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罗杰·奇灵沃思心灵的发展阐述了霍桑所表达的宗教意识,认为霍桑对"善"与"恶"的评价视角是含混的,充满了矛盾的他既将"恶"的起因归咎于清教对人性的扼杀又戴着清教主义的有色眼镜,对旧的道德观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认同.霍桑宗教意识的矛盾性与其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宗教的氛围中成长,深受清教思想的压抑与束缚,对其发起了猛烈的抨击。在其代表作《红字》中,霍桑通过对几个主人公命运、性格的深刻描写,表现了清教主义传统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以及清教对人的精神上的摧残,对人性和人权的压抑。但由于霍桑本人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宗教意识和神秘主义的观念,因此,他对清教的态度又是困惑的。  相似文献   

3.
唐海萍 《红领巾》2004,(2):39-41
通过分析罗杰·奇灵沃思心灵的发展阐述了霍桑所表达的宗教意识,认为霍桑对“善“与“恶“的评价视角是含混的,充满了矛盾的:他既将“恶“的起因归咎于清教对人性的扼杀又戴着清教主义的有色眼镜,对旧的道德观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认同.霍桑宗教意识的矛盾性与其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罗杰。奇灵沃思心灵的发展阐述了霍桑所表达的宗教意识,认为霍桑对“善”与“恶”的评价视角是含混的,充满了矛盾的:他既将“恶”的起因归咎于清教对人性的扼杀又戴着清教主义的有色眼镜,对旧的道德观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认同。霍桑宗教意识的矛盾性与其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深受清教思想影响的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及寓意,着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冲突对人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对人心理上的冲击。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即试图从《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篇著名短篇小说来分析霍桑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6.
透过《红字》探究霍桑的清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以宗教为创作背景,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清教思想的质疑和谴责,传达出了对人性的讴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但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他仍然无法摆脱根植在他灵魂深处的清教思想的束缚,他对于清教思想的反思和批判建立在对清教的肯定和接受之上。  相似文献   

7.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充满了神秘清教思想的作品。他一方面将清教的道德观念作为认识社会的基准,渗透了清教的"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又抨击清教苛刻的教条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本文主要通过对三位主人公的分析研究,探讨《红字》中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思想以及霍桑对社会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丽  张淑玲  孟倩 《现代语文》2007,(11):75-76
《红字》是霍桑最杰出的代表作,它以生动的创作题材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代表了霍桑创作的最高成就,最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思想观、宗教观以及他对清教主义所统治的社会的看法。本文通过对《红字》中的原型进行分析来探讨霍桑的宗教困惑及其复杂而矛盾的宗教情绪。  相似文献   

9.
《红字》中的女主人公白兰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她在小说中先后两次回到受辱和赎罪之地-萨勒姆小镇。在新英格兰弥漫的宗教氛围中,白兰的罪恶根源是清教传统下阴郁环境对人性的禁锢和性恶论的孽果,而白兰的回归是在加尔文神学思想的指引下对清教道德的服从和归顺,也是霍桑矛盾宗教观的无奈妥协,小说以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道德皈依结尾表现了霍桑的清教主义道德指向。  相似文献   

10.
在纳撒尼尔·霍桑一生的创作中,清教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他的每篇作品都渗透了当时新大陆浓郁的清教色彩.他用凝重深沉的笔触来揭露当时清教思想的罪恶和残忍,用清醒的头脑和良知来揭露清教思想对于普通人带来的灾难,同时论述人性中善与恶的共存和挣扎.  相似文献   

1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由于霍桑出生于宗教家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清教色彩。他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佳作。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具有的清教主义思想观和人文主题思想观。  相似文献   

12.
从小说《红字》看霍桑的清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生活中的一个支配性因素,清教主义对于美国思想及文学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说,如果对清教思想没有一定的理解,那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美国及其文学。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反映美国清教思想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命运的安排,可以看出霍桑虽出身并成长于清教思想盛行的环境,但他的思想同清教思想是存在矛盾冲突的,甚至可以说具有反叛清教思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初科学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对宗教思想的统治力形成了强烈冲击。本文结合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的主题进行解读,并从其家庭背景出发分析了霍桑复杂而矛盾的清教主义思想的由来,初步探索霍桑对科学理性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霍桑对于清教思想的"原罪意识"、"救赎"等观点既有认同,也对清教思想中的弊端加以批判。霍桑深刻地揭露了神权政治和清教的残酷和虚伪,进而关注人物的精神出路。因此,在《红字》中,霍桑高扬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尊严的人文主义旗帜。基于此,探讨《红字》中主要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人文主义内涵,以期通过分析主要人物身上体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对垒,帮助读者深刻地体会小说充满着的张力与浓郁的悲剧气息。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4):62-63,66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霍桑在小说中巧妙地使用象征主义手法,描写了17世纪人们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波士顿的生活,着力表现人生在道德与价值、自然与社会的矛盾中的脆弱和悲凉,从而细致剖析了罪与罚的宗教意识对人性道德本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侯秋芳 《考试周刊》2009,(34):37-38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在我国长期被解读为对清教伦理的控诉和鞭挞。本文作者认为这种单一化的论断有失偏颇。出身于清教世家的霍桑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他的宗教观是矛盾而复杂的。他一方面对清教的严酷极端予以批评和揭露.同时又对清教禁欲和赎罪的教义予以认同。本文作者通过对《红字》中男女主人公漫长的赎罪及抗争生涯的剖析揭示了霍桑矛盾和彷徨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7.
霍桑作为美国清教主义的代表作家,他擅长以奇诡神秘的方式书写宗教人物。笔者主要探讨了他的黑色小说,并以《年轻的布朗大爷》为例,考察霍桑在加尔文教和超验主义的矛盾中完成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他如何将清教的困境与神秘主义的原罪想象、家族记忆以艺术重构的方式表达在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8.
霍桑作为美国清教主义的代表作家,他擅长以奇诡神秘的方式书写宗教人物。笔者主要探讨了他的黑色小说,并以《年轻的布朗大爷》为例,考察霍桑在加尔文教和超验主义的矛盾中完成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他如何将清教的困境与神秘主义的原罪想象、家族记忆以艺术重构的方式表达在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9.
《红字》乃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品,因霍桑的小说常以英格兰清教思想文化为背景,且以原罪赎罪为表现主题,从而使得人们往往从宗教的角度解读他的小说。对于他的代表作《红字》,国内学者也大多数以宗教的视野进行审视,诸如爱情与宗教的矛盾、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主人公的原罪与救赎等此类相关研究,而其它理论的观照则相对较少。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试从狂欢化理论层面解读《红字》。  相似文献   

20.
张英 《海外英语》2014,(12):200-204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短篇小说《好小伙子布朗》中运用象征主义描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离开自己的纯真世界走入魔鬼集会的森林的经历,通过这次经历他意识到自己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邪恶力量。笔者在本文中对霍桑的这篇著名的小说中的象征主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好小伙子布朗》中的象征主义是从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它们分别是:人,物,场景和行文构思。另外笔者发现霍桑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与其受清教影响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清教的熏陶使他能够发现并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意象,并附于他们丰富的含义。另一方面,霍桑通过运用这种特殊的写作手法—象征主义,表达出了他的清教主题及自己对人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