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制丝加工质量评价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升  韦小玲 《大众科技》2011,(10):125-126,121
传统制丝加工质量评价模式比较简单,为科学、合理、真实地评价制丝加工质量,设计和应用全新的制丝加工质量评价模式,以MES系统为平台,引入过程能力指数,结合综合质量检验对制丝生产过程工艺质量进行总体评价。新制丝加工质量评价模式的应用为工艺质量评估、诊断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也有利于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式卷烟特色工艺对制丝生产线自动化系统提出的智能化需求,文章从系统结构、功能定位等方面,对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从目前烟草行业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来看,作为卷烟加工关键工序的制丝生产线自动化系统在系统智能化的方向上已经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其智能化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层次、某个功能的应用,而是深入到整个制丝生产线自动化系统架构中,全方位地影响和促进制丝生产线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为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析:第一,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特点;第二,浅谈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旨在与同行交流.助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度精密加工技术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为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析:第一,浅谈理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特点;第二,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旨在与同行交流,助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现代卷烟生产企业为实现中式卷烟特色加工工艺,对工艺流程、生产线设备布局、物流供给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型技改项目设计阶段应用制造流程仿真、物流仿真、高级计划与排程(Advanced Planningand Scheduling)仿真并综合运用,优化了卷烟生产企业的制丝生产线设计和设备布局,验证并降低了设计风险,完善了企业物流系统,使设备能够充分满足中式卷烟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娟  杨莹  孙娟 《中国科技信息》2014,(19):170-171
张本甫,金忠理,秦前浩等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中引出了在保证各工序加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和运行稳定的基础上,把感官质量评价引入卷烟加工过程,最大程度提高卷烟产品感官质量的工艺管理理念.但是,《卷烟工艺规范》并没有对各工序工艺感官性能进行描述,充分发挥卷烟工序工艺加工对产品感官质量的作用.1998年郑州院和龙岩卷烟厂共同申报 “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项目,只是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体系.而2006年广西卷烟厂 “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仅研究了关键工序工艺技术参数在整个卷烟生产加工对卷烟品质所起的重要作用.鉴于以上存在的种种不足,本文应用3分标度法和K14指标体系对制丝各工序进行了感官质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生产规模、工艺方法、产品种类、市场前景、环保与节能及装备水平、加工成本、投资与效益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大型煤焦油加工企业概况;指出了今后选择建设焦油加工项目时,应着重注意深加工、规模化生产、强化环保意识等的几项原则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造和精密加工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的机械制造和精密加工工艺都亟需改进,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推向新高度。本文就围绕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的运用展开浅析。  相似文献   

9.
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较为成熟。如何借助计算机控制,结合制丝加工需要,将决定烟叶内在品质的初烤(栽培)、打叶复烤两个环节的传统加工模式打散、重组,形成一种新的加工模式,以此来实现烟叶内在品质的均衡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制丝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稳定性情况及烘丝工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提高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控制稳定性,分析了目前南宁卷烟厂制丝烘丝工序工艺控制模式,利用过程能力指数CPK及合格率对制丝烘丝关键工艺参数批间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性系数及回归分析法对烘丝工序工艺参数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制丝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中,烘丝热风温度、热风风速、烘丝前HT蒸汽流量及排潮负压均为独立的系统控制,烘丝出口水分由筒壁温度进行控制,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稳定性主要受烘丝前HT入口水分及烘丝出口水分设定的影响;(2)从对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统计分析可知,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未达标批次中,烘丝前HT入口水分CPK,烘丝出口水分CPK、叶丝柔性出口水分CPK及烘丝筒壁温度合格率出现的未达标批次较多,上述工艺参数为烘丝工序工艺参数相关性较强,即参数之间关联性较强。(3)烘丝出口温度与烘丝出口水分散失量相关性较弱,烘丝出口水分与烘丝出口水分散失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烘丝筒壁温度与烘丝入口水分与出口水分差值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即烘丝入口水分与烘丝出口水分差值越大,烘丝筒壁温度越高,回归方程显著;烘丝入口水分与烟片处理段实际加水比例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机械加工现状:一方面是传统的切削与磨削加工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加工精度水平也日益提高,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已进人实用阶段,另一方面加工技术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正在沿着数控(NC),柔性制造系统(FMS)及计算机成品制造系统(CMS)的台阶向上攀登。国际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不断提高,为尽快提高我国机械加工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提出了提高我国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制造技术和高精尖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加工领域中对机器的加工性能要求愈来愈高,即要求能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易操作和全天候智能自动化加工。机加工领域中的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管理技术将具体零部件的加工工艺顺序和智能制造加工成型设备有机衔接和资源共享,达到零部件加工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高质化。笔者根据自身实际经验主要分析智能制造系统在现代制造加工背景下的发展应运及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印刷型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玉霞  林桂娜 《情报杂志》2006,25(10):14-16
分别从元数据标准、压缩技术、存储格式、模块构成及价格方面对目前的印刷型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进行调查比较,并对选择印刷型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覆盖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使用材料和成型方案,并计算了主要的参数。利用UG绘制出模具的三维图形,并用AutoCAD绘制了一套模具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使用UG数控加工模块对凸凹模的成型部分进行了数控加工仿真,制定了符合要求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锻件的模拟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将高温损伤、裂纹预测引入材料塑性加工的研究中,通过材料模型将热塑性加工的宏观热力参数与细观组织的变化联系起来,以制定出合理的加工工艺,达到提高大锻件质量的目的。课题组针对大锻件内部质量问题,从内部热裂纹与细观组织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锻件的模拟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大锻件内部质量的控制锻造。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Flex技术的信息展示平台设计方案。Flex技术具有运行时跨平台、数据模型丰富、与Flash影片剪辑结合紧密等优点。该平台面向数据操作人员和信息展示群体,分别设计开发了两大模块,即数据录入模块和信息展示模块,集功能性和展示性于一体,使信息展示平台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卷烟行业中,制丝生产线上切丝机前的金属探测系统,在工作时不能有效的剔除来料烟叶中混有的金属物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对原系统的改进等措施,使金属物的剔除率达到100%,确保了生产正常有序进行,同时也提高了制丝生产的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升,这种情况下传统机械制造工艺已无法有效满足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需求。新的时代要求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不断的优化制造工艺,提高精密加工技术,以满足如今国家对机械制造的需要。本文重点阐述了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针对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当中的工艺进行概述、特点分析,精密加工技术当中的加工技术的分类、分类的特点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助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4)
本文阐述了烟草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了初烤工艺、复烤工艺、醇化工艺、制丝工艺这四个步骤,同时详细说明了在这四个烟草工艺中生物碱发生的转变,通过研究这些生物碱的转变,能够得出烟草工艺流程中生物碱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标注MBD工艺信息的过程中存在手动操作步骤繁多、难以保证布局合理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加工特征进行MBD工艺信息的自动标注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了加工特征与MBD工艺模型上待标注MBD工艺信息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加工特征的MBD工艺信息模型,阐述了其相关的技术,包含加工特征识别与分组、加工特征父子关系、确定标注基准、加工特征定型信息生成、加工特征定位信息生成、MBD工艺信息冗余消除以及MBD工艺信息空间布局等一系列技术。基于数字化制造软件UG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加工特征的MBD工艺信息自动标注原型系统,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