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道,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在新一轮人本思潮影响下,基于尊重独立的个人和人人生而平等等观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强调"素质教育".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一种很普遍的倾向:语文课的关注重点放在课文的"内容"上,将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科学课"等,"非语文"活动膨胀.  相似文献   

3.
好课三味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侧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读"领风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如今,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轻读"、"重写轻说"的境地.如何改变语文教学出现理科化倾向这一现状,为此,笔者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把语文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就得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因为语文姓"语".结合实践,现笔者谈谈如何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教师应把语文意识视为语文教育的阶梯.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就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难以上成语文课,就要"跑野马".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可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人文素养是初中语文课的神圣使命.当下,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很多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更加讨厌语文课,他们不想读书,不会读书,更谈不上热爱读书;很多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作文等相关语文素养非但没有提高,还有下滑的趋势,学生们越来越不会说话了,越来越不想说话了……这种情况,实在令人优虑.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让初中语文课"动"起来,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还需要多方长期不懈的努力.笔者认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让语文课"动"起来,以下三方面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语文课也要尽可能地把不是语文的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削繁去冗存真淳".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就要做减法,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的种种"外加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素质如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语文新教学大纲中也强调"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的作文更能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作文在语文科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作文评改又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作文指导的继续与延伸,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充满"语文味",还要有"艺术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课要教出语文昧 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语体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三者的有机统一.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们,你们的语文老师是怎么给你们上语文课的呢?我同忆上小学时给我上语文课的几位语文老师,似乎都是一个模式的教法:一、注释字词;二、划分段落;三、归纳中心思想;四、总结写作特点.这样学语文,如同鲁迅先生说的"在黑暗的胡同里摸索".到中学毕业时,我还不知道如何去品评一篇文章,如何去写作文.  相似文献   

12.
王玲俐 《时代教育》2010,(5):195-195,202
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地道起来,改变语文教学理科化的弊端,必须在课堂上体现出"文学美".如何做到呢?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实践:遣词造句;朗读体验;讨论抒发;想象描绘;欣赏品味;实践创造.只要我们立足于"文学"这一主线,就可以让"语文"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3.
语文有效性,应当包括"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总体教学而言的,即如何使它达到"低耗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对每一堂具体的语文课来说的,即如何实现"保质保量"."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试从以上两方面谈谈语文有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改革主张:"语文课要姓语","新课程要走进综合课、走进研究性学习".这就使得一些教师愈发觉得"语文教学难".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教学内容"是个什么问题? 语文教育研究,有一些旁人看起来很奇怪的论题:比如"语文的性质是什么?""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语文教师有一个郁积于心而旁人却几乎没法理解的困惑:不知道教什么!正如一位语文教师所感叹的:"语文教师太难当',这是不少教师的呼声.难在哪里?一是无‘抓手'.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许多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原因就在于文本被遮蔽了:或被忽略,或被随意演绎,或被无端推翻,或干脆"销声匿迹".一种文本就是一种文化.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教师没有文本就无以施教,学生离了文本就无从学习.只有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才能让语文的人文之光照亮学生的青春.  相似文献   

18.
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又教了十几年的语文,我忽然想问自己:这么多年来,我究竟是凭着什么在教语文呢?语文在我身上可曾留下一些什么痕迹?如果不留痕迹的话,又凭什么理直气壮地让学生跟我学语文?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2012年秋季,当我来到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时,便筹划着一节"新"语文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把自己于2012年9月6日在高一(9)、高一(10)班两个执教班的第一节语文课也看作是自己语文"新"路上的"起始课".  相似文献   

19.
洪正娟 《学周刊C版》2015,(10):126-127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新的理念、观点、教法令人眼花缭乱。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发觉不少语文老师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语文课真正的内涵,语文课"串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使语文课丧失了自身应有的魅力。语文课的"语文味"缺失了。语文课的最大悲哀莫过于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20.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语文课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关键课程.在近二十年语文教学生涯中.笔者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效率仍然偏低,学生语文能力还依旧赢弱.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觉得越来越难学.老师也觉得越来越难教,尤其语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总结等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