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胡芃 《大观周刊》2012,(35):61-61
1、充分挖掘漳州土楼的独特特征,重构漳州土楼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的内部价值链,打造适合福建本土特色的“土楼”旅游品牌,寻找适用于本土的“土楼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郑游楚 《新闻窗》2009,(4):46-47
“本土特色”是电视栏目的生命力,而本土文化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电视台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电视台能否以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地化特征,牢牢抓住本地的受众群,无疑十分关键。因此,打好“本土文化”牌,扩大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也成了许多地方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幅员辽阔,南腔北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地理空间的相对性与语言风俗的相近性,给城市台提供了贴近本土受众的思路。城市台惟有侧重本土文化特征,才有助于发挥地缘优势,实现差异化传播。韵方言节目承载本土文化神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以及地方曲艺薪火相传的保证。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既是地方电视台在央视和省台的收视压力下,以受众细分思路为导向,培养本土忠实观众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地方语言文化的丰富性与传承性的一种形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使本土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4.
吴冬 《新闻传播》2015,(4):12-13
媒介竞争特别是新媒体的强劲发展,使地方电视台的发展面临着巨大考验。新闻理论的接近性和文化圈理论的亲近性理论指出,接近性和亲近性能有效贴近受众,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为此,地方电视台应该深耕本土新闻资源、传播本土文化,才能赢得本土受众,实现地方电视台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桂林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资源建设在整个工程实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广西桂林图书馆在“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中的工作实践进行了总结与阐述,提出有效的资源建设原则应是“立足本土,突出特色,实际实用”。  相似文献   

6.
王厚香  戴春阳  吴昊 《新闻世界》2010,(7):260-261,68
本文结合了全球化语境下国内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受众定位模糊、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精神缺乏、动画产业链不完整、动画技术不成熟、各环节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从受众定位、本土文化资源、题材、艺术、产业发展、技术、人才、新媒体等方面提出我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艳 《出版广角》2015,(11):72-73
地方出版社在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征、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图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立足广西区域特色文化,创造性地挖掘本土文化选题资源,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与合作伙伴,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及文化价值的精品图书,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时代,媒介编辑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中处主导地位,他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意识、内容和策略,不仅影响着本土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异域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对本民族的发展起着导向、规范、凝聚和驱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媒介编辑要有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强烈意识和责任,要有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高度自觉和自信,要有文化价值观表达的高超手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9.
潘宁 《新闻实践》2013,(9):32-34
文化报道一直以来都以一种柔和雅致的身段和大隐于市的姿态出现在纸媒上。然而,文化报道之于社会进步的推动和精神价值的彰显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对于一份城市报纸而言,文化报道不仅仅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的重任。笔者尝试从脉络、符号、本土意识、捕捉风向四个层面,探讨如何从本土文化资源出发,做好城市文化报道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玉梅 《青年记者》2012,(18):58-59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方晚报以地域文化、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地特征,牢牢抓住读者群,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生存之道.《牡丹晚报》在挖掘本土历史文化积淀,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立足本土,为沉寂的历史拂去灰尘 文化资源是新闻报道的富矿,地方晚报占据丰富的矿藏.可以说,每个地方、每座城市由于长期的文化积淀,都拥有自己特有的风土人情,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历史,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歌会》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拓展,凝聚了独特、隽永的文化内涵,给江西卫视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思路: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传播与创新。在传播事业日益发达、全球化发展继续深化、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江西卫视应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核心,打造自己的特色定位与品质,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近年来中国文化被外国动漫高频次地发掘和利用的现象出发,分析了文化因素在动漫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评述了文化资源在山东动漫产业中的挖掘和开发现状,提出挖掘和提升山东省动漫产业中的文化因素的具体对策:加强动漫产业中的文化渗透、选题要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注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强文化营销等。  相似文献   

13.
金妍 《青年记者》2006,27(2):58-58
媒介生态及生态位在一定时段中的某一地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种资源含物质与能量资源、信息资源、受众与广告资源,最后这种资源是最主要的,争取前面两种资源也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受众与广告资源。也就是说受众与广告资源总是有限的。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受众文化程度及媒体接触习惯等因素。在媒介生态中,有报纸种群、广播种群、电视种群、网络种群等群落,种群内部又可细分,每一媒介种群都占有不同的生态位,每一种群又把不同的生态位段分给种群内部的个体。①都市报纸生态位雷同表现当前,都市报纸发展的前景尽管仍然广阔,但由于…  相似文献   

14.
河北经济广播《缤纷美食界》节目于2007年推出,这档节目服务广大受众,内容以本土餐饮为主,兼容异地特色美食,提供受众最需要的美食文化与资讯。节目风格:轻松、幽默。借美食烘托文化滋养,以美食带动休闲消费,将文化性、实用性、娱乐性与互动性融为一体。深入省会餐饮文化,打造充满活力的本土餐饮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文化从他国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在增强文化氛围、丰富国人文化生活的同时,这些外来文化也对中国的本土文化造成冲击。本文主要从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以及本土传媒机构对此类需求的挖掘和满足程度的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在中国大陆扩张的必然性,希望引起国内传媒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9,(4):45-51
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两国潮汕移民的深度访谈,借助文化力理论和福斯特的阐释模型,分别从语言、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四个维度,考察作为中国地方文化的潮汕文化在欧美社会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本文认为,实现积极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提炼和优化本土文化的外显性符号层面下功夫,同时要重视海外华人社群,尤其是其中具有特定便利和优势的传播主体人群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进而指出,在日常文化表征层面,对"地方性"的强调则可以凸显出文化的活力和魅力,令海外受众有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选择和认同。  相似文献   

17.
王立标 《新闻世界》2009,(9):197-197
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生活节奏、文化需求都发生大变革的今天,乡村文广站工作如何开展,是一大难题。经过多年摸索,笔者认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文广站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本地的经济建设中心,立足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乡村文广站才能走出困境,开拓局面。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文化霸权似乎已超越了是否被刻意推行的量度,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某种程度上,文化霸权是指某些阶层和团体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和特殊手段,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从而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广告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有意或无意中同化受众的思想观念而达到控制目的。当下,人们往往只关注到了广告中的文化霸权对成年人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导向作用,而忽略了广告对未成年人思想观念渐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的根是乡村本土文化资源,新型农村的魂是深入每个村民心中的本土文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崭新阶段。乡村振兴,文化不可缺位,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引领,农民群众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素养,决定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色,决定了农村的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荆州电视台在三级媒体的夹缝中, 不与拥有优势资源的央视大台盲目攀比,也不因其他媒体的成功模式而跟风而上,他们着眼于本土受众的文化经济现状,努力探究着适宜自身发展的多赢思路。1.《垄上行》:与农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