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教育》2006,(4):2-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平民教育的问题?温总理说:“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4日上午,全国两会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再度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去年,也是3月14日,也是记者招待会,温总理在谈到经济问题时,深情地提到“穷人经济学”,认为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就懂得了许多经济学原理。今年,温总理说:“我特别要强调下平民教育问题……我们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教育。”2004年本刊第9期摘发了《晏阳初:与爱因斯坦齐名的中国基督徒》一文,本期特约近代教育史研究者撰文再度对平民教育与晏阳初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社会,要走向和谐;教育,则要面向平民。 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代平民教育思潮的当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的平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农村掀起的波澜是非常壮观的,它代表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对农村发展一种深刻的认识,代表一种知识分子的良知,这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重温近代这股勃然而发的平民教育思潮,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晏阳初从事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科学普及运动。他非常重视科学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普及的原则和途径以及“中国化的社会科学”的概念。事实上,科学成为他的平民教育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周大平 《教育》2008,(8):18-21
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出人意料地谈到关于平民教育的问题:“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平民,平民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杨东平 《师道》2007,(6):16-16
今天重温“平民教育”的精神,首先是要坚持面向平民的教育,坚持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价值。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平民教育。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出人意外地提到了平民教育。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尽管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整体上还比较落后;然而,我们已经久违了“平民教育”。多少年没有听到过这个词汇了。  相似文献   

9.
重提"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亿万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城市化进程以不可阻挡之势逼近时,“青年进城务工者”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就成为当前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切实给予这些劳动者以一种“特殊资格”,帮助他们学会经营生活,成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具有独立人格,明白人生价值,适应现代社会的“完成的人”。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是人道主义援助性工作和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开展平民教育,为社会分忧,帮助政府从基础问题上化解社会不公,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增强生存竞争的能力,解决社会的民生问题以及发展问题。为社会“分忧解愁”,为当前的改革做贡献,是重提“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平民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之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温总理特别强调了“平民教育”,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人大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听到了久违了的“平民教育”的声音。温家宝总理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晏阳初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向世界推介平民教育,将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本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平民教育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世界事业。他不仅向外传播了平民教育,更重要的是使平民教育走进了世界。平民教育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合作的历程为’当今促进中国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对话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蔚然兴起的乡村教育是当代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也是现代农村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起点。陶行知作为其中“最中国化”的一位乡村教育家,对乡村教育素怀浓厚的情结。早在南高师任教期间.他就主张“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提倡“师范教育下乡”:在从事平民教育时期。他也曾经多次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间去的运动”。号召“平民教育下乡”。  相似文献   

14.
张晓震 《教育》2008,(8):24-25
教育如何突破少数“精英”的藩篱走向“大众”和“平民”,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但多年来教育改革所遭遇的种种曲折表明:教育要真正面向平民,成为大多数人的教育,注定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来信     
《教育与职业》2006,(16):4-4
教育要真正面向平民 近日看到温家宝总理在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教育问题时的表述,他说:“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6.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08,(2):2-2
中国留学30年:从精英出国到全民留学,“2008年是中国的”,当汉语成为战略语言,北京籍大学生重新“包分配”?2008就业高压年,陶行知:一切为了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但并非教育发达国家。穷国办大教育,历史的原因、基础的原因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原因,使许多教育“怪现象”层出不穷。身在一线,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国的教育,本来是服务平民的教育,但是却已经畸变为“逃离”平民的教育。中国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普遍的目标就是让教育改变孩子人生,让教育成为快车道,载着孩子进入社会上层。平民的教育成为了培养贵族的教育。在某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校门口堂而皇之地挂着宣传标语:考上大学穿皮鞋,大学落榜穿草鞋。在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下,这样的隐形甚至明目张胆的教育目标,让中国教育成为象牙塔中的教育,让中国孩子成为不食“人问烟火”的书虫。只要考试分数高,排名靠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何为平民教育?包括自己在内,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总是将平民教育等同于“贫民教育”,即社会底层子弟的教育,就是打工子弟学校。实际上,平民教育一方面是“全民教育”,更重要的则是培养人们做一个寻常的人,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反观国内的教育制度,无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如何出人头地。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目前尚没有真正的平民教育,而没有平民教育,精英教育便成为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9.
宴阳初(1890—1990),四川省巴中县人。1918年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即赴法国投身于华工识字教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国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并从50年代起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推广平民教育。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杜威等并列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的殊荣,他还被人们尊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宴阳初无疑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人物,他第一个将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平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制度传播到国外,使之在国外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一、宴阳初为什么会选择平民教育宴阳初…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平民教育的问题?温总理说:“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