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了靖国神社。小泉虽然绕过8月15日日本战败日这一敏感的日子,但这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因此,此举遭到日本国内有识之士和亚洲邻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多年来,日本一些高官显贵,翻着花样参拜靖国神社,已经不算新闻了。那么靖国神社到底是个什么“庙”?烧的是哪炷香?使这些日本人“竞折腰”。日本神学理论认为,“山川草木皆为神”。因此,在日本,全国各地都有祭祀各路神灵的神社。但靖国神社与一般神社不同。靖国神社位于东京中心地带。1869年为追悼“明治维新”前死于内战的将士,明治天皇发布文告…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靖国神社”刘晓东近年来,各种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日本某些政界要员,相继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日本政府这种变本加厉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度愤慨,遭到了亚洲各国政府乃至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靖国神社”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3.
自1975年以来,每年8月份,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日(8月15日)前后,日本都要发生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靖国神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靖国神社”在日本各处都有,只是规模大小不同,它们是为祭祀在战争中的战死者而  相似文献   

4.
台湾问题: 1972 年 9 月 29 日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立场”。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即对日台开展民间往来不持异议,但坚决反对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里供奉的灵位中有 80%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其中有被判处死刑的甲级战犯 7人。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就是日本政府如何认识和对待过去的侵略…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国家神道和靖国神社,在日本的近现代史上,曾超过相当恶劣的作用,一直影响到战后。现在,日本国内的和平民主力量,在神道和靖国神社问题上,正在同反动势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本文试图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神道和神社的一些情况、靖国神社的历史以及成后围绕靖国神社问题的斗争,做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它的前身是1862年设立的招魂场,1869年改为东京招魂社,1879年始称靖国。“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靖国神社不同于日本一般的神社,是专门祭祀阵亡的日本军人的,它在日本大大小小八万多个神社中有着独特的位置,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为宣扬为天皇献身精神而建立的,具有“国家宗祠”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日本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再次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小泉“拜鬼”。那么靖同神社到底是一个什么场所,日本政要为什么要乐此不疲呢?小泉“拜鬼”为何受到亚洲各国的强烈反对?小泉“拜鬼”对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带来何种危害?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及日本国内许多热爱和平人士的强烈谴责。那么,靖国神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869年(明治二年)6月29日,根据日本明治天皇的“思召”(意见),为了给在戊辰战争中为辅佐天皇而死去的3000多官兵“招魂”,日本明治政府在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设立了“东京招魂社”。1879年(明治十二年)6月,“东京招魂社”正式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被祭祀的人中包括1877年(明治十年)征讨西乡隆盛的西南战争中政府军战死之人。19世纪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9.
今年新年伊始,我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主流大报《每日电讯报》上发表《日本军国主义与伏地魔3大共同点》一文,痛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错误行径,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8月15日,位于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坡上的靖国神社内,都会有一些军国主义的残渣余孽搞一番令人作呕的表演,右翼团体乘机举行集会,渲染侵略有理的“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为数不少的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也纷纷前来参拜。每次参拜都会激起世界人民,特别是深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亚洲人民的愤怒声讨和严正抗议,在国际关系中激起新的矛盾,靖国神社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场所。从招魂社到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神道的产物,在神道祭祖的神社中影响最大。靖国神社建于明治维新初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明治维新开始后,为纪念明治政权建…  相似文献   

11.
靖国神社,是个刺激中国人神经的字眼。今年8月上中旬,平生第一次去东京。动身之前,我即决定,此次东京之行得去趟靖国神社。我要亲自看看,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为什么日本右翼政客如此痴狂地迷恋它?甚至某些身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首相也要“不顾一切”地前往参拜?带着这些疑团,我终于在8月13日走进了靖国神社。日本国内分布着大大小小8万多个神社。但前身是“东京招魂社”的靖国神社,是专门祭祀战死于战场上的军人的神社,所以在日本全国数量众多的  相似文献   

12.
【引子】日本为中日关系制造了4块“绊脚石”:1.历史问题日本政府文部省近期批准了右翼组织编撰的新版教科书,其中包含美化侵略历史的内容;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有军国主义象征意味的靖国神社。这些所作所为激起了亚洲国家民众的强烈愤慨。日本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立场直接关系到日本的未来以及日本在全球民众特别是亚洲邻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2.台湾问题日本国内“台湾情结”浓重,与台湾现任地方当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还是“台独”势力的诞生地及其主要海外基地之一。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利益,中国全国…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公然不顾中方的严正提醒和善意规劝,不顾日本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不顾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不顾中日关系发展的大局,在东京悍然再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他出任首相以来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也是时隔21年来日本领导人首次于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小“泉拜鬼”行径一出,立即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8月15日,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15日上午,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代表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军国主义为何阴魂不散郭海湖今年7月29日,桥本龙太郎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参拜了靖国神社;8月15日,又一批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去靖国神社捻香礼拜。于是,日本右翼势力大受鼓舞,军国主义的鼓噪甚嚣尘上,他们频频发表“南京大屠杀是虚构”、“没有大东亚战争就...  相似文献   

15.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本周四(8月10日)对媒体批评自己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不满。对亚洲和其他国外评论员来说,靖国神社是日本过去军国主义的象征。关于小泉将在富有象征性意义的8月15日,即日本二战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的猜测如今甚嚣尘上。靖国神社供奉的除了250万战殁者外,还有被判为战犯的战时领导人。2001年,在小泉顺利当选执政党领导人的竞选活动中,他曾许诺要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自此,他每年都去参拜,但是从来没有在投降纪念日当天。小泉启程前往蒙古的两天之行时对记者说,“如果我履行诺言,媒体要批评我;如果我食言,他们也要批评。”“…  相似文献   

16.
日本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牌位,是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靖国崇拜”与其说是国家传统,不如说是日本动员国民参与战争的国家意识形态,其要害是否认侵略历史。而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为了把军国主义侵略史正当化。“小泉参拜”的结果意味着日本国家主义向战时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中日关系当今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两国关系将如何发展令世人瞩目。针对日方近年出现的多种损害中日关系的动向,中国理所当然地会作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注意到日本的文化和生死观,但日本首相和政要一再参拜靖国神社,这一问题已超出日本的内政,也不纯粹是所谓的文化观念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是非曲直和国际正义的严肃的外交问题。日本领导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有其复杂动因,并已造成了严重后果。无论有多少困难和波折,在21世纪,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历史潮流任何人也无法阻挡!  相似文献   

18.
赵薇2001年夏天在美国曼哈顿为《时装》杂志拍摄春夏服装的宣传照片,其中一张照片(刊载于《时装》杂志2001年第9期)被指责服装图案酷似日本海军军旗,在广大读者、影迷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下面的是一些读者的看法。林含何为自尊?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民族;尊重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赵薇这样做,不仅有违于基本道德,也有违于一个中国人的基本道义。季鑫灏从七十年代田中角荣对周总理说:“添麻烦”了,到近来日本教科书问题,从每年日本内阁成员对靖国神社的参拜到中日贸易对抗,又或是钓鱼岛上的日本国旗…  相似文献   

19.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为现名。这里供奉着为天皇效忠、为“大日本帝国”战死者的牌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不仅是推行“国家神道”的场所,而且是动员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工具。二战结束后,日本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国家不再出资维持神社,靖国神社的大小“军神”也不再受国家的祭祀。但是,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试图东山再起,把靖国神社变成重温  相似文献   

20.
江冶  阿奇 《老年教育》2006,(9):24-25
“8&;#183;15”这一天,日本首相小泉的丑恶嘴脸再次引起亚洲人民的憎恶和愤慨! 小泉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已6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次,小泉故意选择在“日本投降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不能不引起全世界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