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不直接从课本中取材,课文内容基本上不在考题中特别是阅读题中出现。于是,就有了“高考脱离课本”的说法,更有人在这种说法的影响下,盲目地把课本抛开,甚至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自己盲目地做题,还以为这是条捷径。其实,往往事与愿违。 随便翻开高考试题,都可以看出无非是考知识与能力两大力面。语文基础知识,包  相似文献   

2.
“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类试题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难点,又往往容易被师生忽略,这类试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由于近几年语文高考直接涉及此类题目较少,所以这一类试题是高考语文考试中潜在的一道好题。为此,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对这类试题进行分析与整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教学呈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尤其是新的《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颁行以来,语文教学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考语文试题直接取自教材之中的成分逐渐消失,由对课文的死记硬背型转变为理解记忆型地考查;单学科知识能力转变为多学科交叉能力的考查;纯文化素质的考查。这样有利启迪睿智,发挥潜能,选拨人才。可是,在一些语文同行看来,教材内容与高考试题各是“一张皮”,课本教学已成徒劳,或主张  相似文献   

4.
[读写要求] 读:本单元是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单元,所选文章均关涉到大量的科学知识,篇幅较长,且文章各具特色,各有妙处。而高考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试题,与平时课本所学的科技说明文不大一样。高考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用科技知识考学生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即主要考查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用综合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近几年语文考核试题中常用的题型。一九八四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部分第四题就是一例。这种题型考查面宽,形式灵活,一题多用,综合性强,有独到的优点。《语文学习》一九八四年十二期“中学语文考核命题研究”专栏中选登了一组中学语文各年级期终  相似文献   

6.
"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类试题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难点,又往往容易被师生忽略,这类试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由于近几年语文高考直接涉及此类题目较少,所以这一类试题是高考语文考试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能力的考查已成为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一个相对稳定的项目.笔者对2007-2010年全国内地71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试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发展趋势和命题规律,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质疑和建议,以期有益于高考语文试题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考语文试题与中学语文课本的逐渐“脱钩”,不少教师感到困惑、茫然:既然高考试题淡化了课本的内容,那么课本还要不要学?语文到底应该如何教?我们仔细分析研究一下高考语文试题,便不难发现,尽管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的固然是太少了,但那些取材于课外的试题(最主要的是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还有相当的基础知识题),绝大多数和课本的内容脱不了关系,正所谓“课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语文题有五个特点:①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质。②注重思想素质的考查。③淡化课本命题,试题取材大都在课外。④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⑤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努力使主观题客观化。以上五个特点,论述已经很多,本文就不展开了。这里主要谈谈我们对“新高考”语文试题的应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在大学里,不仅文科学生需要坚实的语文基础,同样理科、工科、医科和外语等各科,都需要有坚实的语文基础进行阅读和文章写作。在社会上,语文知识的运用就更为广泛,人们的学习、工作、文艺鉴赏等也都需要语文知识作基础。因此,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目前,高考不仅要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才,还要对中学教学起积极的引导,因此高考试题应该注重基础、注重能力,语文试题更是重要。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分为语文知识和运用,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第一、二①题主要是考查语法和逻辑方面的知识,并要求结合试题给泥石流下定  相似文献   

11.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使"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2016-2018年各地区全国高考语文卷为文本,通过分析高考语文如何设置命题来考查"整本书阅读",以此来探究其命题规律以供教学改革为效用。针对其呈现出考查地区集中于独立命题省份、命题形式偏向选择和简答、语料内容集中贫乏、考查目标定向模糊等特点,在未来的高考语文命题设置中,整本书阅读考查的命题形式应多样化,考查学生多种层次阅读能力;材料内容应丰富化,考查学生开阔阅读视野;评价测试应过程化,考查学生有效阅读方法;问题设置应开放化,考查学生独特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93年北京、湖北、贵州、湖南、云南、海南高考语文试题是带有导向性的。作者对这份试题的精到剖析,传递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试题难度低于全国统考题,这有利于减轻语文教师的心理压力,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基础知识题覆盖面较宽,并且注意到语言文字与实用的关系,这是为了引导中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并要注意学用结合。●试题不从中学课本中选取材料,但又与课文联系密切,不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目的是为了考查考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真实面貌,引导语文教学从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第一段材料,主要考查考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即对内容、文字的理解能力。试卷中简答题题量和分数比往年有明显增加,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现代文阅读第二段材料,主要考查考生的具体表达能力,即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根据不同的目的作不同的说明。●作文题富有时代气息,切合考生的生活、思想实际。检验了考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提倡简朴的文风,对作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13.
高考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试题中最难的考查内容之一。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平时学习中阅读能力本就较弱,另一方面是现代文阅读考查层级较高,这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但我们也看到,高考现代文设题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正确地思考和正常地发挥,这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将相关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语文高考复习的核心要素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逐步完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高考,在语文学科是居于领先地位的。语文高考不拘泥于某一种教材,不搞简单的知识搬家、对号入座,而以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既全面义突出重点的考查为其特色。虽然语文高考试题涵盖了诸如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鉴赏以及写作等多方面内容的考查,但这些内容的试题都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探究题是江苏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必考题型。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08年,江苏省在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开始设置探究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连续几年来,探究题成为了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常模。下面就2008至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探究题,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对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戴小妹 《高中生》2013,(9):12-13
现代文的阅读鉴赏是高考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中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内容多,抓不住重点;二是考题的变化大,找不到规律。其实,现代文阅读的内容在相关的高考说明中写得很清楚,即主要考查考生的认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本文介绍如何以表达方式为突破口,快速准确地阅读现代文,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福建增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主要分两类:一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类两篇文章.主要以客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文学作品类一篇文章.以主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包括上述能力的鉴赏评价能力。再结合这类试题的判题标准,这样的改革,将会给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打开一个新天地。三类内容的三篇文章.似乎成为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的基本格局。分析2004年以来自主命题试卷的发展,阅读量的增加.成为明显趋势。本年度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另一个亮点.是把课外阅读引进高考。这将会对改变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阅读题占据半壁江山,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图式理论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使学生形成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方法。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为例,建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进而实现真阅读、深阅读。  相似文献   

19.
“压缩语段”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由于它牵涉到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要求的能力层次较高,学生不易掌握。结合高考复习的实际,我想谈谈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答“压缩语段”试题可分七步进行。的和,学题一、粗读全文,找中心事件从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第25题,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来看,“压缩语段”试题牵涉的“语段”多为事件新闻,属叙事类材料。这类材料阅读的关键就是要有整体意识,要通过整体阅读找准材料叙述的中心事件。比如1999年考题涉及的中心事件是…  相似文献   

20.
一、注在语文基础知识,加强对课本内容的重视长期以来,高考语文试题与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不直接挂钩,即“离本不离纲”,这在无形之中给语文教学带来负面效应。“语文是主科中的副科”。“语文课本学不学一个样”等观念随之而产生。1998年高考则对这些错误的认识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试题不仅注意考查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加强了对语文课本内容的检测。如试卷1~5题考查的词、成语全都是在课本上或报刊杂志上常出现的词语,6、7题涉及的病句和歧义,8、9题句子的排列和衔接,也是着眼于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题(11~13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