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业界短信     
《新闻世界》2010,(4):2-2
“文化皖军”加速跨地区整合重组 “文化皖军“两大上市公司——时代出版传媒公司与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跨地区并购重组上又迈出了新步伐。前者重组并控股中国文联直属的两大出版社,即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大众文艺出版社;后者与中国外文局所属新世界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版发行界跨地区整合重组的步伐正在加快。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2008,(1):32-32
当2005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报业或许根本没有想到一场严重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刚刚成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北青传媒雄心万丈,超过6亿港元的募集资金早已经派好了用场,其中2.5亿港元将用作投资制作电视节目和内容,2.5亿港元用来收购其它传媒业务和其他投资项目。北青传媒高层更是乐观地宣称,将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3.
媒体扫描     
当前传媒业发展的五大强势 一、传媒重组,有望在近3-5年内出现跨地区、多媒体复合型的巨型集团。 二、资本与传媒嫁接。加和WTO以后,很多媒体与资本正紧密亲近。同时财大气粗的境外传媒也在频频敲响中国的传媒之门。  相似文献   

4.
龙雪飞 《新闻窗》2010,(2):25-27
跨地区、跨行业办报.对中国当下报业传媒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首先,中国报业已经基本完成“一城数报”的区域性产业布局。区域性产业布局的特色,使得中国的报业发展在同一地区,同~城市,很难实现大规模扩张。如何在更大的区域,组建更大的报业集团,实现资金、人力的市场化重组,并最终实现利润增加,就成为了众多报业集团当下的战略考量,而跨地区、跨行业办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扩张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第十九届书博会中国出版发展论坛上根据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重构出版新格局的五大任务,其中.以市场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战略重组,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大型骨干出版传媒企业,打造新型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可以说是重构出版新格局的重要方面,而跨地区战略重组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只有通过跨地区战略重组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打破目前地方出版集团各踞一方,谁也做不大,难以成为全国性,国际性大的出版传媒集团的格局,而要实现跨地区战略重组目前可能采取的方式一是以资本为手段并购,二是通过行政力量推动.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5,(9):112-112
黄升民在《传媒观察》杂志2005年第6期上撰文说,近几年,报纸可以称道的事情就是跨地区突破。但是,单纯从经营的角度讲,报业仅仅跨地区去多办几家报纸显然是不够的。报业跨地区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能跨地区办报纸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跨媒体。报业如果不跨媒体经营,希望就不大。因为从投资的角度讲,实际上投资报纸的  相似文献   

7.
梁金河 《传媒》2007,(10):30-31
近几年来,国内各种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传媒集团在跨地区、跨媒体的战略性合作上,出现了一种快速反应、全面推进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兰培 《传媒观察》2013,(2):27-29
并购重组是优化传媒产业资源配置。提升传媒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有力途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推动文化产业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进一步强调。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0年以来,作为文化产业核心产业层的传媒产业并购重组呈现加速推进态势。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由此出版企业上市热潮不断升温,有关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息过。确实,企业上市不是个简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2月24日,经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来,我国的出版传媒集团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出版传媒集团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运营能力与资本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出版传媒集团在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界等"五跨"发展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在出版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品牌价值要素的构成为基本框架,主要从产品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营销渠道建设三个方面,时国内几家主要广电媒体集团的电视购物业务品牌建设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电视购物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对国内广电媒体集团电视购物业务品牌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影视同期书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由此也产生了图书馆的影视同期书借阅热点.文章论述了影视同期书现象及读者的阅读心理,讨论了影视同期书对拒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拒借率的对策.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目标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军 《新闻界》2008,(6):156-158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采用目标管理的办法,能够有效促进栏目提升。如何建立和执行目标管理系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育事业和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电视体育节目的播出量越来越大,电视体育节目对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电视体育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对电视体育节目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找出电视体育节目的特点,从而使各电视台办好体育节目,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欣赏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介生态下电视传播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运用核裂变原理剖析《百家讲坛》的传播模式,通过分析传播裂变的起因、临界点和外部条件,使其传播力倍增这一现象得到合理解释。笔者进而讨论电视传播与社会系统所产生的共振现象,指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电视会终结吗?这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而浮出水面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新媒体时代可能带来的不是电视媒体自身的终结,而是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终结。未来电视的传播将不再是基于频道和栏目(节目)的单向线性传播,而是基于碎片化信息的、由电视媒体及其观众两大主体共同完成的多级传播。  相似文献   

18.
传统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是革命性的。数字新媒体不仅在频道定位、内容形态、赢利模式、产业链等方面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业态,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传播生态和社会交往方式。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要认清数字媒体对广播电视业态以及媒介生态的影响。决定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方向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民众数字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Due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pressures, deregulation of the West European broadcasting market during the 1980s has led to an enormous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elevision channels. The opening of the markets to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the demand for TV software (programming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give media companies diverse opportunities to become active across frontiers. Being the biggest broadcasting and advertising market in Western Europe, Germany has become an interesting target for foreign companies. The introduction of digital television in the summer of 1996 and further liberalization of ownership regulations have made entry into the German broadcasting market even more attractiv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TV sector and analyzes opportunities, restric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tional and particularly U.S. activities in the German market.  相似文献   

20.
周怡 《新闻界》2007,(5):71-72
时评呈现出与新闻事件联系的紧密性或共生状态.平面媒体的时评走向品牌化与集合式;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向着超长或超短两个方向发展,超长时评是广播谈话与电视新闻评述,起短时评莫过于广播电视中的手机短讯时评;网络评论最富有创意的一面是受众的参与性以及连接空间的无限性,其中个人媒体的发展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