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全思懋  蔡超 《高教论坛》2011,(10):89-92
为了更好地调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才内驱力,需要借鉴网络游戏对玩家的有效激励规则,围绕建立科学有效的目标激励体系、健全以学生为本的过程激励机制、完善以行为归化为目标的负向激励措施、提升激励结果的公平性等,不断加强大学生激励机制的创新、提升大学生激励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激励,现行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能为激励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高校应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建设激励机制,应围绕创新能力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善教学模式,突出启发式教育;注重对教师激励制度建设,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性和创造性;以激励理论为指导,有效运用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标设置理论是近三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励过程理论,它认为明确具体、难度适当的目标能有效激励个体自我调整,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根据目标设置理论,选取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评价指标,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目标设置,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使评价真正发挥其激励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激励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通现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使用频繁但脱离实际,激励形式多样但比较陈旧,同时激励收效不足常常导致激励扩展空间不够。这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以及领导体制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必须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价值的认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方法,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寻求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通过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其重要的改革目标。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社团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利用社团活动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同时,高校应该大力扶持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引导社团活动的方向、切实加深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国家着力培养的高级人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大学生能否进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本文系统论述了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主要从实践应用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竞争激励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科技竞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载体,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标设置理论是近三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励过程理论,它认为明确具体、难度适当的目标能有效激励个体自我调整,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根据目标设置理论,选取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评价指标,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目标设置,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使评价真正发挥其激励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大学教育正面临一系列困惑,其中之一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不仅难以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而且导致大量学生无法完成学业。作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参加国内外创新比赛评审工作的经历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创新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培养科学精神是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解决目前大学之困的重要途径;最后从创新教育的方法、创新过程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指出了应该如何开展好青少年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以人为本的学分制已成为高等教育转化教育教学思想、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的大趋势。实行学分制后,现行学生评价体系的可比性、可操作性的丧失,必然导致学生奖惩措施失去激励作用。学分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要符合学分制的育人理念,基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的目标下设计奖惩制度,实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现场需求,加强学生解决采矿工程复杂问题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成为当前形势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托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科优势,以科技竞赛为契机,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指出了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在"创新教育意识""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质量""激励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开放实验中心,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奖励制度,展示创新成果"等改进措施,培养大学生创新设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近两年实践表明,改进措施显著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职业化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职业的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具备自我意识成熟、职业情结鲜明、性格特征良好、创新动力持久、情绪状态稳定的人格特征。因此,塑造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应从注重角色定位、加强心理教育和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创新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未来的大学教育应是创新教育。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提出更新教育观念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前提;发展健康个性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基础;构建知识平台是大学创新教育的支点;树立崇高理想是大学创新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创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创新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形成的基础。在诸多人格因素中 ,独立性、意志力、自信心是起基础作用的“核心特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发挥着前提、维持和动力作用。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状况普遍不佳 ,应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新力、资源整合力和领导执行力构成了大学教育创新力,其核心要素是人。大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以文化创新力和领导执行力为手段,通过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以及金融资源的高效整合实现大学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本文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入手,在对某高校文科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改的对策与建议: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第二,要与时俱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第三,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型大学属于地方大学,应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其重要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系统关注学生的“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是保证其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和前提条件。城市、大学和人,应该相知、相互尊重和互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国家战略的转变,要求本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型转变为创新型。为发展创新型经济,俄罗斯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目标。智力资源流失和高级人才断层造成俄罗斯的人力资源短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俄罗斯采取了支持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大学、加强"科教一体化"等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小毅  王君勇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3):120-121,134
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普遍存在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萍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6):93-94,97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品格 ,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师范素质 ,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要注意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如激化兴趣、调动情感、磨炼意志和坚定信念等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教育功能的加强和完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抓手”。实现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也需要高等学校在办学目标的定位、学术氛围的营造、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教育评价标准的建立以及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