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论是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的一个重要内容.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首先对传统的几种正义观进行批判,随后对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及如何达到正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阐述,进而建构了自己的正义观,他认为正义包括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无论国家还是个人,要想实现正义,就必须达到内在的和谐和稳定,即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倡导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柏拉图的正义观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理想国>出发,客观公正的探讨柏拉图的正义论,以达到一个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义观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核心主题,按照柏拉图正义观思想所追求的正义观是一种社会秩序观,其中包括个人内心秩序的平衡和城邦等级秩序。《理想国》中的正义观与柏拉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倡导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柏拉图的正义观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正义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正义观"体现了鲜明的对立和谐的思想,它既是内在的德性也是外在的行为。同时从精英政治与德才兼备、抑恶扬善与反腐倡廉、恪尽职守与和谐社会、美育教育与道德修养、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等角度论述了柏拉图的正义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理想国》与希罗多德《历史》中记载了两个不同版本的隐身戒隐喻,他们从恶之自由和恶之枷锁两个角度对善与正义的同一性发起质疑。后者对苏格拉底"各行其是"的正义观提出三方面质疑:一,节制与勇敢如何各行其是而避免冲突;二,如果人并非"被迫"行恶,他能否自觉抵制不正义的诱惑;三,当人为保存生命而"被迫"作恶时,他有何办法寻求宽恕。隐身戒隐喻的变体在柏拉图各行其是的正义论体系中打开了缺口,上述问题需要一个尊重多元之善的异质性正义来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5.
于升  葛春娱 《文教资料》2008,(17):71-73
一部<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柏拉图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什么是正义,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了处处体现和谐正义观的人类社会第一个理想国家的蓝图.正义就是孕育柏拉图<理想国>的精神土壤.这种追求和谐的正义论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是建立在对功利主义反驳的基础上,既保证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又照顾到社会最少受患者的利益和机会均等的一种新的正义观.他的社会正义理论对于当前人们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和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尤其是其正义的思想,正义的思想构成了柏拉图最为重要的著作《理想国》的主旋律。具体表现在对正义三个问题的说明、正义观的四种不同回答、实现正义的三种手段和正义的实证分析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界对柏拉图哲学中的正义观,已有不少探讨,但对柏拉图哲学中的理性与正义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以<理想国>为文本,揭示出理性与正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关系的本质,澄清对柏拉图哲学的某些误读,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古希腊时期四大主要德性之一,并列在德性之首,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传统的正义观作了详细的探讨和论述.然而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这一现实性问题,传统的正义观已无法解决当今的问题,那么一种新的正义观——代际正义,是对传统正义观的一种发展和超越,面对当今资源环境出现的问题,代际公正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能够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观念在古希腊首先是一种宇宙的原则,随着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把思考的重心从宇宙转向人类社会,正义观念也就逐渐地实现了从天道到人事的转变,正义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高原则。柏拉图不仅继承了古希腊早期的正义观念,而且他又在现实中探求实现正义的途径。本文就《理想国》中正义问题的提出以及正义和理想国家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柏拉图正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正义观经历了一个转变与重建的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中,马克思从早期的法律正义转向经济正义,解构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并从经济基础、实现路径和价值目标等维度重建了科学的正义观,认为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本质内容,经济增长是实现正义的基本前提,公平分配是实现正义的根本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正义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论述极其丰富、深刻,"中道是适用一切政体的公理"、"给他人以应得,取己之应得"、"法律,正义的化身与体现"等正义思想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政治正义观、经济正义观、法律正义观的基本理念,后世正义理论的研究者都或多或少从其中吸取养分。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曾谈到城邦公民习惯对于政治制度具有决定作用,但国民习惯如何影响制度正义,学界尚未有明显结论。正义是一种价值判断标准,制度内涵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的习惯、尤其是社会人的习惯的考虑。国民具有地域性,并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从而形成国民习惯。制度的建立、运行及评价都需要考虑国民习惯,只有考虑国民习惯的制度才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有着全面的内容,既是对社会制度积极价值的理解,也是对人的精神力量和尊严的理解,也就是说,他把正义看作诸德之首,或一切德性的价值原点和归缩,我们深入理解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全面性,这对现代人道德生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正义观念和意蕴,"仁"、"道"、"礼"、"义"、"中庸"、"正名"、"均富"等思想都充分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正义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基于对功利主义的批判,通过"无知之幕"、"最大最小值规则"等对原初状态的设定和描述,论证并提出了体现其正义观核心的正义两原则.儒家和罗尔斯的正义观都表明政治与伦理道德不可分割,二者都在某种程度上主张大体上的均等,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同时,这两种正义观在时代和政治出发点上各不相同,还体现了中西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两种正义观及其差异给我们留下许多启示:我们不能把现代人的政治原则强加于古人;应在主张伦理与道德正义的基础上强调法律正义和制度正义;一个正义的社会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平等的自由权利,并通过各种福利政策和补偿措施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柏拉图正义观的形成逻辑,澄清柏拉图并不是极权主义的起源,进而为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观念创造者们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正义,这是自古希腊以来就始终受到关注而又众说纷纭的命题,体现了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形成的对人及其存在意义在道德层面上的终极追问和价值诉求.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347年)承前启后,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对"什么是正义"的阐述表明,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只有实现了内在的和谐与秩序,才能实现真实的正义.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的荣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相论、灵魂观和国家观中。"善的相"是万物存在的终极目的,理解了"相"的本质并刻意去追求"善的相",人自然会变得崇高和伟大,自然自发地去追求最接近善的正义与荣耀。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和可轮回的,灵魂的本性是理性,只有在理性的约束下,通过正义去获得荣誉,人们才能够漠视现世的享乐,以永恒荣耀的灵魂去接受来世的轮回。在荣誉与国家的关系上,柏拉图抨击了社会上盛行的以名取利的行为,提出了为国家利益而取得的荣誉是最珍贵的,从而使荣誉观与爱国主义达到了理论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正义,这是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就始终受到关注而又众说纷纭的命题.柏拉图(Plato)承前启后,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对"什么是正义"的阐述表明,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只有固守理性原则,实现哲学王,才能实现真实的正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篇》被公认为是柏拉图中期对话篇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其中他用大量篇幅谈论和阐发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学界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虽多有研究,但都未能站在柏拉图的立场上,与其纯粹哲学、政治理想契合一致地展开讨论;尤其是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往往从狭隘的视域窥探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误解甚至歪曲了《国家篇》的思想实质。为了正本清源,还柏拉图教育思想之真貌,有必要对《国家篇》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柏拉图以理念论作为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悉心勾画了一幅理想国家的宏伟蓝图。他把正义作为这个理想国家的最高原则和价值,以期使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契合一致,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幸福。他认为唯有通过教育,使心灵转向,培养和塑造健康和洽的心灵、正义良善的灵魂,才可以实现城邦正义,构筑理想国家。教育是理想国家得以构筑的必要条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至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