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喆 《学周刊C版》2014,(3):11-11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作品,被无数的人欣赏着。在学校我们用音乐课堂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工作中我们用音乐来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在闲暇时候我们用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还用音乐来放松心情,提高精神气。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音乐的影响,到处充满了音乐存在的好处和意义。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似乎已经离不开音乐。  相似文献   

2.
焦媛媛 《快乐阅读》2011,(8):134-135
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徐明香 《儿童音乐》2014,(11):52-53
正在中国汉字中,"乐"是多音字,可为音乐,也可为快乐,当然,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们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心情必然舒畅、快乐;反之,心情快乐时,我们可以运用音乐来加以释怀。柯达伊曾经提出:"学生不是为了生存而学习音乐,而是应该把学习音乐作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当孩子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也要让他们回归自然,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所以,我这里浅谈的"乐"是快乐的"乐"。  相似文献   

4.
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告诉我们:"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音乐的海洋里,我们能尽情地想象,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广度.通过欣赏音乐,不仅能让我们有美的感受、发现美的存在,还能在享受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周轶珏 《教师》2012,(27):104-105
生活离不开音乐,生命离不开音乐,成人需要音乐来净化心灵,孩子更需要音乐来陶冶情操。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音乐教学是愉快的活动,要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好动、好游戏等年龄特征,把音乐与生活经验、情境游戏有机结合,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让孩子获得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放松身心后的美的熏陶。如何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发挥最大功效并获得孩子的喜爱?我们应充分考虑以下三个要素。一、趣  相似文献   

6.
在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生命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们教师就更应该重视每一个存在的个体生命。众所周知,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课堂是学生艺术成长的摇篮,音乐所特有的情感内涵与人的精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音乐精神价值。如何使音乐课成为直面生命、焕发活动、充满灵动的载体,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殷飞 《生活教育》2011,(7X):71-71
<正>陶行知先生始终坚持"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教育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核是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善于撷取大千世界中各种合适的生活资源,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应用数学,享受数学,从而凸显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意义。然而当今的音乐课,虽然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的应试教学,但常常脱离现实生活。在音乐课中,我们认为应通过生活化的音乐活动,了解生命的艺术,体验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实现用音乐美化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徐斌 《华章》2011,(17)
学习音乐不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而且能使人聪明.其道理在哪里,怎样学习音乐呢?我们一听到音乐就自然会想到:"音乐就是唱歌呗!"其实不然.我们学习音乐基本要有三大因素:懂音乐、爱音乐、用音乐.  相似文献   

10.
白丽萍 《生活教育》2014,(17):116-116
正从2010年起,我们在榆次新东方学校进行建立"语文教育实践实训基地",进行"生活作文"研究。我们一直认为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作为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再恰当不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写作就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态度和情感表达。所以,我们认为"写作即生活"。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生活时时处处有写作,二是写作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对生命的心灵观照。  相似文献   

11.
岁月安好     
2月1日睛世间唯有生命是最美好的,但每一个生命都会有始有终,这是上帝给我们设定的法则,我们不能也无力改变。同样在生命的历程中,有悲伤,有喜悦,这些生命的轨迹就叫生活,要想增添更多的生活喜悦抹去悲伤,就要我们去把握每一天,过好每一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儿童的生活中寻找音乐教学的"文化主题",就是在儿童的生命中寻找成长的关键点,然后有系统、有准备、有层次地用音乐丰富儿童的生活阅历和音乐文化素养。小学音乐主题性文化情境课程,不是简单的音乐加文化,而是"文化主题中音乐情境课程的开发",是教师在课程实践层面上的创新。它是在一个"文化主题"的引领下,整合"合适"的音乐素材,让学生欣赏或演唱,将音乐"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让音乐获得"最佳的理解"。通过积极参与音乐情境活动,使儿童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通  相似文献   

13.
音乐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跟小说是一样的,不仅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人们在伤心的时候喜欢听音乐来舒缓自己的心情,在开心的时候也喜欢高歌一曲,所以说音乐还是生活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我们在对音乐这门学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教育的覆盖面能变得社会化,简单来讲就是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融入社会化元素。可以把音乐上的问题变得生活化也可以将生活经验变得音乐化,音乐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在音乐和生活之间开一辆直通车,让学生穿梭在音乐和生活之间,来激励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高尚的节操。  相似文献   

14.
<正>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告诉我们:"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音乐的海洋里,我们能尽情地想象,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广度。通过欣赏音乐,不仅能让我们有美的感受、发现美的存在,还能在享受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的讲解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与欣赏音乐给我们提供的各种美好感受发生了冲突。在学生中,喜欢听音乐、唱歌的人数很多,但他们却往往都不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15.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想: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学习生活,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学习,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提升,生活观点得到发展,也使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它也有高低良莠之分。农村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相对肤浅,常常受社会环境所左右。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17.
同为艺术作品,音乐和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是合为一体的。音乐、诗歌都在试图传递一种消息,描绘一种意境。在意境的传递手法上,音乐和诗歌有很多共同点。在内容上,二所传递的意境也都是描写生活、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李景艳 《中国教师》2009,(Z2):278-279
<正>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都会深刻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9.
杨冰  刘炜 《考试周刊》2007,(38):104-105
艺术创作中有关形象与形式的问题,一直是艺术创作中的难题,明明有了生活的素材,却还是常常无从下笔。本文以"形象——艺术作品的生命"、"形式——艺术作品的表现"两个观点来说明形象与形式在艺术创作中的关系,进而回答了如何解决"有了生活的素材,却还是常常无从下笔"的困惑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起数学,我们都会觉得单调、枯燥。其实,数学并不那么可怕,也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主要介绍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探讨如何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