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丽华老师的名字,经常在我们杂志上出现。和她同教一个班的数学老师杨洪芬,也和这个班级的孩子们一起,和常老师一起,经历着成长。这是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为了孩子,为了她们共同的愿景,为了真正的教育,她们坚定不移地站在一起。 如果一个班级的老师不仅仅只关注自己的学科教学,同时也把目光共同投注在孩子的成长上时,我们的教育,该有多么美好;我们的孩子,该有多么幸运;我们所拥有的每一天,又该有多么开阔而美丽!  相似文献   

2.
我对班级管理有很深的体会,也积累了一些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做"三心二意";做学生的知心人,从细处关注每一个孩子;做家长的贴心人,努力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做科任老师的热心人,一心一意为了孩子的发展,真心实意为了孩子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班上老师和全班孩子一起共同管理的大家庭。有时教师要根据班上孩子的现有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要求。那么如何创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班级呢?我个人认为需要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三类人员(教师、家长、幼儿)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一股凝聚力,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正>轩轩是一个聪明、爱探索、反应机敏的男孩,但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暴躁、任性多动、喜欢大喊大叫、经常摔东西,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孩子。为此,该园组织班级老师对轩轩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跟踪(此内容曾在《内蒙古教育》2019年第6期《走进孩子的秘密世界》一文中有详细的介绍),并和家长一起制定了"轩轩个性教育成长  相似文献   

5.
一个班的孩子在一个班级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班集体是孩子们共同的家。一班孩子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班级这个大家庭。一个和谐优良的班集体才是孩子们真正的乐园。因此,带领全班孩子建设一个和谐优良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高畅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4-15,25
一、以小事为切入点,灵活开展赏识教育常言道:"育人无小事",把许多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许多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每接一个新班,我都有意向学生渗透我们又组成了一个新家,唯一的大人和家长是老师,孩子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在家通常是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大人一般要帮孩子做事;而在班级这个特殊的家庭里,是一个老师几十个孩子,很多时候,不是老师帮孩子做事,而是孩子要帮老师做事。  相似文献   

7.
依稀记得,有一名班主任在介绍自己班级时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班,就是课间也是‘这里一片静悄悄’。"这正常吗?如果让所谓的秩序追求压抑了孩子成长的天性,这哪里是教育?!班级,本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家园。孩子,理应是班级的主人。诚然,班主任的本位应是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平台,提供动力。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就是在把握班主任工作本位基础上,还原教书育人本质的精彩呈现。"有许多班主任在忙忙碌碌的管理中,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一个教育者,而只会颐指气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教育更为重要。大多数父母辛苦工作,努力打拼,都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有光明的前途,能够为社会、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过去人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但实际上同一学校、同一老师、同一班级,教出的孩子却千差万别,教育并非是在课堂上简单的45分钟教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启蒙、引导、陪伴和规划,理智地爱孩子,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和好习惯。接下来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常桂珍 《家长》2023,(25):22-23
<正>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或温暖心灵,或指点迷津,在成长的旅途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信每一位家长都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与老师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在学习与成长中“小手拉大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但是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对老师敞开心扉,也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中,师生关系的冷漠与疏远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与班级活动的排斥,师生之间的误解更有可能滋生叛逆与抵触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小妈创业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妈妈为了孩子改变了原有的工作;为了孩子踏上了创业的旅程;为了孩子放飞起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一起分享她们创业路上的苦与累、酸与甜,让我们为她们的勇气和魄力默默祝福,祝福她们在新的旅程中"一路走好"!如果你也是这样一位妈妈,请你和我们联系:MSN:zlj5b202@hotmail.com。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一年级新生处于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家校协同;关注每一个学生;言传身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使老师和学生真正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在班级中常常有所谓的"后进生",然而,"后进生"也会有让人感动的瞬间。这不,我就遇上了一位。[案例描述]秋游的时候,学校组织孩子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玩"青蛙跳""升降飞机"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位带队的老师陪着孩子们一起玩。当所有孩子都在高呼"何老师,我和你一起玩"的时候,小冯却说了一句让我感动了好久的话:"何老师,你快把安全带系上。"小冯没有高呼,他的声音很平,很亲切地提醒了我。很小的细节,让我感动很久很久。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细心、有爱心、会关心他人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3.
都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虽然没有一张考卷和一个名次来衡量她们付出的劳动,但孩子三年的变化和兴趣的培养是最好的见证。我们在孩子的表现中看到了老师的影子。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有同情心,有的孩子则喜欢看别人笑话;有的孩子懂礼貌,爱劳动,而有的孩子则爱打扮,好吃懒做;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孤独……这也许与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跟老师您的个人修养有密切关系。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孩子:老师擅长绘画,班上的孩子也会画得一个比一个精彩;老师擅长音乐,班上的孩子就能唱会跳,有才艺;老师擅长语…  相似文献   

14.
魏美红 《山东教育》2003,(27):43-43
育家长如何走进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每年五月份都要鼓励家长积极申请“助理教师”职位。我们把“入选”的家长编排到班级和老师身边,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意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来。每个教师都要做好“助理教师”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考验。毛毛妈妈在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后,感慨地说:“一个简单的字,一句短短的诗歌,经老师的嘴一念,在孩子眼里,会变得那么神奇!以前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可教,现在才明白是我们家长不会教,真该好好学学。”孟…  相似文献   

15.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16.
婷婷:今天我们请来了行知幼儿园的老师们,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不少经验。不信?昕她们说说吧,有一些经验对你们或许有用哩! 孩子“告状”怎么办? 虞佩萍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免不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告状。”内容无外乎“××打××”“××抢玩具”“××和××在抢椅子”……这样的“告状”,其实有的孩子也并非一定  相似文献   

17.
夏盛 《考试周刊》2014,(5):190-190
<正>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管理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孩子是重要的法宝。没有管理,班级里的孩子就像一盘散沙。那么,如何与孩子一起管理这个集体,让孩子在这个集体中成长、收获呢?一、多种体验,感受班级的美好幼儿园每学期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节日,这些都是快乐的节日,也是很富有意义的节日。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我们可结合这些节日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充分交流、互动,进一步加深对节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最简单和常见的助教形式是教育活动中的辅助和间接式家长助教活动,即家长在教育活动中帮助收集资料、丰富幼儿主题相关经验、协助老师参与教育活动等。本学年我们尝试了一种"家长进课堂助教"形式,是指在教育活动中,邀请有特点、有专长的家长走进班级和老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孩子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一、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家长进课堂助教"方式(一)阳刚之气的"爸爸老师"助教大家都知道,男教师能带给孩子的是女教师所替代不了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