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伴随人类基因组序列这部"天书"的破解,基因编辑给遗传疾病患者带来治疗的曙光,但基因破译给人类未来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灾难?科技在承载人类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时,也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难题。文章从哲学的生命伦理维度,思考基因密码破译所引发的家庭伦理、代际伦理和社会伦理等问题,基于法律规范和生命伦理的自主、不伤害、行善和公平原则,探索基因技术发展与道德伦理的关联,以促进基因编辑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4,(A4):114-115
公共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广泛的关注。本文着重讨论这些问题的表现、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简论市场经济与教育伦理的关系王本陆近年来,学术界就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既有共识,又有争论,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各种讨论中,人们并没有对市场经济与教育伦理的关系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深入研讨。这不利于全面把握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基于科学技术具有的两重性,在肯定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产生积极意义的同时,本文指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人类带来滞后效应损害,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基因资源、基因隐私、基因歧视和基因设计等一系列伦理问题,以及对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提出的伦理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社会的伦理讨论中,底线伦理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底线伦理可确立社会基本道德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它能成为解决重大道德问题的终极价值的伦理基础.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是辨证统一的.终极价值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导向,底线伦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道德基础.实现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基础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学研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伦理治理方面带来了挑战。贺建奎公开声称其胚胎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立即招致广泛的批评、谴责和激烈的伦理和法律大辩论。以生育为目的的胚胎基因编辑操作违反了公认的伦理规范,具体包括:较低的科学价值、不合理的风险-受益比、伦理审查不合规、并非真正的知情同意等。这说明主要依靠科研人员自律的机构伦理治理体系是成问题的,为此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改进伦理治理水平,强化技术和伦理指南和法规。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价的发展遵循着两条路径,即技术路径和伦理路径。评价的技术领域在其发展过 程中占主流地位,也受到更多关注,而伦理领域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评价的价值属性、教育 的道德实践本质以及学生评价中的伦理冲突等决定了有必要考查学生评价的伦理维度。但这两条 路径之间并不总是和谐的,甚至有时是冲突的,因此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将学 生评价的目的、手段、方法等置于伦理的框架下来讨论,以此调和两条路径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减少学生评价中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基因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福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关于伦理和法律问题。以在社会引发广泛讨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针对基因研究过程中严重损害社会安全和秩序的行为,我国法律中并没有相应规定。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类似事件都有相应对策并在基因科技发展原则性与禁止性规则的综合作用下设置相关刑法责任制度,目的是为减少基因技术的社会负面效应和伦理的缺失。在我国刑事立法体系中,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构建基因技术犯罪。  相似文献   

9.
技术伦理、利益伦理和责任伦理是工程伦理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其中,技术伦理即工程技术活动本身的伦理问题,集中关注工程质量与安全,主要涉及工程师与管理者、技术标准、伦理标准与管理标准之间的关系;利益伦理也是工程活动的基本伦理问题之一,其基本要求是有效协调工程活动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效益与公平的统一;责任伦理则是工程伦理的灵魂和内核,主体及限度是工程责任伦理首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基因隐私与歧视这一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各界对该问题的看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公平”抑或“美善”——道德教育哲学基础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将道德的核心建基于利益平等抑或公平,都始终是在群体伦理规范的意义上谈论个体道德价值,这只能将个体内在道德尺度引向道德之外的利益比较的物质层面,而不能有效逼近人们心中的价值核心——爱或美善。个体的道德实践不是对群体伦理规范本身的刻意满足,也不是为了寻求个体之间的利益平等抑或公平,而是出于保持自身行为美善的精神需求。爱或美善是一切道德实践得以可能和一切道德规范得以生成的价值前提,道德实践是一种建立在道德自足(自爱)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道德教育的价值使命在于使人养成对其内在固有的美善法则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2.
已敲响于虚实之间的生态文明警钟,预示着生态文明对人类幸福的重要意义。道德与法律是人类幸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支撑生态文明的两大支柱。而作为道德与法律在生态文明中的暗合,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在保障当代生态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给予其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估价;对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德育工作中应处理的几个基本关系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代新人的教育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当代社会道德滑坡和不断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是直接的原因.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理论向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解决道德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问题的可能途径.价值观的非理性和非知识性特点使得价值观教育要远复杂于理性的知识教育.关乎个人道德成长、关乎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的价值观是底线伦理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所必须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需要吸收现代德育研究成果,使其更为生动和易被青少年所接受;价值观教育还要求一个公正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儿童研究不是一个纯粹的方法或技术应用问题,它同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问题。特别是以身心发展水平较低的年幼儿童为对象的研究,因其对象的特殊性会面临更复杂的道德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在解析儿童研究中的道德内涵的基础上,试图建构儿童研究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同时对研究者在研究中如何保持良好的道德风范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应坚持从学生思想道德实际状况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核心道德观,以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标准为切入点,以培养道德情感为基础,以道德案例为素材,以突出道德责任为重点,以巩固道德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素质、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信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文章理解的"信用伦理"是个人"美德伦理"与"社会制度伦理"相统一的"信用"。引起信用缺失的根源在于历史、制度以及个人道德因素,建构新的信用伦理体系主要从加强信用伦理道德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及完善信用制度体系、树立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和确立正确的产权观念三个方面展开。建立完善的信用伦理体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关键,也是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的伦理及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在法律及伦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在探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乐死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我国应对安乐死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19.
论伦理道德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力图通过对伦理道德模糊性的认识,揭示伦理道德模糊性的深层原因和必然性,并通过道德本位主义历史的反思、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的理性分析、伦理应用中多元实证的分析和心理学的介入来把握伦理道德的模糊性,从而达到对道德模糊性的本质认识,并试图在对道德模糊性的合理解释中凸显道德“去蔽”的意义和实施有条件的“以德治国”以及建立现代性道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一种伦理性的概念,人格和谐的根本是德性和谐。道德有类型也有阶梯,不同道德有不同的伦理取向,也会有不同的道德后果。和谐不仅具有道德的特征,而且也是独特的道德类型。东方伦理对和谐情有独钟,爱、礼让、宽容是东方伦理的核心,是一种由内向外的道德建构过程,用对自己的标准来感召他者的伦理方法。今天,我们与道德的他者相遇,要求和谐成为一种伦理的标准和道德的品质,同样也必然是人格塑造的道德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