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学校有一个特殊的班级——那就是被老师亲切地称为“民工班”的班级。这个称呼并不是对他们的歧视,而是通过三年的相处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我就有幸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  相似文献   

2.
一、现象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名任课教师颇有些神秘地告诉我,高二(1)班(我所带的班级)在“China Ren”上有一个班级网站,且成员已达到三十多人。我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除了现实的班级之外,一个“影子班级”已经建立,且在学校、年级、班主任的视线之外。据说有些同学几乎每天进“班”闲逛、神侃,个别同学进去的时间甚至长达两个小时。他们会讨论什么?他们对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有组织了吗?都是哪些同学进“班级”活动?……我难以想象那个虚拟的班级所发生的一切。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又不能置身“班外”,怎么办?二、对策1.…  相似文献   

3.
产假结束,我回到幼儿园上班。因为已接近期末,园长没有给我安排固定班级,于是我便开始了“游击生活”,哪个班的教师生病、出差了,我便代替她带班。虽说是“游击生活”,带班却来不得半点马虎。每到一个新的班级,我就会遇到一个老问题:记孩子的名字。现在许多孩子的名字用字很生僻,比较难记。可要与孩子顺利地交流,要让活动顺畅地开展,都离不开记孩子的名字,光用“你”“这个小朋友”称呼孩子是很难达到这些目的的。今天,我又来到一个陌生的班级,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再给孩子起个名字呢,这样既便于记忆,又可以与他们尽快熟悉并互动。“宝宝,你…  相似文献   

4.
在这每天都会有奇迹发生的社会里,在这无奇不有的世界里,在这充满奥秘的生物圈里,有着这样一个彼此联系着的食物关系,人们称它为食物链。而在这每天充满笑声的班级里,在这每天都会有琅琅读书声的班级里,有着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朋友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锁链式的关系,我称它为关系链。因为这种关系十分复杂,我又叫它关系网。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和欢乐的班集体里,有学习好的同学,有贪财的同学,有口齿伶俐的同学,有喜欢说笑话的同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班的关系网诞生。到底关系网是…  相似文献   

5.
肖琼 《成才之路》2011,(26):72-73
高二时我担任的是文科自主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由一群“特殊”的孩子组成。一年来班级获得了先进班集体称号,多位同学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为什么说这群“特殊”的孩子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又为什么说他们特殊呢?67名同学,有40名借读生。其中有很多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严重心理疾病学生。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明确成绩遥遥领先,有部分同学学习存在极大困难,有部分同学因高一学习压力抹煞了所有的信心,有部分同学因为自己是借读生极其自卑,甚至自我放弃乃至被家庭放弃……重读与梳理这一年来我带着这群孩子破茧成蝶,痛苦着、幸福着、快乐着。  相似文献   

6.
本学期,我“捡”了个难啃的“馒头”——数控专业分流出来的一个毕业班。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原来的三个数控班,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普遍不好。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事情多而杂。晚自修到班级时,才发现工作中仍然有一些疏忽。一个叫谢华的学生气冲冲地对我说“:王老师,你让我坐这个座位,可是座位表上却写着另一个人的名字,我到底该坐在哪里?”正说着,另一个同学过来,也要坐这个位子。原来,因为第一次见面,我不认识学生,安排座位时是让谢华坐这个位置,但填座位表时却写上了另—个同学的名字。因为这个座位靠前,两个人都不愿意坐到其他地方。我问他们…  相似文献   

7.
陆进 《成才之路》2009,(30):8-9
一、让特色班级的名称唤起学生的荣誉感 名字,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不同的符号而已,但在浩瀚的文字中,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最敏感。父母在给我们起名字的时候,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在简单的名字背后,蕴藏着父母对我们殷切的期望!我想,针列班级中存在的学生对“05电子网络2班”这个称呼有自卑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校同学整体的思想状况 ,进一步搞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近期我分别在机 991班 ,塑机 981班和数 991班三个班级 ,抽取了部分同学进行了深入地调查 ,结果不容乐观。在机 991班和塑机 981班两个班级共抽取了 58名同学就“你喜欢什么样的影视”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其中 2 8名在塑机 981班抽取 ,30名在机 991班抽取 ,男女各占一半 )。对于这个问题的调查 ,我分别从“影视的内容”、“影视的来源地”和“影视的真假性”这三个小问题进行 ,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影视的内容”这个小问题的调查中 ,同学反映对武侠类的影视剧颇感兴…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级叫“宏志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叫“宏志生”。他们走到一起的理由只有两条:一是家境贫困,二是学习成绩优异。如今,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大学校门,他们站在了人生的又一起点站上。  相似文献   

10.
陈昕 《教育文汇》2003,(5):26-26
我们班的卫生状况一直不好,原因是我们班的学生有随手丢弃废纸的习惯。尽管班级公约上有“随便丢废纸者,罚值日一周”的警示,可许多同学熟视无睹,有的同学屡屡遭罚也照丢不误。每当我质询他们原因时,他们总是说:“老师,不是我们不想改,而是我们从读小学时就这样做,养成了习惯,认为丢废纸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在不自觉中就把废纸随手丢了。”听了他们的话,我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二年下半年,我接受了一个基础很差的五年级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是由这样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一是从一所丧失了办五年级条件的大队学校“搬”过来的一个班,计25名学生。二是本校三个毕业班未考上初中的22名学生,另加五名转学生(其中3名是特差生),共52名。这是全乡一致公认的教学起点最低的班级。这个班学生平均年龄超出平行班一岁半,平均身材较高,体力较强,在体育上更是人材济济,参加乡、县、市小学生运动会的主力队员,大多在这个班。而这些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几乎一贯“挂红灯”,人们称他们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接下了这个班。经过一学年坚持不懈的艰苦探索,使这个基础很差的班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后天就要高考了,高考结束后,你们就将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我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愁绪,我们班72人,大部分同学进校就在这个班上,还有部分同学是高二上学期调整时分到我们班上来的,还有的同学本来有资格在重点班学习,却放弃这样的机会,而主动投身到我们这个集体。我为这些同学对我们班级及对我本人的信任而深感欣慰和深表谢意。三年,弹指一挥间。  相似文献   

13.
激情校园     
铃声响起,犹如一阵刺耳的雷声。班主任老师拿着一叠卷子冲进(10)班的教室。脸上写满怒气。“看看!看看!你们考的是什么啊?”她的口气如刚吃了火药。“我花在我们班的时间不比在(9)班的少吧?为什么每次都考不过他们呢?而且每次班级平均分都是年级倒数几名。这次(9)班考得很好,比提高班还高!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争气啊?”这次考试前我们班的同学还天天上网,没几个是去认认真真地复习的。所以考出这个成绩也是意料之中。不但如此,连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我们班都缺乏热情。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我们的体委。他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对班级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14.
——这个学期开学,我们又分了一次班——分出一个重点班,我有幸入选。不过我让我妈替我跟学校说:不去。原因很简单,我更喜欢我现在这个班,我不想去一个新的班集体。那些被“选”走的同学在走的那天都哭了。我不会后悔我的选择。——我是普通班的同学,这个学期被选拔到了重点班里,我不知道我是顶替了哪个倒霉的同学进去的,但是我想我比他还倒霉。重点班里的气氛艰我“娘家”不太一样,我还没有融入这个集体, 十分孤独。——我爱我们的班级体。从初一一进这个班,我就决心和全班同学好好相处,我们像一家人。我是班里的生活委员,说像个管家。大家也都夸我管得好。可是,因为一次考试,我一不留神考得较好,学校对我说:你从现在起到重点班去学习!妈妈高兴得乐开了花,还请我吃了麦当劳。我心里没有一丝喜悦。我就这样撒手走了吗?当然会有人接替我当生活委员,但我苦心经营,满腔热情投入的班级真舍不得就这样轻易甩手丢开!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我真的不懂。  相似文献   

15.
缘由:将德育融进作文教育,促使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设计情景这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不到一个月,我就发现这个班级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班上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草名”,即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上完课刚走出教室,就听到一阵阵哈哈哈的笑声从身后传来,笑声中夹杂着“瘦猴”、“四眼”这类带有恶意的词儿。我一听,就知道这是同学们在给我起浑名了。这个班是学校出了名的乱班,高一下学期不少同学旷课,与初中的女生谈恋爱。一时班上乱了套,老师都说这个班不可救药了。这学期,我接这个班。上任不久,他们使给我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是班长和同  相似文献   

17.
四大金刚     
“水母”、“乌贼”、“民工”、“Supper张”是初中同学。这绰号是他们互起的,声名缘由颇具渊源,这儿便不作注解了。乌贼和民工共用一桌,水母与Supper张则坐在他们后面。四大金刚是班上同学封的美名,其实此金刚非彼金刚,乃指“搞笑金刚”。可以说在学校里的每一天,他们都是在笑声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8.
听说班级又有同学因为违纪被值勤学生抓住,我很恼火,叫到跟前严厉地批评教育了一通。临末,狠狠心,扣所有小组50分。这是我班对违纪学生最严厉的惩罚,50分封顶。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小组长径直冲我来了。“老师,我们组的分不能扣?”“为什么?”“因为这件事我们已经摆平了。”“摆平?”“值勤的同学已经答应把他们两个的名字擦去了。”“那其他小组怎么办?”“他们没摆平,当然要扣分!”我哑言。很多同学反映,部分值勤学生确实这样,“他们欺软怕硬,专门抓胆小的同学,胆大的违纪也没事!”我再次哑言。这分究竟扣不扣?我不想把孩子培养得唯唯诺诺,…  相似文献   

19.
“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做全班学生的贴心人。”这个道理我以前虽也知道,但感受最深,还是在当高二(4)班班主任这一年。高二(4)班是这个年级中学习基础较差、后进同学较多的一个班。刚接班时,不少教师为我担心,同学对我也不太信任,有些上进性较强的学生想转班,有些家长当着我的面说:“看来学校把这个班放弃了。”但学校领导给了我支持和力量,多次对我讲:“做四班的班主任困难是多的,但我们相信你能做好,因为你熟悉他们,热爱他们。”的确,我打心眼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我想,班级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人都有一颗  相似文献   

20.
闻一多在昆明时,因为生活困难,在昆华中学兼课,教两个班语文。除了上课以外,每两周要改一百多本作文。他的学生范宁当时是清华研究院的研究生,见他实在忙不过来,就为他分担了一个班的修改作文工作。闻一多每次对范宁批改的作文总要检查一遍,才发给同学。有一次,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评议时事政治,骂国民党。范宁在作文后批道:“少发牢骚多读书。”闻一多看到后,就说:“你这个批语不妥。”范宁说自己对这个同学的情况不了解,闻一多就告诉他,这个同学很进步,很好,应当鼓励。于是涂去范宁写的批语,另行再写。(详见北京出版社《文史资料选编》第四辑第175页:范宁《忆一多师二三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