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翔 《广东教育》2007,(7):76-78
知识梳理 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即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在分析时应全面地从这两方面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知识梳理   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  相似文献   

3.
知识梳理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1.几种常见运动形式中的运动与力的关系(1)若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即物体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即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在分析时应全面地从这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 1.力不是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状态或____状态.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惯性概念容易,但用惯性知识解决问题往往容易出错。在没有究其原因之前,不少同仁只好进行了误案分析教学,将常见的错误来个事先告知。这个方法虽很凑效,但总不能进行所有误案的分析。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我作了如下的推论:“物体在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是惯性对其各即时状态的连续保持才使得物体作变速运动的。”有了这样的推论后,人们常常把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够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速运动也是物体的惯性运动。至此,学生明白了物体不论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都是物体的惯性所致,惯性是物体静止和做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些教师反映力学不好教,学生反映力学难学.其原因是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或对教材不熟悉所致. 从人教社1987年新编的初高中教材可以看到,“力的概念”是逐步加深的.在初中物理第二章第一次提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初步概念;接着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中又谈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最后在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一章才明确地完善力的概念:即  相似文献   

8.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向心力并不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某种力,它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一个力,是由该物体所受到的某个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提供的.这样在圆周运动问题中,就存在着这样两个不同的量: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记为F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谭程 《广东教育》2014,(10):45-47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运动学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动力学问题时应明确以下要点:要点一、明确力与运动的关系.【要点归纳】在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应明确以下两个要点:1.建立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对力的概念更应明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宇宙中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相对静止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学生往往对“惯性”这一概念存在很模糊的认识、当让他们解释课本第67页图3—7车上木块倾倒的原因时,这种模糊认识可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一、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因而把物体的惯性看作是驱使物体运动的一种“力”即“惯力”,运动物体本身就具有这种力。所以他们说:“因为小车遇到障碍物,阻止了它向前的运动力,而与车一起运动的木块还有向前的力,所以它向前倒下。”而实际上恰恰相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向后的,它并没有受到向前的力。二、把惯性和惯性定律混淆,认为只有物体不受力时物体才具有惯性。所以他们说:“因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都具有  相似文献   

12.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它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2)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不随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3)它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1)它表示了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即加速度与合外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速度与合外力无直接关系;(2)定义了1N的力;(3)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方向相…  相似文献   

13.
开始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接触到力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对其中阐明力的作用实质的“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的概念感到难以理解,因为这似乎不太符合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引导其设想:假设地球静止不动且表面绝对光滑,而上面只有一个人,这人如何移动?这时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有的说可以依靠旱冰鞋,有的说可以运用跳跃法。经分析逐一否定之后,略加启发,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一阵风吹过来,给人一个力的作用,人就会发生移动。这时给学生的印象似乎是: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再进…  相似文献   

14.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图12.如图  相似文献   

15.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运动,一定受力。出现如上错误认识是由于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要么受平衡力,要么不受力,其所受合力为零。所以运动物体不一定受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可是如果学生们在学习中缺少质疑精神,将来就很难谈得上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是正常的,以物理为例,那些凝聚着科学家们多年智慧的知识,比如“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让学生在一两节课内接受并明白难度是很大的。他们应该会有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7.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其原因通常出现在对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面,特别是对摩擦力(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如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表现出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一、做功的判断做功指的是一个物理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跟力和物体运动的距离相联系.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那就表明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因此,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力学里所说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也是判断物体是否做功的惟一依据.在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时要注意下面三点:1.力作用在物体上,而没有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即“劳而无功”).原因是缺少了距离这个因素.2.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而保持原…  相似文献   

19.
<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和实际情况较接近的说法是: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历年高考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习  相似文献   

20.
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施加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惯性定律"。"惯性定律"亦即"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