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它发展的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自己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了一代又一代,成为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传统美德对培养当代青少年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传统美德教育要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列举了当前中学生在传统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  相似文献   

6.
赵亮 《科学教育》2009,(5):18-19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着由来已久的传统美德、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董青香 《中国教师》2009,(Z1):348-348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礼义的总汇,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之根。让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在今天得到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是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历史教材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通过创新课堂实践,寓美德教育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本文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入手,探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这个普通而又熟悉的词汇能够进发出无穷感人肺腑的情感和具有强大震撼力的道德力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古老语句,让世人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翘首称赞,也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受到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博大精深,语文课外活动是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第二阵地.本文阐述了语文活动课中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原则和途径以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华章》2008,(2)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却存在诸多的浪费现象.文章对产生这些浪费现象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节俭品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严长根 《贵州教育》2008,(15):44-45
人教版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除传统的历史学习内容外,还增加不少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礼义的总汇,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之根.让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在今天得到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是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美德事例,寓美德教育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品.……  相似文献   

14.
一、让学生认识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的很多篇章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一因素,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列举了当前中学生在传统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巫李宁 《教育》2024,(10):87-89
<正>传统美德是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并世代传承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诚实、勇敢、忠诚、俭朴、尊敬、仁爱,诸如这些美德一般都来自社会的共同信仰、宗教教义、哲学思想及文化传统。不同的时代,传统美德或许有差异,但是这些传统美德对维持社会秩序、增进人际和谐、引导个人行为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融入传统美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还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个人品格。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体现这些美德。同时,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美德为当代高职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我们应该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怀.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丰富深厚的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道德根基和重要精神支柱.随着社会演变和文明的推进,民族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得到明确、规范、升华、丰富和发展.民族传统美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其新时代内容,容纳新时代精神,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鼓舞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学生,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20.
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构想十题上海师大附中张世定一、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是党进行思想教育的传统。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在自己的性格、人格中凝聚了中国传统美德,而且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与观点中也大量包容了这些美德,成为他们教育群众的思想资料。刘少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