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课题的提出语言教学中,对要求幼儿掌握的故事,以往的教学大概有这样几个过程:一,以教师讲述为主,小朋友听,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大致轮廓;二,按照故事情节,教师问,小朋友答,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初步理解有关词汇;三,教师对故事进行分析,要求幼儿能记住故事的情节、角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话等等;四,教幼儿表演  相似文献   

2.
通常,教师在交待故事(或诗歌、歌曲)的名称时总是这样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让小朋友跟着念几遍,要求他们记住。经常运用这种交待“名称”的形式激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既能吸引幼儿,又易让他们记忆的新形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给幼儿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我指着装有小蝌蚪的玻璃瓶问小朋友:“小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要求幼儿根据故事的开端和结尾,绘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图意。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张图画纸,每桌一盘蜡笔。教学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以引起幼儿听、编故事的兴趣: 今天,我教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编个故事。老师先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请小朋友编中间那段故事,想好了画在纸上,然后把画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好。  相似文献   

4.
娃娃家大扫除目的:培养幼儿的空间概念,能确定上、下、前、后的位置;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能正确运用方位词“上、下、前、后”。方法:幼儿坐成半圆形,面对幼儿布置一个娃娃家:有床、桌、椅、娃娃和四五样别的东西(如小水桶、小杯、玩具小兔、小花瓶之类)。教师让幼儿看清楚后,说出娃娃家的东西的名称和上、下、前、后的位置,如桌上有只花瓶,桌下有只水桶,桌上有只杯子,床上有被子、枕头,椅子  相似文献   

5.
正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故事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幼儿阅读能力有限,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实质还是以教师讲述和幼儿复述的模式为主。但是在幼儿园其于小班幼儿的特点故事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而又如何将故事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呢?一、小班故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故事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不一样的层面,在选择用于小班教学的故事时,教师要考虑到  相似文献   

6.
<正>在幼儿园里最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活动是什么呢?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故事教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教学都能吸引所有的幼儿并产生最大的教育效果,必须从选材入手,把握良机,以语言活动为主,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吃透"教材,创造性地讲述故事。策略一:精心遴选教材故事教材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关注、喜爱的作品,有助于幼儿发展水平的提高。(一)选择情节生动、情感饱满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故事教学模式化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存在着一个模式:教师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要求幼儿认真听,讲完一遍故事后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几个小动物(或人物)?”接着分段讲故事,每讲完一段后提问:“这一段里有谁和谁?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这中间还要穿插讲解生字、词,或用字、词造句。然后,把故事连起来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最后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时期是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培养下,五、六岁幼儿随着句子形式和语言结构的掌握,连贯性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应有较大的提高。故事课是训练幼儿语言的一种教学形式,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故事教学普遍存在语言要求不明确,训练少,幼儿不能针对问题回答,说话噜(口苏)等情况,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故事,就是以前的事,这个事可能是真实的事;也可能是虚构的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欣赏故事内容促进幼儿人际关系和语言智能的发展;复述故事情节促进幼儿逻辑数学和空间智能的发展;表演故事情境促进幼儿肢体运动和音乐智能的发展。故事教学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是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把复述故事内容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学处于教师讲,幼儿听和记的状态。有的教师甚至采取逐段逐句教的方法,让幼儿把故事逐段逐句的记住,然后一字不漏的背出来。其结果,不仅使幼儿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把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故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能复述几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故事教学的模式是:先告诉幼儿故事题目,然后教师讲述,在幼儿大致掌握了故事梗概后,再围绕主题提出若干问题让幼儿回答,最后教师再完整讲述一遍。这样按常规进行教学,当然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每次故事教学都是同一模式,幼儿就会感到单调乏味,以至会产生厌倦疲沓的情绪。因此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使故事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下面列举故事教学的几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大班,复述故事的教学是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采取先看图后讲述,再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将故事内容连贯起来讲述或采取逐句教背的办法。其结果,复述故事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特别是我班幼儿人数多,这样教学仅是教师和少数幼儿之间双向交流,多数幼儿处于陪衬地位。时间一长,他们的注意力就分散,课堂上乱哄哄的。为把复述故事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我改进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教幼儿学说角色的对话,注意发准字音,如:幼儿园、老师早。教育幼儿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并学会有礼貌地说:早、再见。教学准备:桌上背景画一幅,画面是幼儿园的大门口,并可以看到园内有小朋友在玩滑梯等;用玩具娃娃装扮“妈妈”、“小红”、“老师”各一个。教学过程: 1.组织幼儿坐好后,揭示桌上背景画,提问:小朋友,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指着图中的滑梯、小朋友等,提示幼儿讲出“幼儿园”,并让幼  相似文献   

14.
故事教学因为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深受幼儿喜爱.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故事教学时,首先要注重故事教学作品的选择;其次应对原始作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符合幼儿的接受特征;第三应通过设置开放性的提问、充分挖掘作品细节及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故事教学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这里讲的教师指导模式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操作程序及教学结构。从系统论观点分析,教育活动本身构成了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主要客体有两个:教师和幼儿群体。在研究教师指导模式时,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幼儿的学,还要研究教与学任务完成的方法途径及教师(个人)与幼儿(群体)之间的关系、交往方式、相互影响等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们走访了一些幼儿园,老师们普遍反映手边教材甚缺,教学参考资料也严重不足。教师在组织教学和开展活动时,往往寻西找,耗费了不少精力。为此,《幼儿大世界》特向广大的读者和幼儿园老师征稿。内容:幼儿诗歌(儿歌、谜语诗、幼儿诗等)、幼儿故事(童话、生活故事、科幻故事等)、幼儿散文、幼儿戏剧。我们更希望幼儿园老师能把自己在组织各科教学、开展各种活动时创编的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教材献给我们,如再给教材附上简洁的教学设想、难点提示、优点所在,那就更欢迎了。下面刊登的一组儿歌,是为“幼儿运动会”部分项目配的,这些儿歌活跃了运动会的气氛,提高了幼儿参赛的兴趣和取得胜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林冬梅 《成才之路》2014,(27):66-66
正故事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因为故事中有许多乐趣。同时,故事既是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方法,也是社会文明在幼儿中得以传播的重要手段。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幼儿教学创新力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激发。教师利用故事传播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思维的扩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笔者选择幼儿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十分有益。一、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对幼儿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进行培  相似文献   

18.
张娟 《教师》2014,(21):62-62
正音乐是幼儿活动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大半个世纪以来的音乐课形式几乎就是"唱歌课":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提倡学习"游戏性、元素性"音乐)使幼儿能以最自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要求1.小组:要求幼儿会说出作业名称,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评价作品。2.大组:学会按顺序折出猫头形,再画出面部特征。要求幼儿手指动作协调,折叠平整。二、教学准备教师折好猫头范作一件;幼儿用纸和画笔若干。三、教学过程开始部分:老师把范作小猫头套在手指上作简单的动作表演,引起幼儿兴趣。请小组幼儿说出它的名称特征,再请大组幼儿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一教案教学要求:教幼儿双脚立定跳远;通过“采蘑菇”游戏,发展幼儿平衡、跳跃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遵守纪律和创造能力。教学准备:蘑菇(大的与幼儿数相同,小的是幼儿数的二倍)和塑料板(每人二块)。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