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运动问题,可巧妙选取参照物,采用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相对位移求解.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是所谓的"火车刹车问题".例如:大雾天,一列火车在以速度v1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车前方的s距离处,有另一列车以速度v2同向行驶(v1>v2).求司机应使列车以多大的加速度刹车,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物理》上册第三章变速运动第二节练习一第(3)题的插图(如图1所示)是表示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题目要求根据图象回答一些问题,并画出火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图2是按照图1位移—时间图象画出的速度—时间图象。如果追问: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图象,试求出火车在1.5小时末与2小时末的即时速度各是多少? 一种答案是这两个时刻的即时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和50千米/小时,这可从OA段和BC段的斜率求得。另一种答案是这两个时刻的即时速度都为零,因为AB段的斜率等于零。  相似文献   

3.
例1.火车自甲站出发,先做匀加速运动时间 t_1,后做匀减速运动时间 t_2,正好停靠到乙站,若甲乙两站距离为 S,求火车最大速度。解:描绘火车运动的“v-t”图,如图1,设火车最大速度为 v_m,由图线的物理意义(即图线与 t 轴所围“面积”的大小为位移大小)可得:S=v_m(t_1+t_2)/2),∴.v_m=2s/(t_1+t_2).  相似文献   

4.
巧用图象解题白银市实验中学王永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它直观地表示出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有关匀变速运动的所有问题都能利用图象很快求解。举例如下。例1沿某一粗糙斜面底端滚上一小球,球滚到斜面上的某一位置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试判断向上滚...  相似文献   

5.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要正确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瞬时性、叠加性、矢量性.2.要注意几个易混概念的辨析,如“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速度和速率”,“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等.3.要正确理解和熟悉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物理量的符号法则.要理解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要会运用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对常见的运动进行分析.4.对于初速为零的匀变速运动,记住几个特殊结论是有用的.如在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连续…  相似文献   

6.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对考生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尤其不容忽视.图象法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规律,让人一目了然。有些情况下使用它能使所研究的问题简易明了,提高解题速度.下面分别用速度和位移图象解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第23题.  相似文献   

7.
学生对图象斜率的“疑”与“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教版高一物理课本“直线运动”一章中,引入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u-t图象)。图象斜率有着一定的物理意义,在s-t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在u-t图象中斜率表示着加速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刚人高一的学生极易出现以下的疑惑与混淆。  相似文献   

8.
巧用v-t图像来解某些运动学题目,可收到简便快捷之功效. 例1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5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千米/时,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的距离和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解:根据题意作出v-t图像如图1,设甲、乙两站间距离为S千米,则S=60t(1) 6060)= × 60(2)由(1)(2)解得:t=0.5小时,S=30千米.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B点.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  相似文献   

9.
x—t图象描述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2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抛物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类要求考生在观察一次函数图象后,对给定的问题直接作出正确的解答或判断的题型。现举例说明。 例1 在空中,自地面算起,均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若干度(℃).若某地空中气温t(℃)与高度h(千米)间的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观察图象可知:(1)该地地面气温为 ℃. (2)当高度h_千米时,气温低于0℃. (200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 分析与解 观察图象,不难发现: 当h=0时,t=24;当h>4时,t<0. (1)地面气温为24℃.(2)当高度h>4千米时,气温低于0℃. 例2 假…  相似文献   

11.
在新教材中,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借助于速度一时间图象来推导的。在推导中,很多学生对在匀速直线运动情况下,速度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在相对应的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这一结论还是能理解的,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下,速度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也等于在相对应的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就表示不太好理解了。  相似文献   

12.
杨学萍 《物理教师》2000,21(5):46-47
根据物理意义思考分析运算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是解答物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下面举例谈谈教学体会. [例1]一辆摩托车以 30 m/s的速度前进,在它前方 100 m处有一辆汽车正以 10 m/s的速度同向平行匀速行驶.若此摩托车以-1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问:摩托车能否与汽车相遇?若能相遇则经多少时间相遇? [解答]由题知v摩= 30 m/s,s0= 100 m,v汽= 10m/s,a=1 m/s2.先判断摩托车与汽车能否相遇.设摩托车经ts速度减小为1…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中的图象临洮县二中李千江纵观1988年以来的高考物理试题,有关图象问题的题目年年都有并且逐年有上升趋势。因此,对图象知识系统作一归纳整理,很有必要。高中物理中图象的分类1.按图象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分类,共有14种不同图象:(1)位移时间图,即s...  相似文献   

14.
1、刹车速度判断[例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为0.7,刹车线长是14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约是( )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中,学习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知道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数值上等于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利用这一知识点可以速解一些运动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匀减速直线运动有两类情况,一类是一般情况如图小球在很长的光滑斜面上以V。的速度向上滚动,小球作匀减速运动.运用公式求解即可,求解后的小球的速度、位移可为正、为负、为零;已知小球位移(为正时)求时间有两个解都正确。另一类是特殊情况如图。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关闭发动机后做匀减速百线运动,其特点是汽车运动到最大位移时即停止而不能倒退,在应用公式求解时应特别注意。①已知位移求时间会得出两个解,必须舍去较大的时间解。③已知时间求求速度时,应先求汽车的最大运动时间t,若已知时间小于或等于t,利用公式求解即可…  相似文献   

17.
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函数的各种问题,如建立函数的解析式,画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极值,以及讨论函数的其它性质时,都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函数的定义域是给定的,而不是由解析式求出的。本文就函数的定义域在数学解题中的常见应用举例说明。一、求函数解析式画函数的图象例1 设火车从甲站出发以0 5千米/分2 的加速度前进,经2分钟以后匀速行驶,再过7分钟后以0 5千米/分2匀减速到达乙站 试将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并作出其图象 解: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为11分钟,但在不同…  相似文献   

18.
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因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产生的阻力大小是车重的0.4倍,求刹车后运动48m位移所花的时间,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相似文献   

19.
《中学物理》(高中版)2012年第3期刊登的《例谈“利用图象巧解题”》一文,对光滑斜面上的小球下滑时间的分析,笔者认为是不妥的.这是因为(1)轨道若是曲线,则应画小球的速率——时间图象而不是文中的速度——时间图象;(2)若轨道是曲线,则小球的运动时间有多种可能性.在这里为让问题一般化可以把文中曲线设定为两条折线,并结合...  相似文献   

20.
【题目】火车以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对地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想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