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考对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能力的重要题型。中考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一般都是三篇短文,共15小题,记分25分,参考时间25分钟,生词量不超过3%。题材为记叙文、说明文、书信、通知等应用性文字材料。取材不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题目一般分为两种形式:浅层字面理解(含细节理解)和深层分析理解(含词义猜测)。二、阅读理解题的特点(1)选材广泛。阅读材料内容涉及科普知识、趣事、文化习俗等。这些阅读材料内容大多时代感强,贴近现代生活,语言地道、鲜活,所选材料体裁多样,…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科考试大纲进一步明确的阐述了听力测试的内容及要求,即: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口语英语的能力;对特定情景中的对话或独白的整体输入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输入和准确的理解以及同时存储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报道、人物、科普知识等简短对话和独自。掌握所听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于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能理解具体的事实和表层的信息,亦能初步理解深层含义,并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简单的推理,如推测对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及讲话人的身份、关系、态度等。  相似文献   

3.
一、考点导析1.考点要求①能理解散文材料多样而主题集中的特点,领会散文的中心思想。②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析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初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③能理解剧本中的人物语言,戏剧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剧本所表达的主题思想。④能了解诗歌语言形式的一般特点,初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考查方式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方式以主观题为主,题型一般是简答题或填空题。阅读材料一般来自课外。答…  相似文献   

4.
高考英语试题中的听力理解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测试项目。要真正做到能够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判断对话的情景、场合、人物关系、身份、讲话人的意图和含义等,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往往会对考生心理产生压力而影响整个考试。听力理解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各项语言知识点,这些因素使许多考生对这项测试有畏难情绪。在此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听力理解是最难学习和掌握的一种语言技能,既受语言因素(语音、语法、词汇量、篇章知识、背景知识等)的影响,又受非语言因素(教学设备、学习气氛、情感因素、学习策略等)的影响。同时,听力理解过程和材料内容的特点也给听力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听力理解过程和听力材料对听力技能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听力训练过程中的策略误区,指出听力理解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语言技能目标(九级)关于听力的要求是:能听懂有关部门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能听懂国内外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意图;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及隐含意思等;能理解一般的幽默;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1]在每年一度的江苏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中,就英语这门  相似文献   

7.
按照外语教学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外语所达到的水平可分为三个层级:(1)领会或掌握外语言语技能,主要表现在对会话的感知和理解。许多学生能听懂外语,却不能说外语,就是这一层级;(2)复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其特点是再现过去感知并掌握过的语言材料,如利用背熟的材料讲话。  相似文献   

8.
高考英语试题中的听力理解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测试项目.要真正做到能够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判断对话的情景、场合、人物关系、身份、讲话人的意图和含义等,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往往会对考生心理产生压力而影响整个考试.听力理解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各项语言知识点,这些因素使许多考生对这项测试有畏难情绪.在此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体会人物情感,品赏诗味语言。二、理解作品主题,感悟悲剧震撼。教学设想本文的欣赏重点是体会人物情感,品赏诗味语言,感悟悲剧震撼。课文较长,拟围绕课文的前半部分(帕里斯上场到朱丽叶死去)突破重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全剧内容,重点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思考预习题,注意体会人物情感。教学安排一课时。  相似文献   

10.
语言规范(这里指语法和逻辑方面)并不是衡量一切语言现象的唯一标尺,它大致适用于说理性文字、阐述性文字、应用性文字和一般叙述文字和描述文字等。这几方面所以要用语言规范去要求,是因为它们以清晰明白的阐述道理和准确的表达等为根本目的,而语言规范有利于达到这一目的,并提高运用语言的质量。有些语言现象则需要根据它们自身的特殊要求去判断正误优劣,倒如文学作品中某些艺术表达和以塑造文学形象为目的的语言运用,具体说,如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包括人物的心理语言)、诗歌、某些叙述语言中需要加以  相似文献   

11.
张宇 《教书育人》2006,(8):71-72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基础阶段对学生四级新闻听力理解部分要求,能听瞳VOA正常语速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选定的VOA和BBC新闻材料为学生熟悉的一般新闻报道、短评或讲话等。因此,本文结合学习策略探讨针对提高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新闻听力理解能力的课堂活动设计及课后训练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高中英语听力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语言技能目标中,明确提出了高中学生在听力方面必须达到的要求,如九级目标就指出:“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2.能听懂国内外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3.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意图;4.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及隐含意思等;5.能理解一般的幽默;6.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必须要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根据现有学生的实际能力,精心选择难易适当、贴近生活的听力材料,使听力学习不再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过程,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1.明确高考听力测试要求。根据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考生不但要能听懂日常口语对话,而且要能听懂类似阅读材料的短文;既要能搞清说话双方的身份,谈话内容的具体细节,如人物、情景、地点、时间、状况等,同时又要能推断出讲话的语气和态度。听力测试考查瞬间记忆:在第1节中,每段录音材料仅  相似文献   

14.
写好教案是幼儿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一环。现就写教案中要注意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要抓住教学重点。重点一般指本节课中关键性的内容,在写教案时应在这部分多下功夫。如看图讲述《让座》,重点是要求幼儿理解并讲出人们相互关心、尊敬长辈的好品质。写教案时要围绕这一中心,考虑怎样提出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活动等方  相似文献   

15.
【考点分析】考查的范围有:作者、作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的相关情节和同学们对人物和相关内容的评析等。名著阅读常见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识记辨别类的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等,我们必须熟悉名著名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典故。理解概括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作品、人物、故事、成语等。此类题要求我们不仅掌握作品的人物和情节,还要对其进行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述。感悟评析题有对人物、内容、思想的评析等,我们在平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答题技巧】例…  相似文献   

16.
一、明确测试的要求听力理解题由两节组成。第一节有五段简短的对话 ,每段对话提一个问题 ,只听一遍。第二节有五段对话或独白 ,每一段对话或独白提2至 4个问题 ,听两遍。语速约为 12 0WPM (中等速度 ) ,要求考生听完后从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听力材料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方面 ,要求考生在听懂材料的基础上 ,作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 掌握所听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 理解具体事实和表面意思 ;3 进行简单的推理。二、熟悉设问的内容听力理解题依据所听材料的某一细节或整体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17.
胡新 《考试周刊》2007,(25):35-36
本文主要从语境对语义的理解和语言运用的作用的角度来论述在语境中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从而得出学习外语不应仅仅局限于一般知识内容(如单词、句子、语法等)的机械记忆,而是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切实掌握词汇的语义和繁杂的语法,从而实现语言单位的交际价值,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提高学习成绩所必需的。一、听力方面首先要明确测试的要求、测试的语速以及听力材料所包括的内容 (它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方面 )。在听的过程中要掌握所听材料的主旨大意 ,理解具体事实和表面意思 ,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其次要熟悉设问的内容。常见设问的内容包括动作、时间、地方、人物、身份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主题、原因、结果和说话者的态度。第三要掌握答题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  相似文献   

19.
何敏 《中学文科》2007,(12):98-98
根据许多语言学家的理论,听懂一门外国语言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辨别,二是理解。辨别可分为:1.音素辨别(sound discrimination),如音素对比,强读、弱读、连读和重音、省音等的辨别。2.意义辨别(event discrimination),如对情景对话中的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等进行判断性辨别。理解可分为:1.语调的理解,如对陈述句、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等语调的理解。2.语言信息要点的理解,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回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高考主观题考查的核心题和"重头戏"。在新课程高考的背景下,如何才能答好材料解析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材料题的解答方法与具体步骤。(1)阅读理解材料。一般分三步,先粗读、后细读,再精读。(2)提炼有效信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这个事件所包含的层次、观点;揭示的规律等;涉及的人物,即人物的生平、事迹、对人类做出的贡献等,以及材料中暗含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另外我们不能忽略材料出处、标题、作者和写作年代。(3)认真思考问题。要审清题意,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4)形成文字,规范作答。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按照每个设问所赋分值的多少来确定,组织答案时要简明扼要、规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