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办好地(市)县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地(市)县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笔者赞成这种说法:地(市)县报的总编辑应  相似文献   

2.
从近几年县(市)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县(市)报的总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新手较多,很多“老总”还不知道如何“总”揽报纸全局,怎样才能算一个合格的县(市)报总编辑呢?笔者以为起码要过“五关”。第一、理论关。事实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浅薄,思想上的贫乏,与政治上的幼稚,行动上的盲目是紧密相关的。县(市)报虽小,但它是党报,是县(市)委指导全县(市)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作为这张报纸的把关人总编辑,都应该把马列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必修课,特别是要认真地系统地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著作,用正确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来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总编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越高,遇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就越多,报纸的政治方向也就越明,指导性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3.
怎样办好县(市)报,当好县(市)报的总编?我觉得,在抓好“脑子”(队伍的思想建设)、稿子(队伍的业务建设的前提下,总编辑花力气抓好“票子”(报社的经营管理和事业建设),也应当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若有人问我当县报总编辑有什么体会的话,我想我会毫不迟疑地说,当总编必须首先当好“总教练”。而县报的“总教练”所带的队伍因为大都是新兵,所以首先要当好“单兵教练”。在布置采编任务和审稿中,要随时随地对各种不符合采编规范的问题给予简明扼要的纠正。如“化学纤维”和“人造纤维”,其实都是高分子合成的化合物,同一篇文章对  相似文献   

5.
刘文仕 《声屏世界》2001,(10):42-42
办好县(市)台的广播电视节目,靠的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新闻主管(总编)的思想业务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怎样做一名称职的新时期的新闻主管(总编),使新闻的优势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要做一个比较称职的县(市)台新闻主管(总编),起码要具备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在陕西新闻界,宝鸡日报总编辑卢愚以其勤奋克己和业绩卓然而驰名。无论从那张充满生机的报纸看,还是从本人众多的获奖作品和多部著作的影响力来看,卢愚称得上是陕西新闻界一位优秀总编,也是一位名编辑和名记者。 当好“梯队长” 带头出精品 总编辑首先应该是报社的第一主笔,是大手笔。我国报界许多前辈总编都是如此。卢愚当总编就极信奉和遵从这一条,他认为当总编如果光指挥不动笔就不称职。他说,报社编采队伍就如同一支爬格子的梯队,而我要当好梯队长,带头拿出精品来。  相似文献   

7.
“嘿嘿嘿!我这个小报的小小总编,有什么好写的!”在地区报界中广受称道的湖北《孝感报》总编辑张仲彩,一听说我要采访他,连忙幽默打趣,不愿多谈他自己。正面出击未成,只好先来个“迂回战”了。我来到《孝感报》编辑部。年轻的同行们坦诚相待,高兴地向我夸奖自己的总编辑张仲彩。这个说:“老张领会政策精神快,点子多。”那个说:“他甘当‘摆渡人’,带兵有方,使我们年轻人进步快。”有的还说他当了总编,仍然“笔不离手”,每年都写出大小报道、文章几百篇。在与地区报纸总编交往中,我曾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感叹,工作中有“两难”:报纸要办得上下都满意难;现在编辑、记者队伍的业务素质较差,要尽快提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总编辑是报纸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员、首席记者,意在强调总编辑在办好一张报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实,文如其人,报如总编。有什么样的总编,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安岗说得好:“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总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报纸的方向;报纸办得有无特色,有多大影响、多大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总编辑的素质状况。我们这里所说的总编辑,包括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新闻杂志的台长、社长、主编、编辑部主任等及其副职。就这些人相同、相似、相近的工作性质、任务来说,都应该属于总编辑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眼下就如何提高新闻队伍总体素质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不少,但如何提高总编辑水平,尤其是总编辑管理水平的文章却不多。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领导者责任l)_J纳起来不外乎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事实上好主意也要靠“用干部”——一即需要高水平人才会执行。当今报业竞争,是发行量竞争,是读者市场的竞争,关键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总编辑发现人才、运用人才能力深得格外重要,疏忽不得,马虎不得。总编辑应该具备两方面能力,即新闻专家~管理专家,才能称为好总编。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总编这两方面素质如何,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市、县报包括企业、专业报纸在内,人们议论得较多的问题,是怎样加速提高编采人员队伍的素质。这些报纸与省、市一级报纸相比,习惯上称之为“小报”。一般来讲,小报人少事多,条件也较差,如何使报社的编采人员找到一条加快提高业务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的路子,是小报新闻改革中一个较突出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地、市、县报和专业报纸的不断发展,报社的干部队伍有很大变化。相当一批领导  相似文献   

11.
刘汉宏 《青年记者》2012,(31):58-59
本文研究的报纸总编辑(以下统称总编)在报社里是第一把手,即总编辑亦任社长,或者社长空缺,总编辑负责全面工作。总编辑形象的好坏,关系到自身发展,关系到所在报社的社会形象,笔者认为,报纸总编辑需要努力塑造"三善"形象。善于演说善于演说能为总编树立起口才好的形象,可提高总编的领导魅力。善于演说是总编的一种重要能力。不同的演说风格,不同的演说水平,会  相似文献   

12.
新闻照片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诸多报纸总编辑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是,新闻摄影在很多县(市)报中还只是在打“擦边球”,找不到一个新闻照片的  相似文献   

13.
报纸总编该怎么当翟翠明总编辑,总导演,总经理,总指挥,总……,“总”字的官衔很多,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从何做起?《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说过:“总编总编,去掉一个总字就是普通编辑”,在这里,关键的关键,是要抓住一个“总”字做文章。这里不论别“...  相似文献   

14.
我省13家县(市)报纸从事评论写作与编辑的同志,于7月10日至11日聚会丹阳市,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评论写作的问题。此次研讨会由江苏省县(市)报研究会和省新闻学会联合召开。与会者在研讨中一致认为,评论是县(市)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要办好一张报纸,先要抓好评论工作。同时,学会写评论,也是记者、编辑当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采写、编辑水平。与会者指出,要提高县(市)报纸的评论水平,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  相似文献   

15.
读了第二期《浅议总编辑角色》一文,我这个外行人也认识到一份报纸的好坏主要责任在总编辑身上。人常说文如其人,也可以这样说报如其人,有什么样的总编,就有什么样的报纸。为什么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6.
一张报纸的面貌如何,反映了办报人的思想、业务水平。有一支业务精湛的编辑、记者队伍,反映到报面上来,报道和文章必定是高水平的。因此,要提高报纸质量,重要方面之一,就是要有一支业务上过得硬的队伍。而要培养一支过得硬的编辑、记者队伍,非要抓业务学习不可。钻研新闻业务,涉及的方  相似文献   

17.
总编辑要把好关●唐中平如果说报纸优秀消息作品越来越少,那么我认为总编辑(当然包括值班发稿的副总编)也有一定的责任。笔者之所以将“皮球”踢向总编辑,或者说胆大妄为地向总编们挥一棒,是因为总编辑作为报纸业务的最高主管,他的行为对报纸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一,...  相似文献   

18.
新经验     
刚要上路就来“加油”新批准公开发行的《中国远洋报》总编考取上岗证据该报6月4日报道:5月23日至2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北京西山饭店举办了第六期报纸总编辑上岗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120多家报纸(其中包括国家新闻出版署去年新批准的57家报纸)的总编辑参加了培训。《中国远洋报》作为新批准公开发行的报纸,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玉梅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报纸总编辑上岗培训结业证书,从而为刚走向全国市场的这张企业报带来新的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9.
童兵 《新闻记者》2001,(10):6-8
一位称职的中国报纸的总编辑该怎样当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曾撰文提出 :请还给总编辑一个形神完一的性格。那是从新闻伦理的角度 ,呼吁总编在对党委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两方面坚持同一性 ,社会为这种同一性的实现提供必要的舆论环境。在九十年代还写过一篇题为《马克思、恩格斯心目中的“总编辑”》的文章 ,认为作为一社之长 ,总编辑应在德、识、才各方面成为全社的表率 ,并表示赞同恩格斯对马克思在《新莱茵报》编辑部实行“总编独裁”的评价。但报纸总编辑究竟如何“操持” ,现在《海口晚报》总编蔡旭现身说法 ,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不新”是困扰着县(市)报同仁的普遍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一现象的成因以及克服的办法谈一孔之见。所谓县(市)报新闻不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刊发的新闻已时过境迁,二是指刊发的新闻早已传播开去,三是指刊发的新闻重复雷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上讲,县(市)报条件差,刊期长、层次低、离读者近,欲“新”不能。先说条件差。县(市)报大多是仓促上阵,设备、条件都比较落后。许多县(市)报没有印刷厂,印刷上受制于人,报纸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