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个人崇拜与"文化大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崇拜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思想认识根源以及制度上的原因.我党在执政后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狂热的个人崇拜.文化大革命把个人崇拜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毛泽东在“文革”中的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今很多人将毛泽东的晚年与“文化大革命”划上了等号,似乎“文革”中的一切错误都是毛泽东领导或提倡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十三册所提供的材料,足以证明毛泽东反对“文革”中的混乱局面、疯狂的个人崇拜和“虐待俘虏”等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3.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界探讨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产生原因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将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从个人崇拜的起始时期、原因、毛泽东的态度以及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于“文化大革命”,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问题决议》)予以彻底否定,并深刻总结和分析了产生“文革”错误的根源,以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所造成的巨大危害。重读《历史问题决议》,研究“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失误,成为了“文化大革命”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没能坚持以至根本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使“左”倾错误观点系统化、理论化;违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致使党内正常民主生活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到破坏;自觉不自觉地大搞以个人崇拜为核心的现代迷信,使党内思想僵化,造成随风倒的坏风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只注意反修防修,注意到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却没有注意对封建主义思想观念意识作风及其遗毒加以系统地清理和根治;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没有完整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理论较为贫瘠。党的这些失误也就成了“文化大革命”发动并持续十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出现了明显的失误 ,具体表现为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代替人民民主专政 ,用“大民主”代替人民民主。失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他个人崇拜与为民作主思想的推动 ,导致了民主与法制的分离。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的失误 ,也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1956-1957年,是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从辉煌胜利的高峰走向晚年悲剧的转折年代。1957年以后毛泽东的思想逐步“左”倾,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理论根源。具体而言,包括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估量,急于改变“一穷二白”落后而面貌的强烈的赶超意识,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和阶段斗争的惯性作用。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些成功经验绝对化,对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的简单化、绝对化甚至误解,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毛泽东本人的个人专断等。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用实际行动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文化大革命”不匆忙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再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对“文化大革命”辩证评价四个阶段,这四个评价阶段都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中共八大的党章与七大的党章相比,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即未提“毛泽东思想”。其主要原因:这是毛泽东本人多年来一贯主张的结果;中共中央接受毛泽东的意见,同意不提“毛泽东思想”;与苏联共产党对中共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提法所持态度有关;与中共八大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强调集体领导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中共八大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个人崇拜错误的历史教训,提出反对和防止个人崇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们党全面批判“两个凡是”和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以来,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下,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发展我们自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的要求,在我国第四次文代会上周扬同志所作《继往开  相似文献   

11.
1959年庐山会议由纠"左"转向反右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教训极其深刻,本探析了转向的主要根源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占主导地位,阶级斗争理论的不断升级;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逐步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单纯     
有人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没有受到冲击。袁隆平对“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无有一首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第三小节用了一个比喻“神话的蛛网”,教学资料没有明确的解释,学生感到困惑。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和全诗的内容,我以为“神话的蛛网”当指文化大革命中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由于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的宣传,毛泽东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巳上升到神的高度。对毛译东的崇拜无处不在,从背“红宝书”到跳“忠字舞”,从罕请示到晚汇报,可以说这种个人崇拜巳超出了对领袖的爱戴而演变成束缚人民思想的一张蛛网。在诗歌  相似文献   

14.
1953年3月斯大林病逝,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没有消失,并成为新一届领导人进行改革创新的巨大障碍。1953年6月10日,《真理报》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7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拉开了反对个人崇拜的序幕。此后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两年多时间里,赫鲁晓夫多次不点名地批评个人崇拜,苏联理论界也发表文章和讲话,为批判个人崇拜做理论上的准备。同时,开始平反一些冤假错案。1954年5月,《旗帜》杂志发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出现以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为特征的“解冻文学”。1956年2月…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一致决定,是社会主义阵营客观政治形势所迫,而非主观愿望,并不意味着对这一提法的否定。中央反对个人崇拜,但并不认为党内存在个人崇拜。毛泽东则认为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两种个人崇拜,前者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保持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不会丧失,同时又保证这一信仰热情不被滥用,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在“文革”中,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热情被引向了信仰主义的宗教狂热方向,在个人崇拜的幻象破灭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信仰的淡漠和危机。“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悲剧,也是一场社会主义信仰的历史性悲剧。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的发展进程主要由中央一级机关所掌控,另一方面,也与社会心理的走向密切相关。个人崇拜及盲从的社会心理直接助推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发展;经历现实洗礼后渐趋冷静的心理导致运动遭遇被质疑;而对"文化大革命"的厌恶、抵制心理则有力地推动了运动最终走向谢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这个错误,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又被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徘徊中前进”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徘徊”是指结束了“文革”,积极开展了揭发、批判“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同时,在党和国家的某些工作中还存在着“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在政治领域中,历史上的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受到阻挠;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又出现了对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的新的个人崇拜;“文革”中广为流传的“左”的理论和一些长期以来实行的“左”的政策得不到纠正。在经济工作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左”的冒进…  相似文献   

20.
极“左”路线的泛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建国早期的表面上看来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实质上的非民主的工作方式,导致了政治运动缺乏群众自主性,导致了党内个人专制局面和社会个人崇拜局面的形成,导致了社会生活“泛政治化”和社会表面“理想化”的狂躁,在这样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社会中群体的行为与意识都按照“政治”的要求进行特定的整合,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这为“文革”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必须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拔乱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