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三重视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比较一致的选择,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过程中找准目标定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由专科独立或多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截至2007年4月,新建本科院校达到219所,约占全国742所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新建本科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大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不仅面临管理磨合、师资力量缺乏,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等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现状,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办学主动性,提高办学效率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广西财经学院实际提出了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效率的若干策略。1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效率的现状分析1.1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效率的优势因素分析。1.1.1在办学定位上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第四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指出: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定位是关键。从广西的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来看,它们在定位上大都积极从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它们的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其拓展办学空间,延伸办学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发展契合地方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或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其中在办学定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尤须着力解决。因此,需要明晰高等学校办学取向和办学定位之间关系,界定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取向。同时,从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功能、服务面向、学科专业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明确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6,(2):70-73
新建本科院校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是新建本科院校最能体现应用性的专业之一。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及其学生特点,给出了离散数学集合论模块的一些算法实例。提高了离散数学集合论实践教学质量,体现了离散数学的计算机基础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时,提出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笔者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对技术本科培养人才在整个人才频谱中的位置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的分析,论述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莆田学院学报》2013,(3):85-88
分析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通过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专业建设服务平台和开展专业评估,以促进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建本科院校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即从形式上和内涵上真正实现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变,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从人才培养定位、办学功能、组织结构与师资培养等方面实现转型.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践看,自然催变、脱胎跨越和中间跳变是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8.
实施本科高职教育是提升高职教育层次的重要途径。通过专科层次高职升格为本科解决此问题既不符合现行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也不现实,可行的做法是新建本科院校由学术型转型为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多为高职高专升格而来,转型后可以充分利用高职教育资源。本文试从组织理论角度来阐述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于本科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结构性调整,部分专科学校已经或即将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面临着办学规模从小到大、办学层次从专科向本科的两大跨越。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走出误区,进行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文科类专业中,秘书学本科专业发展定位的不确定性,及其表现出的区域性、应用性、高就业率等特征,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专业建设需求。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积极调整办学定位及专业结构,从根本上破解现存秘书学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大力发展应用型秘书学本科专业,切实提升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信息管理类专业属于新兴交叉性学科,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该文在分析理工交叉学科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创新性人才培养的"112模式"。通过在合肥工业大学的实践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As an emerging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llege,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features the certain kind of applied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ical tal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like this have drew great attention from society. However, how to positioning the talent cultivating objective is very critical to balance the mismatching between talents supply of universities and talents demand of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issue that lays in talent cultivating objective positioning for transitioning from academic universities to technology applied universities for local institutes,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positioning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well. Given this, put forward how domestic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technology locate and reconstitute talent cultivating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大学毕业生是地方经济发展中强烈需求的一类人才,地方院校办学模式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改善计算机学科的专业教学和实践内容。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价值取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最后以一地方高校为实例,给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对涉海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海洋信息类人才更加重要.所以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海洋信息类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开设海洋科学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广西区内海洋信息类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各高校提供海洋信息类人才培...  相似文献   

15.
本科教育的质量是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使本科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面问题。文章沿着"什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如何建设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的研究思路,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新建本科高校走应用型发展之路、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许多新建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仍摆脱不了"大而全""学术型"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境,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理念与思维定势的局限。要提高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在准确办学定位的前提下,从调整优化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实践环节、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校企联合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是指由企业全面参与学生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达到进企业直接上岗的就业要求。此目标可通过企业参与指导创新人才定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和实践教学、就业指导等活动来实现。实践证明,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可以带来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计算机软件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实现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科学培养,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深入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和人才匮乏的问题,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持续培养人才的体系。就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就业情况与市场需求看,应用型技术人才就是当前培养高职学生的重要目标,以此为指导的计算机教育创新也就更加体现出实践与应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创业难、升学难等问题,反思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缺陷,提出构建"教学训研"四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