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武汉“十五”计划纲要确定了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重点。本文分析了发展小城镇对发展整个地区经济和城郊经济带的战略地位、以及小城镇的功能特色 ,并在探索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问题上 ,提出了六大城镇化战略。强调市、区、镇三级领导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普遍规律与国情有机结合,形成中国城市化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它是完整意义上的主动式、内生型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以及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同时也是“三农”非农化转移的根本出路、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工程。它面临机遇和挑战,历经家庭承包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四个阶段的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总体目标应与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必须澄清“问题论”、“限制论”和“均衡论”等认识误区;并根据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改革城镇化体系和制定科学政策,包括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培育、用地制度的完善、投融资新体制的建立和区划的重新调整等。  相似文献   

3.
培育小城镇经济是推进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本从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出发,指出小城镇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基本道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城镇群或重点镇的培育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方向;乡镇企业是推进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并进一步探讨东西部地区在发展道路上的不同定位。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目前仍然比较低,城镇化进程也遭遇诸多困难。作者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就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提出注重产业培植、强化制度创新和发挥特色来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促进贫困县县域的经济发展,必须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是贫困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效举措。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才能探索出适合贫困县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很多大城市核心城区在推进逆城镇化,与此同时,郊区小城镇则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因此,对核心城区逆城镇化的原因和模式、郊区小城镇城镇化特点与传统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大城市核心城区的逆城镇化对郊区小城镇城镇化的影响,提出了在核心城区逆城镇化背景下郊区小城镇城镇化的路径和措施:主要路径包括内源式与外源式发展并重;改变以“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发展”传统路径,探索多种引领城镇化的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具体措施包括做好供需匹配,做到资源精准对接;打造特色小镇,增大吸引力;培育承接能力,筑巢引凤;充分利用政策,借力发展。最后分析了在核心城区逆城镇化背景下北京顺义区杨镇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新疆"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与全国、西部地区差距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协调,财力有限和人才匮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产业特色;加快城镇体系建设,优化区域城镇结构;加大城镇建设的投入,改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小城镇蓬勃兴起,城镇化已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推进小城镇发展的进程中,要突出特色,抓好小城镇规划和设计;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要集约用地,树立土地经营的观念;要放宽户籍政策,提高小城镇人口集聚度;要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兴义市小城镇建设改革中城镇建设、发展的情况的实际调查、研究 ,发现小城镇的建设带来地区经济的飞跃 ,带来城市风貌的变化 ,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城镇化水平一直不高,而且经过多年的小城镇建设却未能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经济带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依据辽宁“五点一线”的政策。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育和构建以大都市连绵带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安徽沿淮经济带现代城镇体系初具雏形,但城镇化绝对水平仍然较低且内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区域带动能力偏弱,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区域人口外流逐渐增多。在准确预测经济带2013—2030年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前提下,综合运用PCA方法和引力模型确定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并测度其辐射强度,提出应充分考虑沿淮经济带安徽段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资源环境条件,依托沿淮经济带现有的城镇空间布局重点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核心城市引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最终形成安徽沿淮经济带“一轴、双组团、多节点”的开放型、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海口市城市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口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海口市城市化进程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相对滞后,同时,又体现为超前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表现为城市化"弱质"。海口市要做到科学合理布局,完善城镇规划体系,一是加快主城区建设,二是加快长流新区建设,三是推进重点镇建设,并积极融入各种区域合作,实现区域联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云南边疆地区市镇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也是云南边疆地区城市化的发端时期.原因主要是清政权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然而,由于很多市镇正处于草创阶段,所以总体上城市化水平不高.很多市镇由于先天不足,很长时间里都受到发展瓶颈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与小城镇发展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小城镇发展理论和大城市优先发展两种模式。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并综合运用经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两者加以比较,应以大城市发展优先为主旨,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优势互补的格局,科学地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宜宾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和“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实现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产业布局矛盾日益突出、中小企业产业聚集状况差、各园区发展不均衡、产业园区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工业强市”和“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应从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加快园区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地方优势、合理打造产业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寻找对策,推动“工业强市”和“两化”互动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以释放经济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章基于1978-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建设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建设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一个较小的负向作用,但在长期内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因此,河南省应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城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深化制度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及城乡现代化建设。城镇建设涉及社会学的、经济学的、历史学的、民族学的、建筑学的、园艺学的等等内容 ,必须考虑城市发展趋势、如何经营城市、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淮安是农业大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双重滞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文在分析淮安市域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城乡发展理论,提出加快淮安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坚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道路;加大制度创新,畅通生产要素流通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传播。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环境管制太严格,导致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强北部湾区域内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北部湾各地间的金融协调机制,优化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力度,加强与珠三角区域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促进与珠三角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强与东盟国家区域金融合作,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金融多个层次合作的机制,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区贸易结算体系;建立以南宁为中心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