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听界》2014,(1):16-17
在国内电视圈内,江苏卫视与湖南卫视都属“巨头”级别。湖南卫视被业界公认为电视改革创新的前锋和省级台的“领头羊”。江苏卫视2007年前的全国收视及综合排名还在5名开外,近年来奋起直追,步入三甲之列,一些节目和时段的收视排名常超越湖南卫视,名列全国第一。就节目创新、频道运营能力及整体规模、实力而言,两大卫视已相差不大,在省级卫视群落中堪称双峰并峙、二水争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收视行为碎片化为背景,以省级卫视的节目编排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碎片化新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部分省级卫视节目编排方式没有跟进受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探讨了碎片化收视时代省级卫视节目编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和重庆卫视先后大张旗鼓祭出一个新词:季播。这一不约而同的举动让我们嗅到了竞争加剧的火药味,同时也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2007年,根据观众收视市场的变化推行节目季播编排将成为内地电视市场的最大看点。“季播模式”,这一在欧美电视市场已经发展成熟的节目编排策略在中国潜流暗涌许久,现在终于浮出水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和重庆卫视先后大张旗鼓祭出一个新词:季播。这一不约而同的举动让我们嗅到了竞争加剧的火药味,同时也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2007年,根据观众收视市场的变化推行节目季播编排将成为内地电视市场的最大看点。“季播模式”,这一在欧美电视市场已经发展成熟的节目编排策略在中国潜流暗涌许久,现在终于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又非常严重,中国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这种激烈竞争中,电视台如果仅仅抱着传统的只靠节目内容和形式争取观众,提高市场地位,将很难在电视收视竞争中取得较好成绩。从2005年开始,中国部分电视台从自身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通过对电视受众收视习惯的考察,在节目编排上大力创新,提出并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如中央电视二台(经济频道)、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重庆电视台等。本文以重庆电视台为研究个案,来看看“编播季”的实行及其特点,以及在电视节目与传统节日结合、频道推广、品牌提升等方面提供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以节目编排策略在省级卫视特别是安徽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首播电视剧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总结这些频道节目编排的成功策略,并结合相关电视节目编排理论进行分析,以期为省级卫视的节目编排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2,(6):155-157
数据来源:CSM28省会收视仪城市目标观众:4岁以上所有人数据时期:2012-1-1至2012-3-26一、整体收视:全天、晚间均排名第二,仅次于CCTV1一季度全天、晚间收视排名保持全国第二自2009年起,湖南卫视已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收视第二;2012年,湖南卫视全面实施新编排,晚间时段以"金芒果独播剧场+920档节目/周末王牌+金鹰  相似文献   

8.
2006年,江西卫视收视排名跃居全国卫视第四,近日又喜获“2007创新中国电视大奖之年度最佳节目编排奖”。作为分管总编室及广告中心工作的副台长,张晓建先生可谓是江西卫视节目编排的指挥员。为此,记者多次约访张晓建副台长,终于在2007年5月的最后一天,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开始了我的采访。没有过多的铺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9.
张守信 《视听界》2013,(2):50-54
2013年,各省级卫视纷纷发力,购买热剧,创新娱乐综艺,研发季播节目,创新节目编排,引进国外版权,欲借省级卫视固有竞争格局被撬动之时机,创造收视引爆点,顺势上位,进入强势阵营。  相似文献   

10.
刘柳 《新闻世界》2009,(4):84-86
本文试图以2009年春节期间,东方卫视、湖南卫视与安徽卫视在各时段的节目编排为研究对象,总结这些频道在春节长假期间节目编排的成功蓑略,以期为长假期间频道的节目编排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贾雨佳 《声屏世界》2013,(10):105-106
2013年是重庆卫视以变求新的一年、积累能量的一年。这一年,重庆卫视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整合重组,重新扬帆起航,重庆卫视犹如浴火凤凰般,从机制创新、节目创优、差异化编排、精准覆盖,立志发愤图强,后发赶超。重庆卫视强势回归收视市场。33城市、重庆市网收视大幅上涨,重庆卫视在重庆收视高居卫视第一,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晚间《黄金剧场》在全国收视一路上扬,自去年9月改版以来,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排名始终高居前10位左右,呈现不可忽视的收视前景。晚间22点栏目带以其新颖时尚的节目风格,不断拉动年轻  相似文献   

12.
祝阳  胡悦 《新闻知识》2015,(4):78-79,22
2014年,电视户外真人秀节目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收视热潮,成为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湖南卫视明星亲子户外旅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造收视奇迹以来,江苏卫视推出大型户外真人商战节目《赢在中国碧水蓝天间》,打破财经类节目的收视纪录。由此,各地方卫视纷纷加入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播放,掀起真人秀节目的狂潮,如江苏卫视《明星到我家》、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等。本文将基于电视户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10年的卫视猛进史中,湖南卫视曾以创新的节目策略、"快乐中国"的响亮口号,在众多卫视中独领风骚,成为其他省级卫视竞相模仿和赶超的对象。2010年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横空出世,将湖南卫视10年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从周六黄金时段收视率第一的宝座上拉下后,包揽了2010年前23周中的15次全国卫视周收视率冠军;3月改为一周两期以来的12周中,更是连续12周夺得全国省级卫视周收视总冠军和亚军,  相似文献   

14.
塑造游戏者     
黄苏宁 《视听界》2012,(6):86-87
近年来,中国电视界学习、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蔚然成风,但是引进游戏类节目并引起收视热潮的却很少。东方卫视2012年重磅打造的英国高科技游戏节目《TheCube》之中国版——《梦立方》,在大投入和精良制作之后,制作方却给出了“后续收视不是很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编播季"这个舶来品对于中国电视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从2005年重庆卫视的"黄金月·中国年"首次推出编播季的概念开始,央视、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相继"试水",编播季便开始在中国逐渐生根发芽,成为各家电视台整合频道时段和有限资源、发挥自身地域特色的有力武器。编播季是对一个电视台整个频道节目资源的整合,在纵向和横向编排上形成节目间的相互支撑衔接,实现编排创新上的突破。其实,从根本上来说,编播季就是按照观众的收视习惯来安排电视节目。电视台自身的核心资源及竞争对手的编排策略是制定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电视江湖风云激荡,湖南卫视锐意进取,一手挥舞品牌榜样,王牌节目持续发力,一手张扬创新利器,新锐节目强劲出击;同时,系列主题晚会助其收视高涨,精品电视剧佳作锤炼华流品牌,湖南卫视逐渐成为收视核心,品牌触角无处不在,内容影响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郑伶俐 《新闻前哨》2012,(10):69-70
如果说2005年刮起的“超女风暴”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认识了音乐真人秀节目,那七年后的2012年无疑称得上是音乐选秀节目的“转型年”。这一年共有十余档音乐选秀节目集体开播,无论是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还是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都纷纷举起了创新、革新音乐选秀节目的大旗,寻求突破。而白热化的竞争中,“黑马”《中国好声音》却后来居上,独占鳌头。第二期节目收视率就高达2.8,第三期收视率更以3.093博得全国收视冠军,创下了历年来音乐选秀节目最快之成长速度。《中国好声音》缘何在短短数周内迅速串红,其原因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8.
陈蕾 《视听纵横》2006,(5):60-61
电视节目编排就是让一个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节目编排巧妙合理,不仅能发挥高质量节目的威力,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也可以带动收视一般的节目,使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求频道根据自身和竞争媒体的实力的客观评估,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确定最佳的整体形象目标,讲求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新闻节目的编排“新闻立台”是全国众多电视台的一项发展战略,新闻的竞争呈现多元化、层级化趋势,逐渐形成了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新…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战成名,引来无数关注。2013年,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首播收视率1.06,份额6.07%,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二者在收视数据上可谓旗鼓相当。《中国好声音》推出时被称为"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山东卫视依靠优质的节目内容以及巧妙的节目编排,收视排名增长30%,重回全国卫视第一阵营。在卫视江湖酣战如此激烈的节点,能够在一年间取得质的飞跃,山东卫视主管总编室的副总监胡韶红正是核心操刀者之一。胡韶红看上去非常和蔼,眼神温柔,标志性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说话不疾不徐,稳中有序,语调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