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为什么不把“1”也归入质数一类? 全体自然数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质数;另一类是合数;“1”既不算质数,也不算合数,单独算一类。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而合数还能被其它数整除,所以把质数和合数分成两类的理由很充足。“1”也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如果把“1”也算作质数,那么把自然数分成质数和合数两类,不是更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一个小例子谈起。比如说,2618能够被哪些数整除,也就是说,2618的因数有哪一些。我们知道,可以把合数分解质因数,而且分解质因数的结果只有一种。2618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2618=2×7×11×17。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如果“1”也算作质数,那么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质因数的时候,它的答案就不止一个了。  相似文献   

2.
问题:5397除以一个质数,所得的余数是15,这个质数是多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分解质因数的推理题。特点是已知被除数、余数且除数是质数,要求这个质数是多少。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质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及求法。关系:①(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即:被除数减余数的差能被除数整除。②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即:除数必须比余数大。意义:①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②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分解质因数。解题方法:运用关系和意义计算质数。解题:5397-15…  相似文献   

3.
“约数和倍数”中,包括倍数、约数、合数、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去背诵这些概念,而是要将这些概念,灵活地运用于具体问题之中。例如,教师给出420,要求学生用420,编制一组题,把上述概念都包含其中。学生们经过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得到了下列答案:1420是哪些自然数的倍数?2420的约数有哪些?3请将420分解质因数。4420的约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5有一个数是4个连续质数的积的2倍,且这个数不超过500,求这个数是多少?……由提出者提供一种解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发表。学生说出了第…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数里除了1,其它的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要以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为根据,抓住特点,先找这个数的约数,再根据约数的多少来决定它是质数还是合数。如:29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29)两个,所以29是质数;35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35)外还有别的(5和7),也就是它的约数有两个以上,所以35是合数。 质数、合数、互质数、因数、质因数这几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质数]除1以外,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在自然数列里,虽然越向后质数越稀,但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所以没有最大的质数。如3、5、11……都是质数。自然数1既不叫质数,也不叫合数。 [质因数]一个合数的质数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第八册52页指出:“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事实上,分解质因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分数的约分等,都涉及到先用那个数去除的问题。鉴于小学只教学数2、3、5的整除特征,因此在这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强调由最小质数开始,依次用从小到大的质数去试商,以使学生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7.
质数与合数     
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它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那么就称这个自然数为质数(也称素数);如果它不仅能被1和本身整除,而且还能被其他的自然数整除,那么称这个自然数为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就把全体自然数分成为:1、质数和合数三类.质数和合数是有关自然数的又一重要概念,由于质数分布的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8.
问题:试将20表示成一些合数的和,这些合数的积最大是多少?(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题)这是一道求合数积最大的问题。解题关键是弄清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寻找合数积最大的计算规律。意义:①一个数如果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2是最小的质数。②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试算12=4+8=6+6=4+4+4(都是合数的和),合数积:4×8=32,6×6=36,4×4×4=64,以64最大。于是得出以下规律。规律:如果把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  相似文献   

9.
3、分解质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如:2、3、4、7、11等.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如:4、6、8、10等.质数中只有一个偶数,而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称为单位1.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相似文献   

10.
巧求合数     
解答应用题,必须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有些题目的条件隐含较深,只有将其层层分析出来,才能找到解题途径。例有三个合数,它们之间任意两个数都互质。已知这三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0。这三个合数各是多少?分析与解:已知三个互为质数的合数最小公倍数是1800,根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若几个数互为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相乘积,可知这三个合数的相乘积是1800。如果把1800变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只有通过将1800分解质因数去寻找(1800=2×2×2×3×3×5×5)。不难看出1800含有三…  相似文献   

11.
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教学分解质因数,要先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较快地判别一些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质数和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所以,教学时可通过对某些数的全部约数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类,使学生形成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有些学生不善于记忆,尤其是对数学中枯燥乏味的数据的记忆更是困难。有时即使在短时间内记住了,再过一段时间也遗忘了很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7页“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这一节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大胆尝试。在学生掌握了什么叫质数和合数,以及如何分解质因数的基础上,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这就需要熟记100以内的质数表,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首先将36名学生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总复习,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进行。一、数的整除理解自然数、整数,整除、约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公倍数以及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解质因素的方法;辨清整除与除尽,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法则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习题举隅: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更正):1、a 能整除 b.写成式子是 a÷6;a 被 b 整除,写成式子也是 a÷b。它们都是一样的。( )2、整数就是自然数和零。( )3、凡是除得尽的也一定能整除。( )4、任何一个自然数,如6,既是自身的最大公约数,又是自身的最小公倍数。( )5、3和5是互质数,所以3和5没有公约数。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约分时,如果分数的分子、分母数字都较大,不易看出它们的公约数时,可用"求差分解法"进行约分。求差分解法就是先求出分子与分母的差,如果差是质数,就可以直接用这个质数去约分;如果差是合数,再把合数分解质因数,然后用分解出的较大的因数去约分。  相似文献   

15.
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教学这一节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较快地判别一些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教给学生分解质因数的办法。 一、质数和合数 1.质数和合数概念 质数和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所以,可通过对某些数的全部约数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类,使学生形成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如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右图中各数的约数的个数,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自然数、整数的意义。2.认识并记住整除、约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质因数和互质数的意义。3.记住能被 2、5、3整除的数的特征。4.认识分解质因数的意义5.认识和记住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二)理解1.能区别整除与除尽的不同含义。2.能理解约数,倍数含义,能找出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3.能区分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质数与质因数的不同含义。4.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3整除。5.能明确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和  相似文献   

17.
师:所以,分解质因数的法则是,“先用一个能整除这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不过,这里的“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并不是非这样不可。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从大到小开始,或者不按大小顺序,只要计算正确就行。  相似文献   

18.
分解质因数的教学目标有二:(1)知道几个数可以组合成一个数,一个数也可分解成几个数;(2)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学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教学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19.
数的整除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分五个方面,一是约数和倍数;二是能被2、5、3整除的数;三是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四是最大公约数;五是最小公倍数。一、约数和倍数教材中先讲与约数和倍数有关的概念:自然数、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对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概念的叙述与概念的内涵不符。 定义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