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茨威格曾经说过:永远也不写一句赞美战争或贬低别的民族的话,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做到公正和不抱偏见。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却有不少内容都与他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相违背。通过对茨威格的作品和个人成长经历进行的分析,揭示了茨威格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瑕疵产生的原因,从而对茨威格及其作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全神贯注》是人教版课标本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来,还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  相似文献   

3.
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和其第二任妻子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普利斯寓所里自杀。对其自杀原因,莫衷一是。分析史料得出,中国学界分别从人道主义者产生的悲剧、从流亡对茨威格生存产生的威胁、从茨威格的性格弱点以及他是犹太人的角度立论进行了多元的阐释。分析、评述中国学界对茨威格自杀原因的解读,并作深层次挖掘,探讨茨威格所依赖的时代文化背景——魏玛精神对茨威格自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以期拓展中国茨威格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际视野中的斯·茨威格研究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新书《茨威格读本》也在现场首发。2012年是奥地利中短篇小说大师茨威格逝世的第70个年头,本次"国际视野中的斯·茨威格研究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奥地利、德国、以色列、英国、日本和国内各高校约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作家余华参加了此次会议,他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我在济南的书店闲逛,看到了一本《断头艳后》。我开始以为是什么香艳小说,一看是本传记。悬念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这样看了茨威格的第一本传记小说,然后我就为他疯狂了。茨威格已经离开我们了,我们只能通过他的作品来了解他,我相信这种途径也是了解一个作家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6.
茨威格之死     
直到今天 ,茨威格始终是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文学声誉传至世界每一个角落” ,托马斯·曼这样评论茨威格。许多人不知道茨威格最后的日子是在巴西度过的。实际上 ,他的代表作之一《象棋的故事》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也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1 936年 ,茨威格第一次来到巴西 ,在里约热内卢 ,他受到了国宾般的礼遇 ,“今天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宫殿里放声大喊。”他在自己行程结束时记录道。巴西的旅行使他了解到自己是最受欢迎的欧洲作家之一。然而在他自己的国家 ,他的书正被纳粹焚烧。变卖了家乡的房子 ,茨…  相似文献   

7.
《招生考试通讯》2007,(10):I0010-I0010
在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故事里,走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列夫.托尔斯泰选择了“逃出生天”,坐上火车,逃开他早已经习惯了的一切,包括他的家人,他的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朱毫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98-99,102
茨威格深受丹纳的影响,主张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的情况。而传记学批评和他的这一主张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茨威格的爱情也算是甜蜜浪漫,但是他的婚姻并不美满,该篇文章采用传记学批评的方法来试图找出这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论基石,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茨威格研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其创作深受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家茨威格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样,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影响在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中有较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追寻战争对人心灵的影响──兼论斯·茨威格的战争观朱祖林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981-1942)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分析小说家,20世纪德语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主要“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及其生活遭遇”,①借人物的内心世界观照...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由上海空中教育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建平中学承办的“新理念、新课标、新学科”系列教学研讨会上,笔有幸聆听了几位教坛新秀的公开课。其中一位是瞿志军老师,他教授的是茨威格的《人间最美的坟墓》;一位是程海滨老师,讲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几乎件件都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都散失,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几乎件件都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都散失,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相似文献   

14.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侧重于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小说便是很典型的代表.他的写作观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影响,但并非是弗氏理论的简单图解,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在小说中还充分体现出一个有正义感的作家对现实的控诉与鞭挞.  相似文献   

15.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选自斯·茨威格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斯·茨威格(1881-1942)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早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20岁的茨威格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21岁又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30岁时,他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尝试着诗歌、小说、戏剧、传记等文学体裁的创作。但标志着其在小说界形成自己创作风格并使之声名鹊起的是他1911年发表的小说集《初次经历》。1927年,他又发表小说集《热带癫狂症》和《情感的迷惘》。这三部“链条小说”的创作主题——“探索和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反映…  相似文献   

16.
茨威格的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以第一人称叙述代替了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模式。"我"这一角色出现在茨威格大数作品中,本文就主要围绕茨威格小说中"我"这一角色展开论述,并讨论他如何以"我"为切入点,表现人道主义理想,探求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茨威格心理分析小说的理性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介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派之间的一位心理分析小说家。他倾心于探寻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然而这并不是其创作的终极追求。其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反映着物质世界的刺激作用。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这种社会合理性借助于作家对心理的冷静细腻的剖析得以凸现,同时体现在极具情节性的意识流程之中。这些表现动因、内容和形式都使茨威格的心理小说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是二十世纪以来在国际上拥有最多读者的少数德语作家。他善于运用各种文体写作,尤以小说和传记最为著名。他是出色的心理描写大师,开拓了小说艺术中心理描写与情节发展的崭新领域,对后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茨威格小说中的主人公,心路历程,内心冲突,意识流,潜意识等精神状态,极为自然地融入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小说情节的发展之中,成为其小说艺术不可缺少的天然组成部分。茨威格所处的时代是精神分析法逐渐成熟的年代。不言而喻,精神分析大师、他的同乡弗罗伊德对他的小说艺…  相似文献   

19.
茨威格是奥地利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小说以敏感的心理描写、朴素的人文主义情感,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茨威格的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大多都是失败的,他们迫于生存和情感的压迫,遭到命运的捉弄和安排。在他的小说中,没有大悲大欢的离奇故事,相反它们多以平淡的叙述见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其小说的张力。文章将围绕茨威格作品中的失败者形象展开讨论,究其根源所在,进而研究茨威格的小说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析题导入1.同学们 ,说起“全神贯注”这个词 ,大家都不陌生 ,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2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请一位同学说说作者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质疑问难1.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 ,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2 .汇报读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三、转化目标1.课文写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参观他的工作室 ,茨威格参观了吗 ?(没有 )2 .茨威格没有参观罗丹的工作室 ,失望吗 ?(没有 )3.茨威格的感触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