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出现习作例文,它既属于第二类的阅读课文,又是学生练习写作的范例。由于这类课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的关键教材,所以研究和探讨如何抓住这类课文的教学特点、训练重点,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了帮助学生归纳、理解课文的训练重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读写实践,小学语文课本(五年制从第七册起,六年制从第八册起)在每组教材后都编排了读写例话。有些教师忽视了这类课文的教学,认为它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它对于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非常重视读写例话的教学,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以课标为导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读的训练侧重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单元提出来的),写的训练侧重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第五单元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一、以课标为导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读的训练侧重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单元提出来的),写的训练侧重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第五单元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为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第七册安排了八组课文,每组有一个训练重点。其中侧重读的训练重点是哪几个?侧重写的训练重点是哪几个?二、第七册教材安排了八篇“读写例话”,教学这一类型的课文应注意哪些问题?三、看图学文《鸬鹚》中有哪些生字新  相似文献   

6.
按“组”教学把重点训练落到实处——谈六年制小语第十册第二组的教学●湖北教学研室萧惠珍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组为单位,围绕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进行训练,以期尽快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编排上,把内容相近,便于重点训练某一基本功的...  相似文献   

7.
一、以课标为导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读的训练侧重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单元提出来的),写的训练侧重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第五单元提出来的)。我校“十五”期间的研究课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在实施过程中研究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扎实训练提高读写能力《蝙蝠和雷达》教学建议江苏无锡市塔影中心小学周唯巍《蝙蝠和雷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常识性课文在叙述上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精心...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为什么小学语文从第八册开始不列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是针对训练重点给学生举例的文章,这种类型的课文从三年级开始安排,对于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起了较好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逐步加强,他们初步学会了从别人的文章中吸取营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果继续保留习作例文这种形式,就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想和手脚。所以,小学语文教材这次改编,从第八册开始不列习作例文。  相似文献   

10.
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初级阶段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根据教材现有的材料,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有效地i)iJ练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读写能力如何培养呢?在教研工作中,我们作了这样一些尝试。一、明确重点,有的放矢。为了加强读写训练,使学生读写基本功能够训练得更扎实些,新编教材每组都有一个重点训练项目。它既是读写知识的结合,又是指导学生读和写的最好例文。因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材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四部分组成。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落实这一训练重点,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扎实的训练呢?本单元教学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导读了解指导学生读“导读”,让学生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致了解,做到学前心中有数。二、感性认识这一阶段,精读精讲《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指导阅读《雪猴》,重点训练“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在《鲸》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环节:1先让学生带着“…  相似文献   

13.
“以读引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第九册第二组课文是培养读写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好教材。 本组教材由《黄河象》、《落花生》、《小青石》,“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组成,重点训练项目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测重于写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写文章怎样才能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并能联系学生的习作,克服不会取舍材料,平铺直叙,详略不当,没有重点的毛病。教学本组教材怎样围绕训练项目,从整体入手,培养读写能力呢?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材浅析 本组的三篇课文,都是以物做题目,但文体不同,《黄河象》是一篇结构严谨的科学小品文。《落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14课后面,教材单列这样一次说话训练:“你爱劳动吗?你会做哪些家务事,...  相似文献   

15.
读写例话就是以课文为例,帮助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自己总结读写经验,明确读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并以规律性的知识指导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一篇读写例话代表了一组教材读写训练的重点,反映了全册教材对读写训练的要求。因此,教会学生学好例话,对系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指导自学,掌握方法。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课文的性质,一般比较浅显,应指导学生自己读懂,并从中得到启发,掌握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读写例话的一般步骤是:先读读例话,知道在读或写的哪一方面做了提示;再联系本…  相似文献   

16.
一、从第八册起不再出现习作例文这种类型的课文。习作例文是针对训练重点给学生举例的文章。这种课文从三年级开始安排,它对训练学生的能力起了较好的作用。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步学会了如何从别人的文章中吸取“营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就是说,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是中年级教材的开始。教材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了11个作文训练题。其中3次单项作文训练,包括调整句序、排列错乱句子的顺序、听写句子。8次作文练习,每个“基础训练”安排一次,分别是看图写话、学写通知、观察实物写话、学写人物动作、学写人物外貌、学写课外活动、学写景物、学写事情经过。教材编排有四个主要特点。1.有计划地安排读写训练重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了加强训练的计划性,将中、高年级衔接起来,从本册开始安排6个读写训练重点:“怎样理解词语”与“用词要…  相似文献   

18.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是写作的"活源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活源泉",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这个"写作范式",寻找好读写结合的切合点,加强读写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实现读写双赢。  相似文献   

19.
王彤 《教师》2020,(9):59-60
在习作内容编排设计上,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努力构建较完善的读写结合训练的教学体系。教师基于统编教材的读写能力阶段性目标开展分解与实践研究,总结、整合、优化了这方面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建立了读写结合训练体系,分阶段地设置了读写训练目标、课程和达标检测,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实现阶段性成长。  相似文献   

20.
基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新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复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练习是教学这类教材的主要手段,掌握规律才是它的教学目的。备课时,必须具体分析各项训练内容,明确训练意图,以便抓住重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