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刊讯云南省教科院中学研究室于2002年7月30日~31日在昆明莲花宾馆进行了一次新颖别致的高二化学新教材培训。培训一改往常主讲教师讲、受训教师听的单一方式,采取教师参与的互动培训。人教社化学室李文鼎介绍了高二化学新教材中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体系、课程教材的呈现方式等,参加培训的教师还到昆一中分别观摩李勤、俞启涛两位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课型案例。针对李文鼎的报告及两节研究课,开展了小组讨论与合作活动,鼓励受训教师提出自己对新大纲、新教材的理解、感受,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让参与者感受…  相似文献   

2.
<正>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是云南省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关注的重点。在参加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将新教材教学创新策略的尝试确立为培训学习的目标,认真研读新教材教学策略方面的理论,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新教材教学创新策略的实践,形成了一些新的认  相似文献   

3.
笔者执教初三(沪教版)新教材已有四年多,其间认真学习了新大纲和新教材.也参阅了不少有关新大纲、新教材的研讨文章.又连续听了校内外多位化学教师的授课和参加多次省市区关于新教材的培训,颇受启发,自感有很多体会欲与同行沟通。  相似文献   

4.
康成林 《考试周刊》2014,(90):18-19
<正>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彩图和插图,为刚接触到化学的初三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平台,也为教师教学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一些初三化学教师不重视新教材彩图,视而不见,或者将新教材彩图当做图片欣赏,带着学生走马观花,没有挖掘新教材的彩图教学,就忽略了新教材编写者编写彩图的目的。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科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中有彩图共27幅、交流讨论彩图1幅,现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与主题 化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并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面对新教材,我们的化学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了,因为新教材绝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围绕新教材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尝试符合新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教师用好新教材,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材使用培训。为了做好培训工作,需要了解教师对教材培训的现实需求。利用重庆、河北、山西、云南、浙江五地的教师培训需求调查数据,按照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四个模块,对教师的新教材使用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教师教材使用培训提出启示:优化培训时间与形式,减轻教师培训负担;合理安排各类培训师资与形式,既有深度又接地气;注重培训内容层次性,搭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课程,并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把课程内容变成学员的能力.本文,结合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并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新理念,确立了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分类目标和分层目标,对于化学新课程培训下的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8月,我参加了云南省教科院组织的《数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的培训。之后,按照云南省教科院的要求及麒麟区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的教学实际,我组织了对全区小学一年级教师相关内容的培训,并承担了培训讲授任务。通过两次培训和一年来对新教材的学习、研读,以及对一年级教师使用新教材、实践新教材的摸底了解,我对新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新教材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也对新教材的编写特点、设计思路和教学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弥渡县是2003年进行课改的实验县,为了进一步做好实验工作,使课改获得预期效果,弥渡县教育局十分重视教师培训,9月4日又组织了弥渡县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县教研室教研员、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负责授课,从五个方面进行培训,一是介绍物理新教材(人教版)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二是对物理《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体会;三是对物理新教材的钻研和认识;四是对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建议;五是对新教材使用中正确评价教学和学生进行研讨。全县四乡五镇的全体初中物理教师和部分乡镇教研员、初级中学校长参加了培训。弥渡县开展新课程物…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对新教材内容变化的不适应.新教材在手,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畏惧、抵触情绪,纷纷抱怨"没法教",有些化学教师干脆又用起了旧教材.在此笔者对新教材内容变化引发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