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和教师们一起观课议课,有很多教师问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好课)是什么样子。我说从状态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看,理想课堂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本领、生活智慧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一、灵感勃发的“情感场” 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依赖于一种真诚、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叶澜教授也指出:“生成的课堂,应该是情景开放的课堂,是呼吸自由的课堂,是心灵舒展的课堂,是人性对话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高茜茜 《考试周刊》2012,(45):170-171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下课改的纵深推进,教师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数学课堂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们颇感困惑。因为课堂教学的优劣将维系着课改的成败,关乎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言之,操纵着祖国未来的命运。实际上。早在1997年叶澜教授就已经发出了课堂“重构”的呼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另外,周小山等认为:课堂是一幅社会存在的缩影:课堂是一片文化生长的沃土;课堂是一段生命活动的历程;课堂是一个精神生活的空间;课堂是一张色彩缤纷的画卷。这些都给我们构建生态课堂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以下从数学课堂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拙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有旬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在现今语文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但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是驾驭好课堂,更主要的是要建设开放的课堂,引领孩子由课内走向课外,  相似文献   

6.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无疑为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个滋长、发育的温床。新课程呼唤开放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批改一个时刻能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术教育》2004,(6):48-49
经验概括:拆了“围墙”进市场,课堂建在马路旁:店堂就是课堂,创业也是学业:通过创业教育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8.
王红霞 《辽宁教育》2008,(11):45-46
新课标下的科学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所喜爱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如:学生活动巾仪器破损所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大一然时,自身生命安全以及对大自然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课堂应当是儿童的乐学课堂。气氛沉闷的注入式教学课堂肯定不是乐学课堂。部分学生活跃多数学生陪读的课堂,表面热闹不讲实效的课堂,也不是乐学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乐学课堂呢?简言之,乐学课堂是实行愉快教学,体现“趣、精、实、活”的课堂。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谓“和谐”,即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课堂,主要是指课堂里学生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如教学中,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贵溪市实验小学,乘着课改的春风.用“构建和谐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思想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而使学校迈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对“和谐课堂”的理解.贵溪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认为:学生进课堂以前和出课堂的时候有了变化.是一节扎实而有效率的课.这样的课堂应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不完全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是一节丰实的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只要是一心为孩子、为学生上课,而不是上给其他听课的人听的.是一节平时都能上的家常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虽有缺憾但又努力完善着.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堂也是“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李艺:最近有机会到山东、海南、江苏听课,发现了一些内容十分充实的课堂。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上有许多任务要去完成,我们应该珍视课堂的每一分钟。符合新课程理念,活泼而紧张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我心中理想的信息技术课堂。如果一个负责任的学生,回忆他的信息技术课堂时,能够找到的印象是不知学了些什么: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回忆他的教学经历时,感觉老是领着学生玩,并没有教给学生些什么东西。这样的课堂,我们自己都找不到信心,不要也罢。  相似文献   

12.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里的课堂是指真实的课堂,它是自然课堂,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中有这么一句话:商品,赢得市场就是好商品。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教学中,就可以是:课堂,赢得学生就是好课堂。  相似文献   

14.
题记: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作文教学如何分层训练,我做了许多尝试,这里选一课堂记实与同行们交流。犤导语犦师:同学们,你们平时作文,材料是怎样得来的?(生:是通过观察生活得来的。)对。生活是我们作文材料的源泉,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课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吗?(生齐声:对。)俗话说:开卷有益。这句话我改一下,叫作:观察有益。同学们留心观察今天的课堂,就会获得本次作文的材料。犤告诉学生,生活是汲取作文材料的源泉。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课堂,积累作文材料。犦犤查字典犦师:(板书“签”字后)我们来个…  相似文献   

15.
关注课堂,聚集课堂,推进有效教学,近年来我们化学教研组围绕一个中心: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一个重点:优化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积极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它不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课堂观察则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艺术中的一部分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的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它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诊断教学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然而,课堂观察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吴勇 《中国德育》2007,2(7):81-84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栏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的信念是:课堂是道德的时空,课堂是学习道德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张崧 《中国德育》2007,2(5):61-63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栏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的信念是:课堂是道德的时空,课堂是学习道德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李伟 《现代语文》2006,(9):34-34
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常;是师生共同生成的课堂。那么,这样的课堂是如何生成的?它的“生成点”又在哪?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让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时空: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舞台;课堂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课堂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臂的怀抱;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确保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将因学生的参与而更显精彩,同时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那么,如何真正还课堂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