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首届青运会体操后备力量皮纹追踪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两年皮纹追踪调查,试图从皮纹这个侧面来进一步阐述科学选材的必要性. 皮纹学是建立在遗传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皮纹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遗传控制形成的,具有“人各有异,终身不变”的特点.根据人体变异皮纹的多少,可估计其体质强弱,疾病易感程度和一定的机敏程度,已成为某些遗传性疾  相似文献   

2.
不同运动水平女运动员皮纹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手指皮纹花样的个人特异性和不变性用于个人的鉴定。本世纪二十年代Bonnevie对皮纹的遗传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决定皮纹遗传有3个遗传因子。1960年Holt证明了人的皮纹具有遗传特征。近30年来,皮纹学在临床医学上已开始较广泛的应用,十多年来皮纹学从医学移植到体育界研究应用,苏联已将皮纹用于运动员选材。我们试图了解皮纹与体育运动之间有何关系,笔者对不同运动水平的女运动员皮纹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手指皮纹花样的个人特异性和不变性用于个人鉴定。本世纪廿年代Bonn-evie对皮纹的遗传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决定皮纹遗传有3个遗传因子。1960年Holt证明了人的皮纹具有遗传特征。近30年来,皮纹学在临床医学上已开始较广泛的应用,十多年来皮纹学从医学移植到体育界研究应用,苏联已将皮纹用于运动员选材.我们试图了解皮纹与体育运动之间有何关系,笔者对不同运动水平的女运动员皮纹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体操运动员的皮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纹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文提及的皮纹。主要指人体手指、手掌皮肤表层出现的特殊纹线图型。它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人各有异、终身不变的特点。六十年代以来,医学界大量研  相似文献   

5.
皮纹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皮纹学发展史和有关皮纹特征的论述,表明教练员和医务者掌握某些皮纹特征后,对于运动选材及有效地诊断治疗某些疾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人体皮纹学早已在医学、司法部门得到应用,近十多年来,在体育界开始研究和应用,其应用依据是根据皮纹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和终身不变性等特点。由于皮纹取样简便易行,对人体无害,易于推广。在体育界,以往主要是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皮纹特征进行研究,而对皮纹与人体潜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人体皮纹的表现特征与体能等方面有何内在联系进行探讨,以寻求对运动员选材建立一个新的指标参考。1研究对象对227名少年队员测试(神经类型测试表,并肤纹测试,男144人,女83人),另对50名男女青年运动员测试了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皮纹,一般指人体手指、手掌和足底皮肤表层出现的特殊纹线图型。皮纹学(Der-matoglyphics)一词首先由美国解剖学家库明斯(Cummins)于1926年提出。19世纪中叶捷克的Pukinje 最早对皮纹花样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分类。后来人们对皮纹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手纹包括指纹和掌纹两部分,是皮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皮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异性、遗传性,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暴露在体表的遗传因子".随着组织学、遗传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以及基因技术的逐渐成熟,对手纹这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人体特征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且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手纹特征的基础理论的现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皮纹在体育运动选材中的研究动态与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各国运动训练的条件、方法、手段等差距日益缩小。运动水平提高的探索已从个体遗传的先天条件中进行研究和探索。经大量研究证明,人体包括手掌上的纹线持点,具有特异性、稳定性、遗传性。也就是说,婴儿时期皮纹特征就已经稳定下来了,而且与人的健康水平,智力和运动能力又有很大关系。这样,许多国家就把人的皮纹学特征作为幼儿时期选材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一、苏联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的皮纹中,指嵴数是反映人类指纹特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它不仅与人类的许多先天性遗传疾病有关,而且与人的运动能力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皮纹特征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中,指嵴纹数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人体手掌和手指的皮纹具有遗传、种族和个体差异以及终身不变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司法部门和临床医学某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近10多年来,皮纹的研究和应用逐渐移植到体育界,苏联已将皮纹应用于运动员选材,但种族不同,不能参考,而在同一种族内人的皮纹和指纹排列组合有人群特点,对羽毛球、乒乓球和赛艇运动员的皮纹研究以及他们之间的皮纹比较,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对运动员皮纹观察、分析的目的是(1)运动员皮纹和普通正常人群的皮纹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若二者有差异便可利用皮纹作为一个选材的内  相似文献   

12.
皮纹学在运动员科学选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纹是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一项新的遗传指标,具有人各有异,终身不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皮纹将一般人群和具有运动潜力的人群区别开来。目前,皮纹学鉴定在选材实践中主要是应用于双生儿的鉴定、遗传疾病的诊断、运动能力和智力评价,但当前的研究成果还具有相当大的分歧,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遗传学家对皮纹的遗传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①皮肤纹式是由遗传决定的,在婴儿时期就已稳定下来,具有“人有各异、终生不变”的特点。②皮纹特征与人的健康水平、智力和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这一发现首先为医学界所重视,他们用皮纹特征来预测先天性遗传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70年代开始体育界也开始了皮纹的研究。苏联学者指出:“指纹能显示体育天赋”,他们努力探索天才运动员的皮纹特征,以便在婴儿期就能对选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体育界运用国内外人体皮纹研究成果,对一些项目的运动员皮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有其明显的皮纹特征。由于皮纹具有显著的遗传性和终身不变的特点其观察方法又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和推广,可以成为初级选材时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基层体校是向国家输送优秀运  相似文献   

15.
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07级运动系田径专修班学生皮纹进行了采集与分析。结果发现:田径专修班学生的atd角较小;t距比较小;双箕斗明显多,弓型纹较少;大、小鱼际真实花纹明显少。对这些皮纹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一定参考,从而也为教练员指导教学训练提供辅助作用,同时也促进皮纹学在体育选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肤纹是指皮肤嵴纹排列成的多种花纹样式。早在六千年以前,中国人就对肤纹进行过研究,据一些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青铜器上的雷云纹就与指纹上的斗形纹极其相似,是由指纹脱胎而来的。在近代,由于发现了皮纹样式可以预测人的先天性遗传疾病,对皮纹的研究就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到目前为止,死于心脏病的著名运动员包括俄罗斯滑冰冠军格林科夫、美国游泳运动员门顿、篮球运动员丹尼尔斯和排球女明星海曼。目前,美国猝死于运动场上的运动员还没有一个全国性数字,但体育医学估计,高中年龄的运动员中约为10万至30万分之一,其中男性高于女性。据美国医学界分析,在年轻运动员中,造成猝死的有几种先天性心脏疾病,其中左心房肥大是头号杀手,三分之一的运动员因其猝死。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发病前一般没有预兆。其次,是先天性冠状动脉疾病,它引发的猝死多发生在篮球、橄榄球等运动员身上。在年龄较大的运动员中,猝死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是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在慢  相似文献   

18.
皮纹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但应用到运动选材是从近些年才兴起的。据国内外许多材料介绍,此纹可以反映人体许多生理特征,而且皮纹与一个人的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乒乓球这项活动球小、速度快,溶技巧性、对抗性于一体,一招一式,相互制约,瞬间千变万化。这个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神经反应,速度、灵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一个机敏的头脑。从而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成材周期长,少则8—10年,多则十几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参加六届全运会举重决赛的运动员83名的皮纹图型。按皮纹学的常规研究方法,并结合运动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了17个区的手纹形态特征。并与全国普通人皮肤的综合数据,从9个皮纹指标进行了对比。发现优秀举重运动员尺箕出现率低,斗纹出现率高,并且大于8个的斗形纹个数也比普通人多;未见有弓形大于7个的个体,而且,指纹系数和TRC(总指纹嵴数)与取得名次同步。其次I_3、I_4区真实花纹出现率高;而Th/I_1、Hy区真实花纹出现率则低于一般人。这些特征可  相似文献   

20.
姜鑫 《体育科技》2014,(6):68-70
皮纹科学已研究数十年之久,但在运动选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还尚未成熟,各运动项目的皮纹采集及验证有的还存在歧义。为了完善皮纹选材的数据库,更好的为基层选材提供便捷的遗传参考信息,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图像采集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大学等7支球队运动员的手纹进行了调查研究,依据其共性特点构建中国汉族女篮选材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