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电视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得到了普及。按照很多人的习惯心理,看电视已经成了茶余饭后、娱乐休闲的主要活动。在电视传媒的诸如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化公众、舆论监督等各项职能中,娱乐休闲的职能在受众心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电视传媒的娱乐休闲职能在具体形式上则普遍体现为综艺节目和影视剧。  相似文献   

2.
电视与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大众传播学研究对象的两种视域——传播渠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媒介需要了解受众心理来适应变化,以更好地实现自己新闻价值和导向价值的功能;而受众也同样需要了解媒体的发展趋向,扩大自己的媒介权力,以在传播中更好地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3.
研究传媒形态要理解传煤的外在表现、内部结构及其发展态势。一定传媒形态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电视为例,从大陆电视的发展可以观察到受众心理空间的改变对电视传播的重要影响。中国电视形态与受众心理空间的差异度大于契合度。电视媒体注重对受众的引导与教育可厚非,但随着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受众的心理预期更高,主体意识更强,而媒体对受众的重塑则 方式上更加契合受从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长沙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群体在年龄特征、职业特征、收入情况、地域构成上独具特点,其接受心理则包括求新求快心理、娱乐趣味心理、实用便捷心理、消极抵触心理。与此同时,长沙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是在移动状态、封闭状态、被动状态、休闲状态下参与传播的。  相似文献   

5.
电视接受是一类受众的心理行为,以电视文艺欣赏为例,电视受众心理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和判断是交织在一起的;二是受众心理表现为认知、娱乐心理在审美活动意义上的统一;三是此类欣赏活动在总体上表现为主体的统一和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台湾和大陆数家媒体对连战的和平之旅进行了现场直播和追踪报道.通过台湾各大电视台对这事件的报道观察发现,台湾电视新闻有着比较强烈的娱乐化倾向.台湾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是台湾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受到台湾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台湾的电视媒体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的、猎奇的、追求原始趣味的收视心理,容易造成整个台湾媒体环境的普遍低俗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媒体运作方式的变化了,传媒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者"为中心,以"受者"为中心意味着必须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受众。那么,受众有怎样的需求?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广泛共鸣?本文从获取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强烈的参与心理等方面详细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与任何一种化工具相同。电视媒体能同时产生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电视诞生以来。在社会预警、群体沟通、化承传、知识普及、创造娱乐等诸方面的出色表现已经证明了其无可辩驳的工具价值。然而。几乎同时产生的弊害也正在愈来愈明显地凸现出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电视主导构建的媒体环境中。电视媒体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日益深入。电视媒体与青少年的互动关系日益紧密,  相似文献   

9.
受众的娱乐休闲需求是电视娱乐化的成因之一。电视娱乐化的危机体现在:由于受众个体差异引发受众需求多元化,分化的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娱乐化的软新闻节目,硬新闻节目也有自己的受众群。因此,挖掘出需要硬新闻信息的受众资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新闻界努力的方向。实现硬新闻节目与软新闻节目的分流是电视媒介解决娱乐化危机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文化消费。追求精神生活的快乐,接受文化娱乐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娱乐新闻填补了人们在社会生活空白期的心理空虚,转移了对悲哀事物的注意力,舒缓了由于社会必然的不协调而导致的压力和情绪。受众有四种心理需求原因: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原因、受众自我实现明星梦的需求原因、受众娱乐休闲的需求原因以及受众逆反心理的需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审视,电视娱乐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但审美心理也很容易走向审美的负面,这也是电视娱乐弊端的根源,是一对矛盾。消解了电视娱乐审美心理的矛盾,才可能真正解决电视娱乐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心理的屏幕上,侧重观照考察了电视受众的诸种接受现象,深入探讨了电视受众的接受心理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电视受众独特的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广义的文化视野中,电视接受是一种全方位的精神活动。影响电视接受及受众心理的三大因素分别是人本心理、社会属性、审美境界。就具体的电视接受行为而言,受众的心理意向可以界定为求真、求知、求美三种形态的辩证统一,并以参与、选择及自然完善等心理为基础,共同构成了当代受众的电视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电视选秀节目已成为电视界的流行风.通过选秀节目本身、各种媒介环境、选秀节目带来的草根明星效应以及多样式互动平台等方面,分析电视选秀节目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结合"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有关传播学理论,能够从受众心理角度透视电视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15.
李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92-96,105
繁荣电视文艺与文化,不仅需要创作者创作出优秀的电视文艺作品,而且需要提高受众的审美力与批判力,才能有效促进电视文艺生产传播的良性循环。因此,针对电视文艺受众心理特点及需求,通过内外因素的合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积极地引导电视文艺受众选择与接受优秀的电视文化,以最终实现电视文艺传播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媒体市场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消费新闻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在新闻消费过程中,受众(消费者)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受众的消费需要、消费选择、消费认同和消费情感四个方面分析了新闻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并以若干都市报营销策划方案为案例,分析新闻消费心理在媒体营销策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乐”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广受关注的电视娱乐化现象得到明显规制,媒体、受众逐步回归理性,娱乐有度、娱乐真善美等成为新时期的新追求。这样一个新时期,我们称之为“后娱乐”时代。“后娱乐”时代为纪录片发展带来契机,一方面拓展了记录片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开发了潜在的受众,原本边缘化的纪录片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18.
教育电视的现代传播理念及受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电视的传播质效取决于对受众的研究与分析。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媒介与信宿之间的链接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媒体传播的受众角度不断探讨和解决新的问题,是现代教育实践的需要,将对促进和推动教育电视事业及外语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视受众心理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是电视消费的主体。受众心理的定位主要有三个层面:受众的主体性是一种人本的心理行为;受众的心理行为因其社会属性产生了变异;受众心理行为的高级形态表现为“审美”及美感升华。在此基础上,受众心理在中观的形态上表现为“求真、求知、求美”以及“参与”和“选择”。  相似文献   

20.
泛娱乐主义作为当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一种错误性社会思潮,它的形成、传播与受众的社会心理分不开。社会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基础和社会心理策略三者构成了泛娱乐主义批判的社会心理逻辑。顺着这一思路可以发现:本能欲望、报复性心理和焦虑心理、逃避心理是泛娱乐主义滋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受众的消遣心理、成瘾机制和猎奇心理、从众心理则构成了泛娱乐主义得以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心理暗示、群体传染和不加推理、形象思维则构成了受众对泛娱乐主义认同的社会心理策略。消解泛娱乐主义的危害,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从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形成健康的娱乐需要以及强化主流价值的话语权和传播力三个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