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推行素质教育要紧紧抓住“三个要义”不放松宋奇旺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把素质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的“三要义”。当前,我们在教育转轨起始之期,必须抓住“三个要...  相似文献   

2.
历史活动课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赵慧珠历史活动课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我以为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目标设计应贯彻三项原则;二、活动课内容中要抓住三个方面;三、活动课的课型形式要强调三个字。一、目标设计应贯彻的三项原则在历史活动课中落实素质教育,它的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创造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创造力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创造性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呢?创造性人才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其次,要学会创造性思维;第三,要具有创造力;第四,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一、教师要变“教”为“导”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4.
柳斌 《四川教育》2002,(4):25-25
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坚定不移。而首要的问题是革新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加强德育,以德育为核心),两个着重点(着重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面向”,“四有”,“五爱”,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六点,把素质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抓住了。“四有”、“五爱”就是“一个核心”的具体化;六个学会就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人教社的课改实验教材在这些方面是非常注意的。实施素质教育固然要有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三要义”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撰文指出: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因为义务教育就是以法律为手段来强制实施的,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接受九年...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围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三个“要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好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过程的优化、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这三方面的工作。一、完善课程体系,这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把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活动类课程,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就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怎么…  相似文献   

7.
函授考试一、二、三东北师大成人教育学院祝捷,张丹人们有个习惯,凡要说明一个问题,总要讲出个“一、二、三”来。函授考试是否也要有个一、二、三呢?当然也不例外。那就是:抓住一个关键;关注两个方面;把握三个阶段。抓住一个关键函授生成绩考核,是函授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定义得包含着三个要义,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个性得到个性发展”。这三个方面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中学英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已引起广大英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下面笔就此谈一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柳斌同志强调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深化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向着最优化方向发展,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艺术教学实践,谈淡个人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英语常用词的词义发展变化繁多,其分枝式就是在旧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义,有时甚至将旧义完全取代,词义发展有两个重要方式──—辐射型与连锁型,辐射型是从原义中独立地派生出若干词义成放射状;连锁型是象一条链子,即第二个词义来自第一个,第三个又来自第二个,依此类推。词义变化的两大后果:其一产生“转移修饰”,相当于汉语一的“移就”格;其二是近义词的数目大增。“委婉”修辞格在词义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三要义”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的阐释。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强化高师素质教育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统一起来,变单一的“专才教育”、“专业教育”为全面科学的“素质教育”。其次,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式,促成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从学科分类过细向知识综合化、整体化角度转变,尤其要强化侧重过程的学习。再次,要建立一套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课程体系,尤其是要充实人文课程,进行科学教育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的整合,确立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只有抓住以上关键,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开展和加强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全国教育界,从小学到大学,从地方院校到军队院校,都在积极的探讨和实施素质教育,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如何使素质教育进课堂是我院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认识。一、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1.领会大纲精神,做到“三个结合”在领会大纲精神时,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课程体系与基本内容相结合,使自己对每一次课的教学目的、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和基本要求等有明确的了解;二是要把每一次课与…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 1.反复诵读,逐层递进,读中领悟 中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多种朗读训练形式:“自由读”——画下最能触动心灵的句段;“品味读”——抓住关键词想开去;“教师引读”;“丰富人物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指名读”——听听哪儿读得最动情等,使学生在感悟朗读中逐步领悟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15.
抓住根本来实施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经越来越深入。然而,无须讳言,在一些地方也确实出现了某些偏颇。例如,有的学校把实施素质教育一律归结为“搞活动”,认为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培养部分学生具有某项特长就是素质教育了;有的学校把实施素质教育简...  相似文献   

16.
转化后进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头戏”。从根本上来说,转化后进生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激发其自信心、自尊心。教育工作者要分析后进生的成因,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实现根本性转化。一是要对后进生满怀期待和鼓励;二是要尊重后进生;三是要赏识后进生;四是要加强人际交往的指导;五是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  相似文献   

17.
博览     
素质教育现在“步履维艰”,之所以“步履维艰”,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均衡。“不均衡”有一个量的问题,也有一个质的问题。中国现在教育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资源不足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表现在量上就是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经过三年发展到了11%。国外有个专家叫罗尔斯,他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结果公平不是说人人都上大学,而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别,使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如果每一堂课都贯穿了“两全”要求,那么素质教育也就“深入骨髓”了。(湖南汩罗市教委) 二、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素质教育的第一个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个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抓住这一点,才算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本文试以一次科技活动课为例,探索在活动课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这次科技活动课的内容是“小麦生产工具发展变化的调查”,这项活动分四个活动小组,1、平整土地工具组;2、播种工具组;3、排灌工具组;4、收割、运输、打轧工具组。各组调查访问的主要任务是我国农村从建国到今天各类工具发展变化情况。  活动步骤是:  (一)调查访问、绘图、制作模型;  (二)汇报介绍活动过程、工具改进情况和调查访问体会;  (…  相似文献   

20.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什么是素质教育。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解释。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提高国民素质为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现代化的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国家教委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主动性和时代性等特征。也就是说,要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学的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