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完善职务发明奖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科技创造财富和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为了鼓励职务发明创造,完善激励技术创新机制,国内外知识产权法规都有对职务发明奖酬或者补偿的规定,并出现了逐步提高提取奖酬比例和补偿费用的趋势,这也就为我们完善职务发明奖酬带来了诸多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职务发明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环节,并已成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学研判和理性分析这一新特征、新趋势、新变化对职务发明制度变革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从颠覆性技术的两面性、"卡脖子"技术短板、对技术创新主体的激励效果三个维度对我国现有职务发明制度的影响进行论述问题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补齐职务发明制度短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伟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69-173
目前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不尽如人意,职务发明作为科技进步的核心领域获得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职务发明的制度供给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改革现有的职务发明制度,另有少数学者持反对观点,本文收集整理了有关的研究成果,为相关理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职务发明权属的变革为探讨中心,借由奖励导向与权利导向的叙事勾勒新中国70年职务发明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结论有:改革开放前30年,职务发明人曾享有意思自治,可以决定职务发明专利的权属,并能获得相应奖励,而后的时事变更导致专利制度形同虚设,职务发明奖励也荡然无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务发明制度逐步恢复,发明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权,发明人的权利主体地位获得法律认可,科技体制的变革、专利制度的完善、专利政策的推动和对创新的激励是促进新中国职务发明权属变革的动力。当今,《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仍存在职务发明人权益缺乏有力保障、单位的责任过轻等弊端。  相似文献   

5.
职务发明成果归属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职务发明成果的归属直接影响到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本文从我国《专利法》对职务发明成果归属的相关规定入手,分析了现行规定产生的现实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职务发明成果归属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职务发明奖酬法律规范主要涉及《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上一世纪五十年代起的科技奖励法规与政策是其早期源头,已经三次修改的我国专利法及其配套的实施细则是其主要源流,正在进行的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和《职务发明条例》起草是其未来探求。笔者建议,在当前我国职务发明奖酬法制的改革中,一是职务发明奖酬规范应当全面覆盖职务发明从技术秘密阶段到专利技术阶段的整个专利生命周期。二是应当克服我国现行职务发明奖酬法律法规的多元状态及其相互冲突,建立整合一致的职务发明奖酬法制体系。三是我国职务发明奖酬法制应继续保留和合理明确"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相应量化规范。四是应当弥补现行职务发明奖酬"约定优先"规范中可能会出现显失公平的缺口,对因显失公平而被撤销原来约定或者规章制度的,直接适用法律法规规定的职务发明奖酬量化规范。  相似文献   

7.
职务发明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尤其是对职务发明带来的现实利益的认识,有关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的争议也日益增多。为了调动职务发明人的积极性,提高职务发明的产量和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职务发明收益分配制度。我国已有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了职务发明人奖励金额和报酬比例的最低限度,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涉及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很多,呈现出层次不一、规定不同、缺乏体系与整合的基本情况,实际执行的效果不佳。本文从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发展状况调研结论出发,梳理当前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建立及其与其他国家职务发明制度的比较,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在完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中的理论原理,对职务发明奖酬机制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明创造越来越多地依靠团队协作完成,单位作为组织和资金、人员、场地、设备等的提供者,在发明创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制度就是调整、平衡发明人与单位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如何激发发明创造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正是该制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本文借鉴国外知识产权强国的经验,在考察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制度的四点构想:合理确定职务发明范围、优先保护发明人原始权利、扩大合同优先原则适用范围、实现发明人与单位之间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机制,我国《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引入了职务发明报告制度。相比德国《雇员发明法》的规定,我国职务发明报告制度在设立必要性和设计合理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比较德国《雇员发明法》与我国《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的相关规定,探究我国建立职务发明报告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张伟  祝红霞  曹丹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254-255,261
为应对"痼疾"已久的职务发明问题,本文建构了类职务发明制度。文章首先从评析现行的职务发明制度入手,通过理论分析,比较研究,最终提出了类职务发明的制度假设。  相似文献   

11.
张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87-2096
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是实现职务发明创造转化和实施运用的有效激励手段。《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对此予以了明确。作为职务发明人智力成果的价值体现和促进职务发明人推动发明创造成果转化的制度激励,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具有正当性。但是,有限的“约定优先”、“合理性”标准的模糊对待、国有资产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职务发明相关权利的杂糅处理和单位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的不足对职务发明人实现创新收益分享形成掣肘。实现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首先应明确“合理性”的判断标准,即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根据职务发明人的创造性贡献程度和职务发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确认收益分享的合理限度。其次,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作为一项“权利束”,应将其分而处之,明晰各参与主体间的权利边界。再次,应优化国有资产属性的职务发明创造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科技法律制度为核心,兼容其他各部门法律法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复次,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应鼓励单位与职务发明人之间通过约定分享收益。最后,实现单位与职务发明人的互利共赢还需要提升单位的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实现职务发明成果的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各高校职务发明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职务发明的数量得到不断增加,但职务发明管理工作在各高校都有着一些不同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使今后高校的职务发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吸引创新要素投入到创新中去。在这些创新要素中,人是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完善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保障职务发明人的合法权益,才能使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得到尊重,才能激励其创新积极性并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原动力。本文着重就完善职务发明法律制度的立法的可行性、职务发明人是否有权获得报酬、关于奖酬的计算等问题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日本自2005年新《特许法》开始实施主要针对雇员的职务发明激励制度,激励雇员的创新积极性和通过技术研发将智力成果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本文对包括权属界定上的精神激励和报酬分配中的物质激励在内的日本职务发明激励制度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分析了近年来日本在职务发明中实行雇员激励制度后取得的成效,并由此提出完善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保护高校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陕西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专利权归属问题是造成权利纠纷和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我国职务发明法律规定的不足,对完善陕西高校职务发明权专利权归属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我国职务发明比例小、层次低的现状出发,对美国、法国和德国的专利法有关规定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现行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的弊端,提出完善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是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最活跃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充分发挥其技术比较优势,不仅有利于其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其代表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本文在对上海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分技术领域统计的基础上,首先对上海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态势、技术领域分布及其在全国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其不同技术领域的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对其技术比较优势及演变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加强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现阶段,中国科研主体缺乏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导致转化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从科技成果所有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两方面探讨英美日德以五国的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优秀经验提出促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人的高等学校,应该及时有效地利用职务发明创造专利,充分发挥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高等学校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利用形式,主要有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专有权和转让专利使用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我国在历次修订专利法过程中对职务发明相关法条的修改情况。总结各发达国家通过立法保障职务发明人权益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职务发明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2015年公布的专利法修改草案对职务发明相关法条修改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