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我国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以及我国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来看,大量培养文化产业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具有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应用型管理人才是具有突出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先进的文化观念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我国高校应制定合理的培养模式方案,培养出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应用型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紧相关联,密不可分的,并对人才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高端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文化创新性、高知识性、丰富的想象力、高流动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特征。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评价、开发诸方面采取特殊手段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紧相关联,密不可分的,并对人才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高端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文化创新性、高知识性、丰富的想象力、高流动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特征。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评价、开发诸方面采取特殊手段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面对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和高校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学生满意度"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7个评价指标、24影响因子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并以商洛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个案进行测评,评价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培养方向、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发展日益迅猛,它在经济、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占领文化产业的制高点的关键是人才。从"产业"、"人才"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高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各有侧重点和地方特色。然而,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问题是我们教学的短板。科学而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凸显其重要性。高校、企业和政府要共同构建有效可持续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教育模式:确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本位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建构合格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李爱军  路琳 《天中学刊》2012,27(5):108-110
高校创新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河南高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依据文化创新人才的能力素养,通过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是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式之一。由于高校特殊类型招生的专业要求和招生录取方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其成为招生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难点。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形势下,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如何规范操作规程、提高监督效力、建立健全科学、公平公正、合理的选拔制度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适应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文化产业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继续学习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人才规格,在知识取向上,应更加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在能力构建上,应突出能力本位理念;在素质构建上,应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殊性,高度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一是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双主体"办学模式;二是植入职业元素,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校企紧密结合,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是新兴高职专业。文章主要阐述了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和实践.是高职教育先进理念在文化产业类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0.
通过饭店行业人才的特殊要求提出对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特殊性教育,详细分析了特殊性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选择与培养。认为学生的选择和培养都有其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性,并肯定了认识到这些特殊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十一五"期间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知识文化+技能+诚信"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需要站在哲学、社会、教育、科技、管理等高度上进行研究,把“德育为先”、文化素质教育、技能培养模式、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重点研究,建立新型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助力实现“职教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态势及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对泉州地方高校如何拓展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等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泉州地方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丰富的高智力内涵,决定了人才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文化产业的兴旺发达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培养既懂市场运作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又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和操作型人才,从而积极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产业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河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等,提出河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构想———将文化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以城市品牌管理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带,大力建设"客家古邑"文化产业示范园,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链,产生产业的联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河源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把河源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休闲宜居的品牌城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大多实行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毕业生业内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求贤若渴,旅游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业内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使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能在业内充分就业,探讨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全面推行"3+1"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行"3+1"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实施"3+1"教学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缺乏对市场需求信息的了解、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以此确立了就业能力培养在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构建一个“双主体、双师型、双教育、双体系、双业制”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以此来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采用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设置创新型项目化课程教学、研发产品的创新制作以及自主创业设立公司等方法和方式,对平台"产""学""研""用"四大模块进行应用研究,完善和提高平台的专业建设水平,发挥平台技术和研发力量的优势,使之成为既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又能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平台",为探索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学的宗旨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这对大学,尤其是行业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业大学为民族工业提供人力支撑,以培养行业精英为己任,立德树人是行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构建"产学协同,行业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产学协同,行业元素融入大学生知识教育"、"产学协同,行业效应融入大学生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浓厚的人文情怀,又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迅速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在"3+5"框架下,娄底以建设起点较高、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功能综合的文化产业园为突破口来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整个娄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现实的可能性。促进娄底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围绕文化产业园建设整合区域人才资源,特别是要引导地方高校和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培训机构培养适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