇身演变为“家教”而俏然复兴,其风愈演愈烈,似乎欲与“校教”抗衡。天下父母皆有“望子成龙”之图,只要子女金榜提名,出人头地,花多少钱财在所不惜泅此有人列出“经济效益十望子成龙=‘家教’”的公式。...  相似文献   

20.
曹夫 《家教指南》2005,(8):9-11
由于受“棍棒出孝子”和“不打不成才”等传统家教观念的影响,现今社会上父母体罚孩子直至酿成悲剧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体罚家教成为众多新闻媒体一致讨伐的对象。“体罚”的极限即为虐待。众所周知,因为体罚会伤筋动骨,直接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很容易引人注目,受到众人的监督和指责。然而,另有一种对孩子的身心危害更大的家教偏向——“心罚”,却因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而常常被人们忽视,成为眼下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