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针对STEM教育理念以及培养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幼儿园实施相关活动面临的核心问题。通过深入探究问题本质,明确STEM教育在幼儿园环境下实施需要依靠的主要路径,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路径细节,以供幼儿园与幼儿教师参考,为幼儿参与科学、完善的STEM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STEM教育和项目式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两者密不可分。STE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而项目式学习则侧重于实践与合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核心、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其要求学生在团队中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实践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等方式深入探究科学知识,从而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分析了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特点,着重探讨了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对工程类人才的需求巨大,在STEM整合教育思路的引领下,工程实践融入基础科学教育备受关注。通过探讨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特征和关系,阐明工程实践融入基础科学教育的内涵、培养目标,并具体提出了通过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整合为突破口的主要模式,为探索我国基础工程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融合在STEM教育研究中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话题。而科幻具有模拟实践和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特点,所以利用科幻课程可以很好地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重要,同时也能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融合这四者。科幻课程可以与STEM教育一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让学生理解科学精神、技术和工程伦理。本研究还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比对上过科幻课学生和没上过科幻课学生在探究能力、批判思维以及理解科学精神、技术和工程伦理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STEM教育就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融合在一起的教学,也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主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STEM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表现出综合性,在课程内容、实施方面表现出动态性,实践性是在实践中探究科学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凸显,学习里涉及的操作能力与逻辑思维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各学科实践SETM教育的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一些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再红 《新教师》2020,(3):50-51
现今国内STEM教育如火如荼,它倡导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公民。2017年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新增了“技术与工程”,将其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并列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如果用STEM的体系结构来看,这更进一步明确了T和E,即技术与工程的重要性,可见在小学阶段开展相关技术和工程教育的启蒙是大势所趋。分析现有小学科学教材,以教科版为例,虽没有单独设置技术与工程板块,但有很多技术与工程类实践活动环节隐含其中。  相似文献   

7.
STEM教育作为全球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如何实现STEM教育的本土化教学却存在诸多的现实困惑。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PBL教学模式设计,即聚焦工程创新素养、工程人文素养、AI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注重探究—实践—交流的科学程序设计;依据循证实践的多维多层评价设计;促进产学融合、专业与通识融合的环境保障设计。该模式在AI通识课程进行三轮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素养、工程人文素养、AI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满意度,并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可为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对教学实践产生不同的影响。STEM理念是由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部分构成。STEM对于在教学实践和课程设计中的很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通过学习基础概念进行工程或课题的设计,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融合以上四大门类的一种教育理念是STEM的核心。本文以《保护鸡蛋》一课为例,详细地论述STEM理念下的具有科学性的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增加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内容,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STEM理念教育走向科学教育的核心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STEM理念指导教学设计,搭建学习活动,开展学习评价,深化探究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做一顶帽子》教学为例,基于STEM教育理念,主要从突出跨学科融合、搭建学习活动支架、创设真问题情境、注重探究体验、设计评价量规等方面,展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王燕秋 《天津教育》2023,(6):104-106
<正>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是指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教与学。STEM教育强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现跨学科的整合学习,被认为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其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是通过以工程为核心的设计和制造活动,解决生活中实际且有意义的问题。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基于项目式的STEM区域活动,以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为出发点,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点,以探究问题为中心点辐射式展开探究,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贴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便于幼儿获得较为完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STEM理念与科学探究素养之间的相通之处,融合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要素,引导学生经历凝练、设计、实践、归纳等环节,实现科学探究素养的培育及跨学科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5E模型作为现代科学教育的典型范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来构建并形成对科学概念的理解.STEM着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沟通与协作等核心素养.将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进行有机整合是实施STEM课程的有效途径.融合5E模型的四种STEM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整合科学与工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教育应尝试借鉴STEM理念设计课程,尤其是"技术与工程领域",应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以项目学习的思路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在科学活动设计中融合验证型STEM、探究型STEM、制造型STEM、创造型STEM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设计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实现从验证到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在中学阶段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生物学科在STEM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分析STEM教育在中学生生物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并从强调实践和应用、培养综合能力、注重创新思维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策略,以引导教师更好地融入STEM教育,推动中学生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新增"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内容,倡导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无疑,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即STEM)课程正是时下科学教育的热点。基于STEM理念,我们设计并开展了拓展性课程《做个环保电池》。本文呈现了STEM课例摸索中的三次设计理念、试教实践及反思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以素养为目标的课堂转型下,美国STEM课程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将科学概念置于目标的中心,即体现专家思维、反映专家实践的大概念。美国学界围绕大概念重构STEM课程,并将掌握科学概念以及与科学有关的大概念界定为K-12学生的必要能力。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用跨学科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每个学习主题下提出以大概念为内核的StEMT大挑战。在大概念的统领下,美国STEM课程通过“5E”探究教学模式,整合STEM各科知识,促进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STEM教育的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而深入研究STEM素养的内涵及结构是当前推进STEM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文章首先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明确STEM素养的内涵,再通过对国内外有关STEM素养构成要素的政策文件的梳理总结论述STEM素养的构成。在此基础上,从知能、情意、价值三个维度系统分析STEM素养的结构,提出STEM素养结构金字塔模型,将知能维度的STEM素养分为STEM学科基础知能、STEM学科核心素养、STEM共同核心素养三层内容。STEM学科基础知能层指数学、科学、技术、工程、计算机等具体学科或领域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STEM学科核心素养层指解决STEM相关学科或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复杂性问题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STEM共同核心素养层指解决超越具体学科或工作领域的真实世界复杂性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后细化各个层次中STEM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内容,以求为STEM教育的开展打好基础,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和理念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赢得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STEM教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中S代表科学(Science),T代表技术(Technolo?gy),E代表工程(Engineering),M代表数学(Mathematics)。如果把STEM教育当作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门学科的机械叠加,就恰恰违背了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跨学科、融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协作性、创新性、设计性和主体性。其课题的选取往往基于一个现实问题,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分析、实验探究、数据分析、交流与展示、评价与思考等过程,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拥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  相似文献   

19.
当前STEM教育以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而备受世界各国关注,STEM理念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融合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热点。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增设了技术与工程领域,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需求,即应当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工程与技术实践能力、科学教育教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53):102-103
实践型生物课堂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STEM理论融入实践型生物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的生物学习逐步走向综合、动态和开放。本文以"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探究"课为例,阐述了STEM视角下实践型生物课堂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