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00年来,各种关于辛亥"武昌首义"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汗牛充栋,笔者在创作50多万字的《首义警事》时就接触了大量此类作品。但如此让我仅凭听觉就震撼激动的"武昌首义",则非湖北广电总台生活频道创作演播的广播剧《武昌首义》莫属。  相似文献   

2.
谢旭 《大观周刊》2012,(38):11-12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先生首倡武昌首义,并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向全体国民昭示。中华民国政府独尊武昌起义为辛亥首义,是因为起义的导火索及成功点在武昌。而在《荣县志》(1993年版)中却出现了"荣县首义"的说法,这在史学界造成混乱现象。为严格忠于辛亥首义史实,文章利用《孙中山全集》、《中华民国史》、民国《荣县志》及碑刻等史料,对辛亥首义进行详细考证,依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12,(3):61
三集广播连续剧《武昌首义》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委托湖北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创作,是2011年国内纪念辛亥百年的同题材广播剧中唯一一部全景式正面描写武昌起义全过程的大手笔之作。剧本以恢弘的气势、宏大的场景展开清末湖北革命党人、湖广政府、武昌新军和普通大众等各方力量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当时荆楚大地上风云激荡,暗流涌动,最终汇聚成为中国历史上结束帝制、走向共和的一场伟大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各地纷纷涌现辛亥革命题材的历史剧作。其中,湖北广电总台生活广播播出的广播连续剧《武昌首义》是唯一一部全景式反映武昌起义的广播剧作,该剧以精巧别致的结构安排、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血肉丰满的人物刻画在众多同题材剧中脱颖而出,成为翘楚之作。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值此武昌首义9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特色档案专辑.从档案中选取了鲜见的一组图片再现那段伟大的历史,同时,我们还从<民风>杂志选取了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冯天瑜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谁打响辛亥武昌起义第-枪"和辛亥武昌首义轶闻两文,以缅怀先烈,鼓舞人们发扬"敢为天下之先,敢于夺取胜利"的首义精神,建设好文明富裕的新湖北.  相似文献   

6.
欣闻 《新闻前哨》2011,(10):102-102
由武汉作协签约女作家望见蓉创作的长篇小说《铁血首义路》出版发行,该小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题所出版的六部重要图书之一.是中国首部还原武昌起义历史真相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2016年1月13日,"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开幕。共展出国画7幅、油画20幅、雕塑15件,其中既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经典作品,又有近年来新入藏的唐勇力教授创作的《新中国诞生》、王迎春和杨力舟先生共同创作的《太行铁壁》、冯远先生创作的《世纪智者》,  相似文献   

8.
《档案》2011,(4):32-33
第三部分南梁星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共产党人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先后在甘肃发动了"两当起义"、"泾川凤翔路口起义"、"靖远起义"、"天水起义"、"蒿店起义"、"碧口起义"等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了西北红军。  相似文献   

9.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首义后,胡石庵受革命党人詹大悲、何海鸣之托,于10月15日在汉口创办了《大汉报》.在创刊号上,胡石庵首次披露了武昌首义的真实情况,驳斥了清政府对武昌首义的诬蔑,澄清了一些报纸对武昌首义的歪曲报道.在这天的报纸上,他还以孙中山的名义发表了《告四万万同胞书》,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声讨清政府的檄文,报纸出版后,武昌民众争相购阅,各省也纷纷来函征订.人们称《大汉报》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10.
为了展示从八一内昌起义到红军主力长证这段重要历史,开掘红土地的精神宝库,江西和上海、湖南电视工作者一起、从1997年至1999年、光后拍摄了《共和国之魂》(精编八集)、《湘南起义》(六集)、《红色中华》(1集)等三部电视专题片。在省、市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宣传部门的指导、参与下,创作单位遵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投入大最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许多理论、历史、党史工作者的智慧,精筹密策,细恩慎酌.团结协作,艰苦奋…  相似文献   

11.
郑寒 《新闻世界》2010,(9):188-188
"文化入砚石成金",是一位美学家对于笔者的歙砚创作新理念的高度概括与厚评。而在"文化歙砚"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歙砚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创作《长方龙纹砚》、《和谐砚》、《高士赏梅图砚》和《竹里馆砚》等高端歙砚力作时的体会,记录一些点滴感悟,与同道朋友们切磋和分享。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萍浏醴起义与洪江会》(载《史林》1988年第1期)一文中,论证了在萍浏醴起义前夕并不存在洪福会、武教师会、哥老会三个会党组织,龚春台于1906年开的“六龙山”也不是哥老会与武教师会的联合组织。萍浏醴起义是由同属洪江会系统的各山堂联合发动的。此后,王学庄、周秋光两位先生又发表了《萍浏醴会党起义檄文辨伪——兼论佚名<魏宗铨传>》(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考证了所谓《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都督檄文》和《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布告天下檄文》均系托伪之作,指出了《魏宗铨传》中许多歪曲事实之处。同时,又看到了饶怀民先生整理的《萍浏醴起义资料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些研究的进展和新史料的刊布,使我们有可能对1906年湘赣边界爆发的这次影响巨大的会党起义的发动和面貌作进一步的探讨。我在这里着重谈一下李金其在这次起义中的地位和这次起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江峰 《报刊之友》2010,(9):77-78
2005年,《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宫殿,通过大量故事性的细节和生动的情景再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影像奇观"出现在荧屏上。从此,纪录片的国际化创作手法和运作理念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现在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强调故事性,纪录片的市场化要求运用大量特技和情景再现镜头,这些都是国际通用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余榴艳 《新闻爱好者》2010,(10):153-154
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创作录制的四集广播剧《"傻子"传奇》是2009年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它以安徽著名的芜湖"傻子"瓜子品牌创始人年广久真实的传奇人生故事为题材,凝练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典型的弘扬主旋律的故事,也是一个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精品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国建立后,随着辛亥武昌首义在民国开国史上意义的日益张大,熊秉坤关于工八营起事的表述逐渐发生变化。改变的一个关键点是,熊秉坤1914车7月在日本东京参加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在一次聚会上,孙中山指着熊秉坤向在场者介绍:"这就是武昌首义放第一枪的熊秉坤同志啊!"  相似文献   

16.
广播剧《武昌首义》这出戏有很多长处,比如,它全方位地、比较生动地反映了100年前那次武装起义;比如,它既注意了对历史的尊重和还原,又恰如其分地对细节做了必要的装填;比如,演播和录制的精心、到位等等,都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7.
书香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书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电影剧组独家授权的小说完整版。本书真实展现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林觉民、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风云人物,精彩再现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  相似文献   

18.
简婷 《东南传播》2010,(5):100-101
防城起义是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及其革命派领导的第五次武装起义。大多数学者认为,防城起义失败缘于东京同志"倒孙风潮"和"购械风潮",但经过考证,防城起义是在没有武器援助的情况下发动,武器缺乏才是导致防城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活于元朝后期,这部小说是在南宋以来讲演宋江故事的话本和杂剧基础上创作的.当时元朝统治极腐败,官吏贪残,民生困苦,百姓被迫造反,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施耐庵身历其境,小说描写的许多故事情节往往可以和元末真实历史相映照,可见写的虽是北宋末事,却反映了元末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0.
内容简介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写成了这套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从1915年本书作者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整套《历代通俗演义》耗时十年才全部完成。蔡东藩先生竭力反对于史无据的虚构,主张遵循正史,严格做到所谓"无一事无来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