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讽刺是《围城》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讽刺的范围、力度、手法、艺术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从讽刺的范围看,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讽刺的力度看,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从讽刺的手法看,灵活多样,主要运用了比喻、心理刻画、漫画法、戏谑法等;从讽刺的艺术效果看,入木三分、切中肯綮,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先生创作的小说并不多,但是却极有份量。他的小说以独特的讽刺形象和讽刺艺术风格,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学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钱钟书小说的讽刺艺术:首先,钱钟书小说的讽刺形象是独特的——是对病态知识分子的机智讽刺。其次,钱钟书在小说中运用了犀利精微的心理讽刺。再次,钱钟书小说的讽刺语言是独特的。幽默隽永,奇趣横生,几乎是涉笔成趣,浑然天成。而大量比喻的运用,则是其小说讽刺语言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的叙事语言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既有传统叙事文学的简练美,又摈弃了口语中粗俗的成分,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明显的典雅和文人化特色.同时,小说语言还具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显示出幽默、讽刺和诙谐关的艺术特色,所有这些都是与作者身份、经历和创作历程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庄子主张无用之用,一般人很难理解;但是由于他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内容,博得古今的赞赏.其具体特色是:意境开阔,想象奇幻;描写传神、细腻逼真;语言幽默、讽刺辛辣、巧用寓言、以喻说理.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阐述了幽默的社会作用,它是社会的中和剂,它和讽刺不同,但都可以改变和改良社会.幽默是乐观的、轻松的.它在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建议人们对人、对事、对生活、对社会要有积极的幽默感.  相似文献   

6.
幽默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本文阐述了幽默的社会作用 ,它是社会的中和剂 ,它和讽刺不同 ,但都可以改变和改良社会。幽默是乐观的、轻松的。它在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建议人们对人、对事、对生活、对社会要有积极的幽默感。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历来被人们所赞誉,其讽刺艺术形象的真实性,讽刺对象的悲喜剧结合以及讽刺技巧的多种多样,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推向艺术颠峰,从而达到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将蒲宁的《档案》与果戈理的《外套》进行比较,分析蒲宁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含泪的笑”、尖锐的矛盾冲突、讽刺肖像画等艺术手法是蒲宁对果戈理的继承;对比手法的运用、讽刺的真实性、人物的生活化等方面是蒲宁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张丽丽鲁迅说:“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而在《围城》中作者所要撕破的是那些学历煌煌的人们的虚伪面孔。以漫画夸张手法嘲弄、揶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通过对留学生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间大学,从...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杂文数量很多 ,文字艰深 ,艺术风格独特 ,而掌握其艺术特色 ,对理解杂文的思想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说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是打开其深刻思想内容的钥匙。鲁迅杂文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四个结合” ,即诗与政论的结合 ,“类型”与“画龙点晴”的结合 ,幽默与讽刺的结合 ,“快”和“小”、“准”和“狠”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在创作中往往把含蓄深邃的讽刺与抒情、比喻、象征、双关等修辞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机智、凝练的语言,对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对人性中虚伪、迂腐、麻木等痼疾进行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在沉郁且饱含深情的讽刺中形成了幽默的新颖性、内省性和悲剧性,使人们在笑声中愤慨、深思、反省和清醒,从而使幽默笔法达到全新的高度,产生出新颖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十日谈》创作是卜伽丘喜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从《十日谈》艺术表现看,卜伽丘喜剧意识为: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用人性理解、乐观自信的心态观照生活,用通俗方言和诙谐口吻讲述故事;以讽刺、机智、幽默等艺术手法,实现对否定性喜剧形象的理性超越,对肯定性喜剧形象轻责加赞颂;以“大小框架”加附表层结构及内在喜剧基本环节的结合为总结构形态,实现喜剧意识向喜剧效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理论,联系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分析了幽默艺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幽默艺术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写,并征服世界文坛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格列佛游记》中,乔纳森.斯威夫特以他独有的政治视角,严谨的写作态度,和令人钦佩的丰富想象力,用它尖锐而锋利的文笔,影射和讽刺了当时腐败的英国社会现实。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他以幽默的语言丰富了故事的道德含义,以荒诞的剧情讽刺了现实社会。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生活和个人经历中,使他了解到爱尔兰人民被剥削和奴役的事实,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伟大讽刺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周飞 《阅读》2023,(67):38-43
<正>画人物漫画,必须先发现人物特点,再用简单而夸张的线条突出人物特点,让人过目不忘。夸张,是漫画表现人物的主要技巧。这里要说的“漫画”老师,是指用夸张的语言突出老师的特点,追求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漫画”老师,一般要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6.
幽默这个外来词的意思是人类的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幽默是一门艺术,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学幽默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教师应变能力的行动体现,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的、情感的契合和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幽默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殖民地时期。这一时期是美国民族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出现了大量具有较强幽默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和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宗教观念、民族危机等方面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殖民地时期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幽默是一种黑色幽默,幽默和讽刺相结合,揭露社会的弊端,大量俚语的使用,体现出了很强的大众性和本土性。本文对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的特点,简单分析了美国幽默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艳  蔡欣 《阅读》2012,(5):32-33
丁聪爷爷的漫画人物形象生动滑稽,线条流畅,具有中国画的特点。他选取的绘画内容往往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也可能正是你自己经历或听说过的事。经丁爷爷的画笔描绘出来,再加上幽默的文字说明,这些平凡的事情就使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这是为什么呢?还是由同学们欣赏过作品后再分析评论吧。  相似文献   

19.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性作品,突出的成就不仅表现在继承了明清以前小说在讽刺艺术上对比、夸张等惯用手法,还独创了讽刺艺术的新特色。在讽刺的内容、手法、以及对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单单从以往的典型性、真实性等角度来理解《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色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幽默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利用语言的变异而产生的言语的艺术.本文试从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幽默中歧义现象,以期对幽默中歧叉现象有着更深的了解和欣赏,有助于学语言者交际能力的提高,语言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