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新闻的真实性也是媒体本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代言。同时,新闻的真实性,还体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良知。假新闻的危害性大,要从源头上杜绝假新闻的产生。但是,假新闻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用心就能避免。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如何提高新闻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新闻窗》2009,(4):100-100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且在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在新的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制度方面的转型等原因,近年来出现了侵权新闻、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不利于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现象。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到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因此,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真正提高新闻职业者的道德呢?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新闻价值取向在一些地区的媒体报道与人们的道德观念相违背的事实,论证了什么是新闻价值取向,新闻道德和新闻工作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新闻记者只有具备坚定的职业信念,才能使我国的新闻事业更加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共同特点.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和道德准绳.它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也是新闻工作者诚信度的试金石.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还新闻的本来面目,同假新闻做坚决的斗争,是每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新闻界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流淌着的血液,责任是媒体站立着的尊严。每一个新闻人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第一准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多年来,武汉广电以三项学习教育、杜绝虚假报道等专项教育活动为契机,始终强化政治责任、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坚持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打造公信传媒。  相似文献   

6.
高万亿 《新闻前哨》2000,(12):21-22
新闻道德是调整新闻界与社会、新闻从业者之间关系的规范准则,它直接影响和制约新闻人员的实践活动。研究一下我国新闻道德的现状,明晰其中之短长,无疑有助于加强新闻道德建设,将我国的新闻道德水平提高一步。前几年,原华中理工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对我国的新闻道德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两类对象,一类为非新闻工作者,一类为新闻工作者,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了解社会与新闻界自身对新闻道德的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认为,我国的新闻报道基本上是真实可信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对我国记者在“…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媒关系到公众生活,从事传媒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因而也受到公众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关系到媒体的形象,关系到媒体的公信力。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更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党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8.
正人文关怀,是当前传播形势下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新取向。新闻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新闻传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责任感和新闻工作者良知的一种标志。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传播讲人文关怀,就是要以受众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闻传播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马缘园 《新闻通讯》2014,(11):30-31
新闻伦理研究是传媒伦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伦理研究始于美国,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快速发展。随着大众传媒对个体认知、社会价值判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的反思,传媒伦理课题尤其是新闻伦理研究在近年再次进入研究视野,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新闻伦理的界定,早在1993年出版的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中,将新闻伦理学定义为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形成及其规律的学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及新闻职业规范之间的含义几乎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闻界正在在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维护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形象,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状况的回顾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业自律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报道必须真实,无数新闻工作者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失实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2.
王巨  王晓东 《新闻传播》2005,(12):37-37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报纸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是报纸责任感和新闻工作者良知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3.
国内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普遍存在欠缺,高校、学生和媒体应该共同努力,纵向拉长实践教学时间链条,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横向拓宽实践教学范围,增加传媒专业学生进入该产业的砝码,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素养,把高校传媒专业打造成为传媒人才的孵化基地。一、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的现状新闻职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新闻工作者的理论和政治素养、法律和道德素养、业务素养等方面。如果一个记  相似文献   

14.
新闻工作本身不仅反映社会道德状况,而且也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观,新闻工作者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挥新闻的教育、守望功能,才能贡献给读者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在新闻报道中热衷于低级趣味,黄色新闻,势必引起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中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其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影响.如今,网络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大大增强,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也日益增多.本文基于网络新闻目前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构建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实际途径,为网络背景下新闻伦理与法规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治家的导向观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在法制新闻舆论监督报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新闻选择.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法制案例.传递正确的法治理念,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是非观。这是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法制新闻舆论监督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孙玲 《中国地市报人》2012,(10):120-121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新闻领域中的体现,它体现了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对人民利益的忠诚和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事业心、纪律性,以及新闻机构、新闻工作者之间相互团结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徐一化 《新闻窗》2010,(6):22-25
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事业内部、调整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调整整个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内化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的社会公德意识总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而提出,并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操所倡导的。但是,在众多新闻职业道德里面,相对于具有阶级威严的“党性原则”和被视为新闻生命的“真实性原则”,“社会公德意识”显得约束力不强。由于没有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切实的处罚体制,传媒社会公德只能通过新闻工作个人的道德良知来加以保证,依靠媒体的自省自律来实现其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敲诈、假新闻是新闻界一大公害,是对新闻公信力的透支和破坏,严重损害新闻队伍的形象。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当严格自律,时刻警示自我,坚守新闻良知,坚守职业道德,抵御物质利益诱惑,共同守护新闻界的伦理底线和价值理想,无愧于新闻工作者这顶桂冠。中宣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