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本土化设计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的中国高校设计教学体系都在沿用着中国设计教育发展初期以三大构成为主要框架的西方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指导方法上依然沿用设计中的点、线、面构成的指导方法.虽然西方的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经过了一定时间段的探索和改善,在设计教学中趋近成熟,但其教学理论的根基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方式都是以西方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如何使中国的文化观念、形式语言、造型方式等在中国的设计教育中得到体现是中国现今设计教育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本土化设计体系的建立是中国设计教育再发展的前提,也是中国未来设计教育改革的一个不能改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把九江本土文化资源作为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它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在艺术设计全球化的今天,本土化的设计成为"和而不同"设计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本文以九江民间文化和社会环境为背景,对现代设计与本土化融合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艺术专业都有《图形设计》这门课程,侧重点是在现代图形的设计上。但图形语言比较"西化",而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传统图形的设计,却被遗忘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中国的设计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图形的再利用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的设计,但很多设计师对传统图形的认识存在着偏见。其实,传统图形对于我们确立本土化的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图形长久以来在民族文化以及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法的图形特征。线性造型特征以民族化视觉语言在图形中显示独特的形式美感,并蕴涵丰厚的人文底蕴。通过合理的现代化设计手段继承和发扬,并在现代社会中传达信息是线性造型手法的现代设计境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前的设计作品中,充满着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符号的泛滥和"本土化"语言的缺失现象十分突出,应该关注中国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让"未来的设计师"重视中国传统图形的学习与继承。中国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表现不是简单的"移植",而应引导学生吸收传统精华,加以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现代设计思想赋予它新的时代含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7.
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本土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设计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的特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通过分析传统图形语言的艺术魅力、肯定传统图形的民族独特性,对传统图形进行联想和拓展,探索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的形象化表现、意象化表现以及“形”与“意”的综合表现手法,并结合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将传统图形语言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从而设计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8.
当下,中国平面设计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两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如何使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语言表现在这样的碰撞中再放异彩,体现本土设计的时代属性,已成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任何思想都带有自身文化的个性特征。西方教学思想的本土化有利于我国教学思想话语的系统性建构、本土教学思想的批判性生成和滋养我国教学思想创生的实践土壤。西方教学思想本土化的途径包括研究主体的本土化自觉,研究方法的本土化转变以及研究内容的本土化观照。在西方教学思想本土化的过程中,要保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做到互补互动;保持本土与西方之间的张力,做到和而不同;保持借鉴与创新之间的张力,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立足于对现代社会结构和生产设计的时代,是创造具有本土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特色的时代。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设计保持自己并走向世界,是一个值得我们设计人员深思的问题。中国的设计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有中国气派,这样才能真正在世界设计界中独树一帜。但另一方面.强调设计文化的本土化。也决不是要排斥对外圆优秀设计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相反,中国当代设计师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英语的全球化及本土化是英语运用趋同和变异两种力量交互的结果。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既指中国英语变体的形成,也意味着中国本土文化对英语语言的移入。他们不必因为学习和使用英语而改变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价值观念,甚至不必改变自己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只是有助于他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开阔的视野参与国际交流,英语学习者无须内化英语本族人的文化标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本国文化或其他文化学习来促进英语的运用能力。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能够促进英汉“界面”的进一步发展,而英汉两种语言的互动将会互相丰富而不是污染。英语的全球化及在中国的本土化对中国英语学习和运用者的文化身份、英汉两种语言界面互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和教学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在变革实践中的缺失状况,与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历史的经验放逐本土化、理不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失落本土化、混淆国际化与"与国际教育接轨"虚无本土化相关。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问题,必须弄清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文化传承,在国际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坚持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变革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土文化并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它是把民族中的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时加之思维的锤炼,而形成的特定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现代设计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支撑,本土文化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结合体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设计的创新理念.现代设计的创新性都与本土文化层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以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方式为基础,对本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做了详尽的分析,并以此揭示现代设计的本土性内涵.  相似文献   

14.
摆脱“边缘”:寻找高等学校课程的本土文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课程体系、标准和运作过程都会打上本土文化的烙印,本土文化对高等学校课程的影响具有内禀性和潜在性,是高等学校课程价值实现过程的必然结果。只有凸显本土文化,高等学校课程才具有内在价值,才有利于文化创新。本土化对高等学校课程文化创新功能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高等学校课程在立足于本土文化处境的变革中,必须处理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关系,通过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寻求建构一种凸显本土文化又能赢得其他文化尊重的课程体系。在后现代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将构成一个四级课程体系,根据每一级课程的特点和功能可逐步完成各级课程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形成了三种本土化类型,分别是延续型本土化、吸纳型本土化、融合型本土化.三种本土化类型的划分涉及对传统文化、客位文化、主位文化变迁的态度,以及对主客文化关系的评价.融合型本土化更多发生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经历了短暂的思想启蒙,不再是对主位文化一味崇拜或对外来文化全盘吸纳,而是用批判的方式审视传统文化和异域文化,并通过融合的方式使外来文化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融合型本土化的一种典型,其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评估的范式转变、文化价值的整合重塑及文化自觉的逻辑转换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在我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英语教学本土化的过程中,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是一个在英语教学领域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而在英语教学本土化与全球化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对于英语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本土化发展呼声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本土话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文化学习中,中国本土化内容严重缺失,导致学生不能用英语熟练表达本土文化内容。文章主要对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与全球适应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鉴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语境和地方高校具体条件的制约,我国双语教学建设不能套用西方双语教学模式。而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的中心任务。建设本土化双语教学体系急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外原版教材进一步改编;二是课程设置要根据学校专业特色灵活调整;三是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循序渐进。只有对以上三个环节进行深化改革,才能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建构既能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设计素描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图形创意思维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视觉传达专业内各专题设计的基础,承担着将学生已具备的造型能力、造型思维导向视觉传达专业所需方向的功能。在我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专业中图形创意的教学任务主要由设计素描课程承担完成,但是设计素描教学长期沿革传统绘画素描教学思维,突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图形的研究、创意训练严重不足,因此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框架讨论了语言结构中的空间关系,并分别探讨了图形-背景关系在拓扑空间方位和投影空间方位中的两种语言空间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图形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核心问题.该课程设置在艺术设计院校里相对完善和成熟,而对于刚升本的,特别是理工科类的综合性院校,其教学不够重视实践环节,需要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下,创意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研究属等同地位,本文着力阐述基于实践的《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