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晓红 《美育学刊》2020,11(1):39-44
2004年赵汀阳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可可西里的最后一枪》的一篇影评,文中提出,如何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真实"并"有力量"的美,这一点很重要,它触及了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问题。在美术领域,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作品,也阐释了"真实""公共性""力量""卓越"等艺术批评关键词。结合这些作品的分析,可以说,艺术作品要观照生活、关注人类命运,摒弃表面的琐屑和虚饰,揭示生活本质真实,通过"真实"获得"公共性",从而获得"力量",进而追求艺术作品的"卓越"品质,使这种力量外化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远大前程》这部作品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对该作品作了归纳分析,总结出了《远大前程》这部作品中通过人物主题双重性,人物身份双重性和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出深层次结构上的矛盾的对立和冲突,《远大前程》文本中还包含了多层次的二元对立成分,用来表现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阴暗面的讽刺的憎恨以及普通群众善良品质的歌颂和肯定,也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思想和创作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结构主义文论的核心思想"二元对立"的原则重新审视与欣赏海明威著名短片小说《雨中猫》中新女性的迷失窘境。从动态与静态一组二元对立出发,剖析自然与文明的不和谐关系,暗示出女主人公迷失的内心世界与艰难的现实生活。又从另外二组丈夫与妻子、老板与丈夫的冲突与矛盾中,揭示出以妻子为代表的新时代女性在追求自我解放的旅途中,受到家庭与社会的阻挠,前进艰难,后退无路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家提出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素养,急需探索核心素养教育的校本实践路径和策略,"六体验"教育正是核心素养教育的校本实践。"六体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体验、艰苦体验、审美体验、人文体验、运动体验、科学体验。"六体验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要"一项一案",有系统而具体的《体验活动方案》。这些方案要大胆突破以往教育的固定模式和传统形式,通过大力开展体验活动,打造鲜活的德育课堂。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抓住各种教育时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体验。设计开展"活动式体验""情景模拟体验""情感交流体验""参观调查""角色互换""观赏式体验""阅读感悟式体验""参观访问式体验"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关羽的胡子装在锦囊之中,他的旧衣罩在新衣之外,他的"忠""义"都是装在套子里。关羽的美髯表现了他的自恋。关羽是一个中国式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相似文献   

6.
电影《银河补习班》被称为邓超的"转型之作"。这部作品关注现实,聚焦于当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突出教育和父爱,力求用真情打动观众,让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影片没能逃离"悬浮的现实主义",没有真正地将教育问题"落地",但其体现的诸多教育理念是正确的、经典的。本文基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实施非连续性教育的必要性",危机""遭遇""唤醒"等要素在非连续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呈现这一经典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遵义会议》由《遵义会议纪实》改编,曾获全国及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由"纪实"到"电视",新的艺术形式为再现历史打开了新的天地,而诗意的融入则为"纪实作品"的艺术超越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春秋笔法"起源于孔子修《春秋》,是对于史事记载的一类写作笔法,即作者写作时在记叙里自然而又含蓄地嵌入作者对于该事件、人物的思想倾向、是非判断,而不是专门用评析的语言进行直接评判。其特点为"一字寓褒贬",于不经意处见"微言大义",意即在一个简单的语句甚至一个特殊含义的字里完成上述作者主观意识的植入,从而使得简短的文字里包含着深远的意蕴。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写人、记事正是很好地采用并发展了"春秋笔法",使得史事记录有声有色、人物形象跃然  相似文献   

10.
<正>省级教师培训项目规划关乎全省教师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是全年培训工作的施工蓝图,具有全局性和引领性,吉林省2020年"国培计划"的项目规划,着眼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于通过"吉林模式",开启全省教师培训工作的新征程。一、定位重点,明确方向,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扶贫攻坚战"《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到四个"落实",两个"强化",四个"落实"主要指向培训的内容或任务层面,两个"强化"更多是强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所作《诫子书》是古代鉴诫类散文的名篇,入选了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用"文眼"分析法,从教材的信息段落、文学本位、历史还原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志""学""才"的三位一体的修身格局是《诫子书》中所要表达的真义,这个格局符合汉魏时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贤才君子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大舞台》在"史料""演义""坊间传说"与"作者批注"间游走自如,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叙事时空,延伸了历史画面和人物本质的描写与刻画.这种叙述和议论交互穿插的表现方法,既泾渭分明又灵活多变地达到了"事显理明"和平添情致的艺术效果;其夹叙夹议的语言风格更是"古风犹存",寓含着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平民命运的关注,彰显出严肃、崇高的精神格调,其与慷慨悲歌、舍生取义的"燕赵群像"一起使作品映射出哲理和诗史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自明清之际先秦名辩学复兴以来,许多治墨学者按照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的观点,把"辞"解释为逻辑学中的判断(或命题),并把分散在《经》、《经说》和《小取》中的有关"尽"、"必"、"或"、"假"、"合"等解释为传统逻辑中的"全称判断"、"必然判断"、"特称判断"、"假言判断"、"直言判断",并据此论证《墨经》对判断的种类和形式已有研究。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有待商榷。本文主要阐述墨家关于"辞"的本质以及"辞"与"故"、"理"、"类"之间的关系,从而透射墨家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从墨家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墨家逻辑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静""闲"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经典话题.先秦时,儒道两家以"舞雩风流"和"虚静"为切入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闲"与"静"对于"人的自然化"这一要点的反映.后在此基础上,魏晋时期将对这一组合型范畴的运用转向了创作论领域.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详尽阐述了"闲""静"由创作心态到审美感兴这一内部的层递式发展,赋予了它们作为审美心胸的意义.从人格境界到创作心态再至审美感兴,"闲"与"静"由"人的自然化"转向"创作的自然化",且有明显的朝"生活的自然化"方向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里首先严格界定了"合乎事实"之"真",但在认知理性精神异化悖论的影响下,接下来却以混淆概念的方式把"合乎逻辑"之"明"说成是一种更重要的"真",结果在两者关系的问题上造成了一系列自相矛盾.其实,合乎事实之"真"才是认知行为的主导目的,合乎逻辑之"明"则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有效工具.只有深入辨...  相似文献   

16.
《伦敦雪》为桂冠诗人Robert Bridges的经典之作,其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打破二元对立的僵硬格局,梦幻般雪景藏于诗行间,美不胜收。本文就诗歌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进行文体分析,发现这些突出的文体特征分别与雪落之音、形、色和意相契合,具有极强的文体效果,展现出诗人敬畏自然和谐之美这一主题,并帮助读者品味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野草》作为鲁迅自剖性的文本,承载鲁迅的主体危机感。在《野草》中,鲁迅通过梦境这一情感能量场,凝视和反思矛盾的、多维度的自我,而梦中“梦者——观客”的身份转变,使鲁迅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利,并增加主体“分裂”的可能。鲁迅接受死亡生命向力的指引,在死亡的逼视中洞察爱的内涵。“我梦见”背后是关于死亡和爱情的真理发现,使鲁迅得以抵达更为本真的自我。梦境、死亡和爱情三者相互勾连,显示《野草》的驳杂性。  相似文献   

18.
矛盾修辞法将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对立的词语组织在一起,构成词面上的自相矛盾,形成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 矛盾修辞法的主要构成有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本文首先分析了矛盾修辞的构成,其次从"整合理论"角度分析矛盾修辞法,最后介绍了矛盾修辞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一直受困于的三大难题(英语学习与语言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的难题、英语学习形式枯燥单一与职业院校学生活泼好动相矛盾的难题、英语学习单纯的线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线上网络教育多样化形式相融合的难题),文章探究将大学英语导学模式的研究既立足于传统的导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授课""课外活动"为代表的传统导学模式),又开创网络导学新模式(以"网络学习平台""英语学习网站"为代表的新型导学模式),将导学的传统模式与代表时代进步的网络科技手段有效结合形成线上+线下的立体导学模式。让英语学习不再形式枯燥单一,让职业院校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得以释放,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当中实现了语言的第一功能——话语交流。  相似文献   

20.
"语言能力"是乔姆斯基理论的核心;"交际能力"则是海姆斯与乔氏相对立的重要概念.这两个概念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语言观.对它们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