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伟香 《广西教育》2013,(33):89-90
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提升对音准的控制能力,并能够完成较为简单的合唱曲目。由于音乐合唱需要多人配合演奏,其中需要具备音乐的协调性以及多声部融合的特性,难度较大,不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导致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学习多声部合唱。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够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引导,进而提升多声部合唱课程的吸引力,就会影响到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无法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提升多声部合唱吸引力的几点做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合唱教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其具有声音比较稚嫩、音域不宽阔、音准不稳、音量小、肺活量也不够等特点。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中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加强学生音乐和声训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得到了教育部门与学校的重视,且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殷璐璐 《文教资料》2010,(5):128-129
童声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校艺术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组织一支良好的合唱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有情感地歌唱,集体参与编排.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集体的温暖,从而喜欢音乐,爱上合唱.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同时激发振奋他们的乐观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4.
小学音乐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其次,能够实现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小学生的音乐教育。课堂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合唱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学生的性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利用课堂合唱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目前小学音乐老师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歌唱模块是高中音乐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合唱是歌唱模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音准、音高,以及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歌唱水平、学习能力等不一致,在合唱中难免会出不协调、不均衡、不统一的情况。基于此,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来优化高中音乐歌唱模块中的合唱教学,进而促进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材中,合唱歌曲占了很高的比例。如苏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有合唱歌曲14首,占所学歌曲的44%;五年级有合唱歌曲7首,占22%;六年级有合唱歌曲13首,占40%。而且越到高年级,学生合唱歌曲的难度也越大。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成为音乐教师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合唱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从培养学生的音感和音准开始,逐步训  相似文献   

7.
童声合唱训练应从音乐课堂入手,在教学中有利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童声合唱训练起来并不十分简单,不付出辛勤汗水,不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难以得到美好的声音效果。寓声音技巧训练于教学中,同时注重音准训练,采取听音训练、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听辨的形式为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音乐课中的合唱训练,以激发学生参与合唱兴趣,培养学生演唱能力及表演能力,提高学生们整体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8.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和高尚的情操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组织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同时激发振奋他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合唱教学,既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又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难点。合唱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其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备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听觉能力及正确的歌唱方法是唱好歌的必要条件,而合唱对唱歌者来说以上几方面的要求更高。因为歌唱者不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陶冶人情操的艺术学科,从古至今,向往音乐美的人不计其数。在小学课程中,音乐虽作为附属学科,但对学生的艺术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年段合唱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讲属于启蒙教学。课堂合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及自我表演力。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属于重要教学目标,其可以体现出学生的音乐技能及训练情况,更是评价学生音乐水平的标准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合唱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乐感,进而提升其在听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目前,合唱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生音乐乐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模式,文章首先分析其作用,然后再提出强化合唱教学的措施,以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合唱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随着艺术教育的推广,小学中各种合唱表演和比赛越来越多,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有必要且必须要寻找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和理解音乐。本文就此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在众多音乐艺术形式中,合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合唱主要是通过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合唱是音乐演唱的一种方式。合唱因其是有众多歌唱演员组成的整体,成员数量较多,所以加大了演唱的困难。而音准是指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因此在合唱过程中,音准对于演唱是否成功意义重大。想要使合唱更加成功,细节更加完美,提高音准水平是必要途径之一。随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办了合唱团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音高的准确性的把握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合唱中这种缺陷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出现不够协调,统一的情况。本文主要对小学合唱团的音准问题做简单的剖析以及提出有效提高音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一直都是小学生素质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合唱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集体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并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更好的把握音乐情感的一种教学形式。自教育部鼓励素质教育以来,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夏秋雁 《儿童音乐》2016,(10):69-73
"歌唱属于音乐表现范畴,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① 因此,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一直受到一线音乐教师的重视.近年来,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良好的音准能力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也是顺利展开合唱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尤其是合唱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合唱教学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合唱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情感的形成,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7.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小学音乐活动中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从小学生兴趣培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结提炼小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音乐教学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而对于歌唱教学而言,音准感培养显得十分关键。特别是小学低段歌唱教学音准感的培养,是学生接触音乐、感受音乐之美的根本途径。小学生掌握良好的音准感,既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把握歌唱的关键期,要做好小学低段歌唱教学音准感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合唱教学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目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教师课堂合唱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贯彻下,人们逐步的提高了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意识。特别是在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于音乐合唱教学板块更是加大了教学力度,帮助小学生能够通过合唱歌曲的形式来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但是现如今仍有部分学校存在教师对于合唱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不够完善,学生参与音乐合唱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本文就针对目前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