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SCI期刊等级区域的划分及其中国论文的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关于划分SCI期刊等级区域的基本思考及其意义,提出了划分SCI期刊等级区域的方法以及对不同等级区域赋以分值的设计,统计了中国科技论文在SCI期刊等级区域中的分布,以发表论文最多的前10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案例进行了论文量排序和分值排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差异及其正确使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科学技术部下达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的1999年中国科技人员(不包含港、澳、台)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工作现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取自美国的三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国内论文数据直接取自我国主要科技期刊(1999年为1372种)。下面分总体概况、国际论文发展数和被引用情况、国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国内期刊排序等公布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3.
论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与论文质量的考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期刊等级划分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衡量论文质量的唯一依据,如何寻求一套理想的期刊等级划分体系,是当前文献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 课题。本文把期刊的级别分成八大等级,在实际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医学期刊的层次划分及评估论文、引文质量的赋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对国内医学期刊进行层次划分,并依据各层次期刊的影响因子(IF)均值对分布于相应层次的论文和引文赋予不同的分值,指出所划分的各层次医学期刊IF的分布基本符合布拉德福定律中的离散现象。认为所进行的层次划分和赋分方法可应用于对期刊所载论文及引文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论及时下普遍存在的以SCI、期刊等级、文献计量方法评价论文现象,阐明SCI的意义与作用、核心期刊的实质、期刊等级与论文内在价值的相关性,建议建立公认、可信的中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国科技文献引文数据库,以同行评议作为论文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行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均属被引指标,因而可通过提高自引人为操纵,致使其作为期刊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为寻求更为客观的期刊评价方法,本文探讨了应用作者机构分布情况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可行性。根据国内4种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的机构分布情况,以发文量、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为评价指标,确定各机构学术影响力分值,并以此对各机构进行排序(总体机构排序)。然后对我国2010年11种眼科学期刊各机构发文量进行统计,并与确定的各机构学术影响力排序做等级相关检验,根据各期刊作者机构排序与总体机构排序的相关度最终确定各期刊影响力排序。将此期刊排序、影响因子排序和总被引频次排序分别与问卷调查的该11种眼科学期刊排序进行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用作者机构分布情况评价科技期刊影响力优于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对河北省内的本科院校1992年度被SCI、ISP和EI收录的论文数量和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做了统计和分析。此外,将河北省高校和河北工学院的论文被收集量和名次与相关的一些大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了河北省高等院校增加论文发表量和被收录量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国SSCI和A&HCI收录的中国期刊到底有多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有关工具书及数据库的查验核对,认定目前美国SSCI和A&HCI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大陆出版的人文社科期刊仅有英文版Chinese Literature一种,以此作为对原有这方面数据报道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核心期刊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把核心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为了探讨以核心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是否恰当,对核心期刊从其测定方法、筛选统计源、入选范围、鉴定标准、等级划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统计源数据缺乏学术评价含量,核心期刊存在较长的滞后性,自身的论文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稿件录用中也存在某些不合理的现象等多方面作了分析,认为以核心期刊为标准评价科研成果存在局限性,必会出现不公正、不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的科技论文定量评价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通过选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利用改进的期刊影响因子等级区域赋分方法,同时引入不同排序著者的贡献率指标,综合确定科技论文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初步探讨了在多单位(学科)、大规模(数量)的科技人员论文评价中,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一种可与同行评议互为补充的评价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2002~2006年中山大学医科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SCI收录论文共有821篇,论文发表在286种期刊上,载文量最高的期刊为(CHINESE MEDICAL JOURNAL)有115篇,论文的影响因子主要分布在0~2.999。通过对2002—2006年中山大学医科的科技论文被SCI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錡  张光红  朱星 《科研管理》2002,23(6):113-119
本在回顾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对收入科学引索引(SCI)的期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陆被SCI收录期刊的现状和北京大学理科发表论的情况。统计计算表明,北京大学1998年和2000年SCI期刊论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1.21和1.35。在一些基础学科,如化学、物理类,北京大学发表论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国际平均值接近,而其它学科尚有较大差距。北京大学将鼓励科研人员在注重论质量的前提下,在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  相似文献   

13.
The 2008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in the UK involved the peer review of over 12,500 research outputs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which 92% were journal articles. Each output was graded on a 4-point scale from “world leading” to “national” with a fifth point being unclassified. These grades were accumulated for each department to provide an overall quality profile in terms of the proportions of its outputs in each category. The assessments of individual papers were not made public but the papers submitted by each department were. This data provides a major opportunity for addressing issues of concern about the e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the effects of journal rankings,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ng the judgements made by the Panel about journal quality. Given the submission details and the resulting grade profile for each department, we have used linear programming to produce the best estimate of the grades awarded to papers from each journal that had more than three entries. This provides both a grade profile for each journal and a single quality estimate. The results are shown to have good validity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journal rankings. Apart from providing a ranking of 700 journals based on the RAE results, the paper is also able to shed light on issues such as the accuracy and coverage of the ABS ranking; the degree of selectivity of submissions; the dispersion of grades for a journal;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 area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增材制造领域的期刊论文和专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国增材制造领域发展的异同。选用SCI期刊收录的论文,对比两国论文发表数量、年代分布、合作国家、机构以及高被引论文等指标,选用DII专利数据库,对比两国专利申请数量、年代分布、全球技术布局、技术类别、专利权人等指标。研究认为中国在金属构件增材制造、高分子材料等细分领域已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尚未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缺乏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下一步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宏观指导,在生物医用增材制造等新兴领域构建先发优势,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加强军民融合等促进中国增材制造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应用文献管理工具noteexpress强大的管理、去重和排序功能,统计了2006年国际著名检索工具SCIE、EI、ISTP中收录的以中国地质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的学术论文数,总计552篇(绝对篇数为444篇),并对这些论文在各院系分布与排名情况、论文绝对篇数在3篇以上(含3篇)的作者分布情况及论文在SCI期刊源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揭示期刊声誉与高影响力论文的关联,探讨高影响力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期刊科学地理解与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定义期刊影响力区间,分析一组大样本高被引论文及刊载期刊在不同影响力区间的分布情况,并比较期刊高被引论文刊载量/率区间差异和高被引论文引用层级区间差异。[结果/结论]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高影响力区间期刊上,但无论论文引用层级如何,仍约有2%~3%的高被引论文刊载在影响力居后的50%期刊上;而高被引论文期刊仅占期刊总量的53%,其分布也呈现高影响力区间聚集效应,且刊载量或刊载率越大,高被引论文期刊聚集程度越高。最后提出在不同的评价情境下,辩证使用高影响力期刊指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SCI收录期刊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国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SCI收录期刊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整体水平在国际上排名,为正确认识我国SCI收录期刊的情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把我国(不含台湾省SCI收录期刊)与G7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新兴国家(韩国、印度和俄罗斯)2013年SCI收录期刊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2013年我国SCI收录期刊数(162种)位居11个国家中第6位,刊均被引频次位居第8位;我国SCI收录期刊刊均论文数相对较多、自引率相对较高、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分值较低;论著篇均引文数位居第7位,而综述篇均引文数位居第4位。【结论】我国SCI收录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希望加入SCI期刊可从以下方面努力:期刊出版语言改为英语、减少期刊年均论文数、稿源丰富期刊可缩短出版周期或提高论文录用标准、严格控制期刊自引数量等。  相似文献   

18.
王超 《情报探索》2020,(6):33-39
[目的/意义]探讨论文被引量与下载量之间的关系,对论文影响力评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CNKI数据库,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理工农医类及经济、历史、法律、哲学类期刊2006年刊载的55 000多篇论文为基础,分析不同类论文的被引量分布特征,比较同被引量论文的下载量以及相近下载量论文的平均被引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方法计算不同类论文下载量、被引量的等级相关系数。[结果/结论]不同类论文的被引量分布具有一致趋势:随被引量的增多论文数比例较快地减小直至为0,相应的被引量分布可以由指数衰减函数近似函数表征。在绝对数量上,论文的下载量、被引量存在较大差别,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下载、被引的自身特征以及各类论文的文献使用特征有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论文层级上,下载量、被引量的等级相关性较强,某一篇论文在一定时期内的下载量可以依靠其排序位数预测其统计意义上的被引排序数,可以为论文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际国内期刊论文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颖  官建成 《科学学研究》2007,25(2):215-221
运用RS指标,对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的重点项目进行实证研究,综合测度重点项目所发表的SCI期刊论文和CSTPC期刊论文的相对质量。结果表明,同SCI期刊相比,中国国内的CSTPC期刊的质量较低,缺乏国际可视性。并且,在信息科学领域,中国的研究成果大部分不能被国际上高质量的主流期刊收录。对RS值与SCI-IF及CSTPC-IF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RS值与SCI-IF的相关系数大于它与CSTPC-IF的相关系数,说明用RS值评价国际国内科技论文的综合质量时,国际论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大于国内论文。  相似文献   

20.
蔡筱青  黄海 《现代情报》2012,32(1):97-101
2010年SCI共收录中山大学教师论文2816篇,其中以中山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SCI非医学类论文共有917篇,分布于750种期刊上,平均影响因子为2.072,是历年的新高。通过分析中山大学2010年SCI收录论文的情况,从如何合理使用SCI评价功能,如何提高SCI论文的被引率以及投稿技巧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