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2.
界定民族声乐的本质需要打破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确立民族声乐地位的思维屏障。在认知角度方面,要回答民族声乐本质及特征问题;在学科层面,民族声乐需要进行手段创新加强中西结合,形成艺术特征;在研究主题方面,民族声乐需要审视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属性与审美本质,洞悉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向与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21,(4):109-113
中国民族声乐最早源于中国戏曲、民歌等传统音乐形式,而后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的科学唱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符合中国人民审美、独具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本文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层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整体性"声乐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包含科学规范的演唱方法、循序渐进的作品选取思路、综合艺术修养的培育、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声乐训练的"整体性"声乐教学范式。同时,对"整体性"背景下的"差异化"教育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民族声乐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民族声乐的韵味美,对继承和弘扬民族声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民族声乐的"声、字、情"方面阐述其韵味美,结合民族声乐作品,分析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提高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5.
全国民族声乐艺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之声大型演唱会在宁举行由文化部少数民族文化司、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厅、省文联及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民族声乐艺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之声大型演唱会”自1993年11月16日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在多种传承模式下,以传统民族声乐为"依托",通过曲作家的大胆创新、歌唱者的二度创作等,逐步形成了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尤其是民族声乐,不仅代表了我国的民族之声,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艺术学校都开设了民族声乐教学课程,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缺陷,不但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民族声乐的积极性,也不能帮助学生完整的了解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原则,并详细分析了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在多种传承模式下,以传统民族声乐为"依托",通过曲作家的大胆创新、歌唱者的二度创作等,逐步形成了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声乐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美"和"真"的追求却一直传承了下来,使得民族声乐的"美"与"真"的表达方式和手段逐渐变得丰富起来,拥有了最为明显和突出的民族声乐的特征与独特的美。只有在进行演唱的突出民族声乐的"真"和"美",才能表现出民族的声乐的及其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把声乐作品充分完美地演绎出来。  相似文献   

11.
阮春黎老师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人,是第一位获得中国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硕士学位的福建籍声乐人才,在学期间师从邹文琴教授。2008年11月,阮春黎来到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担任声乐教师,开设了《口语表达艺术》和《中国民歌》等课程,并荣获福建民族声乐优秀教师指导等多项大奖。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自从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就有了不同民族的歌唱。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何谓"民族声乐"在认识上还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在概念上还存有混淆。因此,对"民族声乐"给予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经过几代音乐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歌唱体系,但目前声乐领域出现的"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现象,需要我们回归过去,放眼国际.本文将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和中国传统戏曲声乐艺术、西方声乐艺术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此来探索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的方式,进而完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乔琳 《教师》2012,(32):122-123
一、中国民歌与欧洲声乐各自的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民族声乐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人文环境紧密相连。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地域宽广、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人民辛勤劳动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包括民族声乐艺术在内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植根于民族发展。本文探讨了民族声乐发展的基本现状,反映现代社会声乐方面的具体内容,对从内涵及民族特性谈到唱法元素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探索出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声乐应该多元化发展。中国民族声乐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基础,民族声乐是世界音乐化的组成部分。多元化是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出了许多活跃在国内舞台、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民族歌手.这众多民族歌手的频频亮相,反映了民族声乐教育的繁荣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声乐演唱法的争议,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迅速向前推进。文章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和必然性,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更可以让人感受到来自声乐与内心的情感的共鸣。一、民族声乐概述要想对民族声乐中的声音表现力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首先就要对民族声乐的概况进行一定的了解。(一)民族声乐的概念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在不同学者的著作中存在不同的观点,目前在业界认可最广的概念是:中国的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为代表的,与民歌、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的民族音乐逐渐被世人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向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家伸出了橄榄枝,让中国的民族声乐真正的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然而,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现如今却展现出了他的不足之处,为了能让民族声乐更好的发展,被全世界人民接受,对于民族声乐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我国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并对其走向国际化的策略和重要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