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淑珍 《广西教育》2014,(25):39-39
正"数学建模"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于教学中。"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构建,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能极大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果,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一、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理论"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构建,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取向,构建了以"高师数学基桩建设""高师数学平台建设"和"高师数学方向建设"三位为一体,以"龙头"带方向,以"模块"促发展的宗旨实现高师数学专业"三位一体化"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模式.以期望能开辟一条既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研究型教师专才,又能培养出专业的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人才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以学生能否学好"数学"为依归。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是数学课堂理应追求的教育形态。要想形成这样的教育形态,教师必须具备"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意识与能力。"跳出数学教数学",并不是要脱离数学本身去开展教学,而是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以"精中求简""返璞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是儿童数学素养可持续性发展的"营养基",是决定儿童数学素养特质的"DNA".从儿童数学素养的生成过程看,"核心素养"既包括立足数学的"学科素养",也包括关联学科的"跨界素养"以及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实践素养"等.教学中,教师要以"数学问题"为导引,以"数学活动"为载体,以"数学思想"为取向,聚焦、建构、夯实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只有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本质上掌握数学,才能灵活应用数学.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立足点的高职数学教学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是高职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立足点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考核等方面作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数学情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内心体验和感受,包括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态度、需要与欲望及其对数学学习的价值追求等心理现象。课堂中应以"趣"激情,以"成"滋情,以"奇"养情,以"理"怡情,使数学课堂成为被积极情感润泽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只有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本质上掌握数学,才能灵活应用数学.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立足点的高职数学教学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是高职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立足点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方面做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后课标时代"的数学教学,将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后课标时代",数学教学目标应当从"智能形成"转向"素养形成",数学教学内容应当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数学教学过程应当从"服务考试"转向"促进素养"。把握"后课标时代"的数学教学转向,有助于教师拨开实践的层层迷雾,找准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融合。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数学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教师可通过以问导读式"数学阅读"、以纲引读式"数学阅读"、自问自答式"数学阅读"、拓展反思中的"数学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从"看客"走向"创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建数学实验室,要认识数学实验室的功能、特征,以问题为驱动,以思维为框架,以素养为指向,积极打造数学实验室,并借助数学实验室,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深度思考与探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A1):65-66
数学是理性的,但数学教学如果光有"理"而无"情",那教学必然缺少生命的灵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实施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唤起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是建设高效数学课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问题,变式,探究"数学教学模式为指导,创设适当的数学问题情境,以数学变式教学为辅助,以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反思为重点,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核心,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动手"与"动脑"的关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以活动为载体,由活动体验拓展数学思考。拓展数学思考的内在机制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种,分为"自然生长""板块对接""螺旋回升"三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生成体验来酝酿数学思考,以问题架构桥梁来启迪数学思考,以反思促进发展来提升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由理性思维逐步走向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数学教学常以"科学性"至上,以传授理性知识、培养智力为主,却忽视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价值,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学文化品格普遍缺失,造成"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从"数学文化"的视角出发,深层次剖析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内涵;立足于课堂教学,追本溯源,关注数学的本源;返璞归真,发掘数学本质;阐幽显微,感悟数学思想;耳濡目染,品味数学之美。力求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寻求"以文‘化’人"的路径,让数学课堂更加深刻而灵动。  相似文献   

16.
"似水"的数学教学以儿童的"生命生长"为根本旨归,关注儿童的数学经验、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倾向."似水"的数学教学是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数学教学,是儿童感悟数学文化、领悟数学魅力的数学教学,是儿童进行数学"再创造"的数学教学.打造"似水"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秉持"似水"的数学教学之道,形成"行云流水"的数学教学过程,进而促进数学知识的自然生长和儿童生命的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回归数学的本质?教学的力量在哪里?这其实一直是一线教师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但又不懈追求的话题。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生活数学"本源",才能挖掘激发出数学课堂"活力";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类比生成"本味",才能自然暴发出数学课堂"效力";数学教育要回归到人文教育"本真",才能完美散发出数学课堂"魅力"。以三个"回归"践行了"三会",以"三本""三力"阐释了"三会"。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中以图画为切入点,将数学与图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笔"画"数学,以美激情、以美启智、以美促能。让学生用图画表示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在"画数学"的活动中品味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一、"画"出学习的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对于情景很  相似文献   

19.
张旭娟 《江苏教育》2012,(34):11-12
数学的历史就是数学思想的发展史,抽象、推理、建模等数学基本思想原本就是和"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基于数学基本思想来规划教学流程,引领学生经历探索性的学习过程,用"再发现"的方式习得数学基本思想,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以"思"引"思",以"学"促"学"是理想的选择。一、以"思"引"思"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提出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提出了"幼儿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专业发展为理念,完善课程目标体系;以数学素养为核心,建构课程内容体系;以实践锻炼为归宿,建立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